石室虎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耳食录译著石室虎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译著:&1t;/p>

    同乡中有一个人叫陈献,是一个刁顽耍奸为非作歹的人,属于喜欢暗地里使坏,而表面看不出来的那一类。人们很忌惮此人,没有谁敢把他怎么样。&1t;/p>

    一天夜里,他梦见有一个人来对他说:“大王让你去。”  陈献问:“你又是什么人?”对方回答:“我是‘伥’啊。”  陈献在不知不觉中跟着他去了。来到一处深山,只见树木茂密。他们随之进入一个石室,里面有一个头像老虎的人蹲坐在大石头上。伥上前说道:“陈献到了。”并让陈献跪在虎头人跟前。虎头人说:“你可知道我的山中已经没什么吃的了吗?”  陈献叩头哀求饶过自己。虎头人说:“你生性粗野横蛮,行为又肮脏,一点人味儿都没有。虽然可以填饱我的肚子,但我害怕弄脏了自己。”接着说:“今天召你的魂魄来,只能暂时送到厨房小炒,仅仅作一道小菜罢了。要想成为我的主食,还得经过一千次的劫难才有可能。”陈献吓得不得了,不知该怎样回答。&1t;/p>

    带他来的伥鬼,这时已上前脱去他的衣服,拉到厨房,用切肉刀细细切,只剩下骨头而已。陈献痛楚万分,哀呼,并不被伥鬼理会。切好后,装上大盘上桌。旁边是两只大猪。虎头人抓取猪来吃,每吃完一个猪蹄,或一块猪肉,就用盘中陈献的肉少许送下。陈献虽然痛得死去活来,但意识一直很清醒。全部被吃尽,陈献才从噩梦中醒过来。&1t;/p>

    第二天夜里,陈献又做相同的噩梦。像这样将近三年,夜夜不间断。心里对此非常厌恶,始终也没好对人说起。&1t;/p>

    有一天夜里,虎头人对他说:“你一千次劫难已满,骨头的味道应该好一些,可以作我的主食了。明日正午时,你好好洗个澡等我。”陈献请求说:“我虽然不是个好人,应当获罪;然而大王像这样做,是不是过于虐待了呢?”虎头人说:“这还差得远去了。有些人需要经历一万劫、几千劫的,少一点的有几劫、几十劫不等。都是天曹下达的命令,根据本人作恶的程度来决定。”于是指着伥鬼说:“他就是一个万劫者。以你所为,还不只千劫。但你的老婆淫贱为娼二十年,丑名四播,你不过是因为她从事低贱的行当才得到减少劫数罢了。”于是拿出一本书,让他看看。书上所列的都是应当被吃的人的姓名,有的是陈献平日认得的,陈献自己的名字也在上面,说的劫数也相符。一会儿,陈献拿着书辨解说:“天下像我这样的人还少吗?东村的余阿三,罪过和我差不多,为什么这本书上没有他,况且那人还是寿终正寝的呀。”虎头人说:“天曹的刑罚,人们不可能都知道。你所说的余阿三,我早就知道:他死后已经变成了猪,要让人宰割一千个轮回,难道比你受到的处罚轻吗?”陈献又哀求,说:“我现在知罪了,愿改恶从善。大王难道不能饶过我吗?”虎头人说:“本倒也有原宥你的意思。奈何你的冤孽太重,天曹有命:千劫已上的罪人按例不予赦免,万劫罪人按例不减刑。我同情你今天所恢复的一丝善念,况且还做了我三年的下饭菜,哪能没有一点情意呢?你属于千劫罪不能赦免,但我可以按例给你减刑。你本当是明天就要被吃掉,现予宽限一个月。一月之后,你自己上吊去死,我再来吃你的尸体,这样就不至于让你受生吞活剥支解之苦。这就是减刑。你先回去吧。”陈献马上就醒了。&1t;/p>

    从此,他神色沮丧,已知死期快到了。常常对人们讲述这些经过,听的人都两腿打颤。&1t;/p>

    这天早晨,陈献在自家庭院房檐的椽子上上吊了。妻子见后大惊,立即解救,却已经死了,马上喊来了邻居们。大家刚刚聚拢来看视,忽然一只黑虎冲进门来,众人避让之际,老虎竟叼着陈献的尸身跑了。&1t;/p>

    非非子评论道:李青莲先生自称是海上的钓鳌客,说是用天下无情无义的丈夫做钓鳌的饵料。但有反对的人说:“这种饵料,鱼都不吃,何况是鳌呢?”这正是诗经《小雅?巷伯》第六章中诗人表达的旨意啊。(译者注:诗经《小雅?巷伯》第六章为“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大意是:嚼舌头的害人精,是谁教你昧良心?抓住长舌害人精,丢给荒山豺虎吞。如果豺虎不肯吞,丢到北极喂野人。如果北极也不要,还交老天来严惩。)然而,用彩虹当钓线,用弯月作钓钩,将“饵料”在东海里浸泡三年之久,则一身腥秽可稍稍去除,气味也会略有改变,用来喂鳌,鳌还会不吃吗?这只老虎也用了三年时间去除腥秽,说明它明白其中的道理了!&1t;/p>

    附原作:&1t;/p>

    里人陈献,无赖子也,多阴恶,而外复无状。人惮之,莫敢谁何。&1t;/p>

    一夜,梦一人来曰:“大王召尔。”献问:“汝何人?”曰:“吾伥也。”献不觉随之行。至一山,林本深邃。入一石室,一虎头人踞石而坐。伥前曰:“献至。”使跪于前。虎头人曰:“汝知我山中无食乎”献叩头乞哀。虎头人曰:“汝性犷悍,行复腥秽,实无人味。虽当果吾腹,而惧汙吾。”曰:“今召尔魂至,暂充庖厨,作蔬菜耳。若以为吾粮,非历千劫不可也。”献惶惧,不知所对。&1t;/p>

    伥鬼已前褫其衣,执之爨室,牛刀缕切之,馀其骨而已。痛楚万状,哀呼,终不顾。切既毕,盛以大盘。旁系二封豕。虎头人取食之,每食一蹄,或一脔,辄以盘中物少许下之。献虽痛极昏晕,知识终不昧。食尽,乃醒矣。&1t;/p>

    次夜,又梦之如初。如是将三年,无间夕。心甚恶之,未尝告人。&1t;/p>

    一夜,虎头人谓曰:“汝千劫已满,骨味当少佳,可以饭我矣。明日正午,可沐浴俟我。”献请曰;“某虽不善,当获罪;面大王若此,不太虐乎”虎头人曰:“是犹未足为甚也。尚有万劫、数千劫者,下而至于数劫、数十劫不等。皆天曹所命,视其恶而斟酌焉。”因指伥鬼曰:“此万劫者也。以汝所为,尚不指千劫。然汝妻淫贱娼且二十年,丑声四播,故汝得从末减耳。”因取书一册,令观之。皆列当食者姓名,颇有平日相识者,而献名亦在,劫亦符合。献遂执书辨曰:“天下如某者亦岂少哉东村余阿三者,罪与某略同,何不列名此书而考终牖下”虎头人曰:“天曹之刑,不可备知。然所云余阿三,吾固闻之:彼已为豕矣,宰割千生,岂减于尔”献又哀请,曰:?某今知罪矣,愿改行从善。大王独不能赦某乎’虎头人曰:“颇亦有所赦。奈汝孽太重,天曹有命:千劫已上者例不赦,万劫者例不减。吾哀汝一念之复,且佐吾盘餐者三年,岂得无情?当从例减汝。汝分于明日当食,今且宽一月。一月之后,汝当自经死;吾来啖汝尸,不致汝生受支解之苦:此所以减也。汝姑去。”献倏然已醒。&1t;/p>

    自是神色沮丧,知死期将至。每为众人言之,闻者皆股憟。&1t;/p>

    一日晨起,缢于庭椽。妻惊见,解救,——已死矣,——大呼邻人。众方集视,忽一黑虎冲门来,众皆辟易。虎竟攫献尸以去。&1t;/p>

    非非子曰:李青莲先生自称海上钓鳌客,谓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而辨之者曰:“是饵也,鱼且不食,而况于鳌哉”此《巷伯》之六章诗人之旨也。然悬之虹蜺之丝,挂之明月之钩,临东海而漂之三年之久,则腥秽略除,气味少变,以之享鳌,鳌其吐之乎?斯虎也,其知之矣!&1t;/p>

    &1t;/p>

    &1t;/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耳食录译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耳食录译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耳食录译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耳食录译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