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蒙宋第二阶段战争(鄂州之战之一)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南宋1127正文 第24章蒙宋第二阶段战争(鄂州之战之一)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公元1258年至1259年(蒙古蒙哥汗八年至九年,南宋宝佑六年至开庆元年),在蒙哥汗攻宋之战中,聚集十万多士兵,分三路大军伐宋,忽必烈率东路军攻击鄂州(今武汉武昌)的作战,称为鄂州之战。

    鄂州位于武汉的武昌,地处长江中游之流,扼汉水入口,在行政区划分属于荆湖北路领辖,与襄阳、江陵构成京湖战区,隔江与淮南西路为邻,东南寿昌军(今湖北鄂州)与江南西路兴国军(今湖北阳新)接壤,地势十分险要。

    鄂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最明显地理的特征,“西可以援蜀,东可以援淮,北可以镇荆湖”,而且“荆湖之路稍警,则江浙之诸郡焉得高枕而卧!”早在南宋初年,名将岳飞与岳家军曾纪驻兵此处。可见鄂州军事战略位置,十分的重要。

    公元1258年(南宋宝佑六年,蒙哥汗八年二月),蒙古大汗蒙哥决定发动全面入侵南宋战争,彻底征服南宋的朝廷。西路军由蒙哥亲自攻四川,宗王塔察儿率东路军攻荆山(今安徽怀远西南),各自分派攻击南宋的兵力。同年十一月,由于塔察儿攻宋失利,蒙哥改令其弟忽必烈统领东路军,从开平(今内蒙古正兰旗东北闪电河北岸)启程。蒙哥企图在踏平川蜀后,与忽必烈的东路军攻下鄂州。然后在鄂州之地会师,直趋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公元1259年,南宋开庆元年七月,忽必烈率军至汝南(今属河南),得知蒙哥死于钓鱼城,当时误为谣言,简直不敢相信。然后,忽必烈采取招降与进攻两手,继续向鄂州方向前进。八月十五日,忽必烈率主力渡过淮河。二十日,破大胜关(今河南罗山南),宋戍兵纷纷地逃跑。张柔率军攻击最险要的虎头关(今湖北麻城东北),先与宋军决战于沙窝(今河南商城西南),其子张弘彦又将宋军击败,相继破守关宋兵。

    二十一日,忽必烈至黄陂(今湖北黄陂北),三十日,率军抵至长江北岸。时任南宋沿江制置副使的袁玠却是权臣丁大全的党羽,为政横征暴敛,当地百姓痛恨之极。当蒙古军到来时,渔民尽献渔舟给蒙军,并心甘情愿坦任向导。九月初一,攻击四川的宗王末哥派遣使者,告知忽必烈蒙哥死讯,请求其北归争夺汗位。然而,忽必烈因为希望立战功,仍然率师渡江。

    九月初三,忽必烈登上阳逻堡北处,俯瞰大江,看见江北有武湖,湖东江岸筑阳逻堡,南岸(浒黄川),宋军依靠大船扼江渡,拥兵十万,战船2000艘,排阵在大江之中,水陆阵容相对严整。当即,蒙古军派遣兵力争夺大舟2艘,连夜准备舟楫岀发,企图夺据战略要点阳逻堡,强行渡过大江。

    初四的早晨,风雨降临,一片昏暗气象。蒙军诸将一致认为不可渡江。忽必烈并未听从众人意见,命令扬旗伐鼓,分兵三道并进。董文炳率敢死士队数十百人冲击在最前面,乘艨艟击鼓急进,直达南岸边,诸军竟相争渡,宋军急忙迎战,三战全部失败。

    董文炳(公元1218至1278年),字彦明,董俊长子。十六岁丧父,自幼聪慧,善于记泳,伊若成人。蒙古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因父董俊功德授藁城县令。时遇旱灾蝗害,官府征敛日暴,文炳出私谷数干石赈济灾民;前任县令因军费乏用,向富豪借贷,利息逐年加倍。文炳说:“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遂以自家田产,折价还贷;他还统计丈量境内闲散土地,均给贫苦人家耕种,使流离者安于耕稼;朝廷颁令调查户口,以增赋役,文炳令县民聚口而居,因此田赋差役大减。时府上索要无厌,文炳拒之。有人谗言中害文炳,他说:“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随即弃官而去。

    蒙军将领张荣实,一贯擅长于水战,在鄂州之战争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张荣实亲自率军乘轻舟鏖战于北岸,获南宋大船20艘,俘虏200人,斩杀宋将吕文信。蒙水军万户解诚部将朱国宝,率精兵与宋军激战于中流,经过十七次争战,夺取宋船一千多艘,杀死或溺水死亡宋兵众多。

    宋军三道防线全部失败,阳逻堡防线多次惨败。然后,蒙古军迅速渡江。董文炳派董文用利用轻舟渡江,向忽必烈呈报大捷。忽必烈所此消息,十分惊喜,传令全军进攻包围鄂州城。与此同时,派一部分士兵由郑鼎率领袭击江西;另派遣兵在湖南接应绕道大理,攻击宋朝的腹地兀良合台军队。

    忽必烈渡江后,驻营在浒黄州之地,下令“军士有擅入民家者,以军法从事,凡所俘获,悉纵之”。初六,派人前往招谕鄂城,使者行至东门,宋军箭如雨下,无法靠近城池。忽必烈知道宋军有所准备,不得而己采取其他战术。

    初九日,忽必烈率军将鄂州紧密包围,战势十分的危急。因为,蒙哥进攻四川的缘故,枢密使贾似道、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等人率领的大军,都在支援长江上游,鄂州仅有都统权州事张胜主事,兵力十分空虚,顿时,难以守护鄂州,战况处于危急之中。

    吕文德(公元?至1269年),南宋晚期名将,淮南西路安丰军(今安徽寿县)人。出身平民,公元1230年代被收入淮东制置使赵葵麾下,以抗击蒙古侵略起家。他转战江淮、湖北、四川各地抗蒙前线达30多年,多次击退蒙军,取得骄人战绩。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家族和同乡也得到提携,并勾结权臣贾似道,形成庞大的军事集团。南宋朝廷对吕文德极为倚重,封他为崇国公、卫国公。公元1269年吕文德病死,谥号“武忠”,公元1275年追封“和义郡王”。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南宋1127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宋1127》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宋1127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宋1127》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