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平沙落雁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峥嵘志第五十九章 平沙落雁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出颍阴稍向东北而至许县。张胤打算从许县出颍川,直向蔡邕老家圉县,而后依次向北奔鲁国。

    一行人只有卢纨乘坐一辆马车,其余人都骑骏马,因此行速很快。许县到圉县很近,张胤等人一日而至。

    许县本是秦置,汉因之。但是许县在四十余年后会有一个更为响亮并沿用至后世的名字“许昌”。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

    沿途打尖住店,张胤并未选择驿站,而是寻客栈居宿,此行他总有“翘班”的感觉,因此不愿堂而皇之住进官办旅馆。

    每每住宿,客栈又都选在市井附近,虽然吵闹但是简单游逛一番便知各地物产,如此正是张胤故意为之,以后在辽西组织商社或许能有所用处。

    但是张胤在许县选的这家客栈与往不同,客栈隐于县城一隅,偏僻清幽,环境优雅。选它只因其名与众殊异,客栈名曰“洗耳”。

    初见洗耳,张胤便决定在此留宿。

    洗耳乃是一个著名典故,源于尧帝所封五岳之一的许由。许由字武仲,是上古时一位高尚清节之士。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下,农耕而食。后来尧帝又请他做九州长,他却到颍水边掏水洗耳,以示拒绝。许由隐居深山之中,终身不为名利所动,乃是隐士的鼻祖。荀子曾赞曰:“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

    对于许由的这种隐世行为,张胤并不完全赞同,但是其淡泊名利的品德值得称赞。

    许县、鄢陵一带古时应是许由及其部族活动的主要区域,而许县也正是周武王分封许由后代文叔的许国所在地,因此,此处有客栈以“洗耳”为名倒也可能。不过张胤的记忆中,后世平顶山似乎有条洗耳河,号称是许由隐居之所,他还曾去游玩过。

    洗耳客栈前楼后院,占地虽不大,但是极见主人营建时的用心,楼阁亭台,池水花木皆有不凡之处。

    张胤看中其中一个独立小院,本想包住下来,但是客栈中所住宿之人多是士子文人,他也不好显得太过“土豪”,因此放弃了,只占了小院的东侧一半。

    御马行走一日,众人甚觉饥渴,房间安排妥当之后,便到前楼去吃酒用饭。张飞见晚间无事,痛饮至醉,很快被尾敦、敖山扶回房间酣睡去了。

    饭后,日头尚未落尽。张胤、卢纨并肩在小院中散步。

    此时节,天气已寒,院中鱼池冰封,树木无叶,颇显萧瑟。不过张胤和卢纨的心情很是不错。

    卢纨附身拾起一片落叶,拿在手中把玩道:“若是春夏时,此地景色定然绝美。”

    张胤道:“是啊,颍川物阜民丰,人才辈出,就连景色也是这般美,真是让人嫉妒。”

    卢纨格格笑道:“你是在抱怨辽西苦寒吗?可是幽州亦有其美。此时想必已经瑞雪飞舞,银装素裹了。”

    张胤点头道:“那倒是。”稍稍沉默,忽又道:“今冬似乎一直未下雪啊?按常理,这时候即使是颍川、南阳也应该飘些雪花才是。”

    卢纨驻足回想片刻,道:“似乎还真如夫君所说,今年冬天天气比往年暖和得多。”

    张胤道:“常言道,瑞雪兆丰年,冬雪迟迟不至,未必是什么好事。”

    “夫君多虑了。”卢纨一指院中凉亭道,“夫君近来可有新曲?这个小院安静无人,夫君吹奏一曲如何?”

    张胤看着卢纨微笑道:“爱妻有此雅兴,为夫自当奉陪。”

    两人迈步来到亭中,张胤取出紫竹笛,微一沉吟,呜呜吹奏了一曲《平沙落雁》。

    笛音清雅,荡漾而开。

    碧云天净,长空一色,鸿雁翩来……

    天地为庐,汀渚为依;远举高飞,我自逍遥……

    栖宿平沙,月荡风波;此呼彼应,共倚蒹葭……

    悲鸣惊翅,浪迹天水;烟寒蒙蒙,月冷山高……

    鸣声哀缓,余音娓娓,孤飞谁怜……

    曲罢良久,卢纨沉醉其中,半晌方道:“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鸿雁天际飞鸣……辗转落沙洲,得所适情。夫君,此曲真美,何名?”

    张胤收起竖笛,轻声道:“《平沙落雁》。”

    卢纨眼眸流离,赞道:“此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当是夫君所谱曲子中最佳之作。”

    张胤无法反驳,《平沙落雁》千古名曲,自然当得此称赞,只是非他所作,凭他,也不可能创出此等曲子。

    张胤笑道:“此曲非为夫所作。乃是为夫于梦中得一仙人所授。”自家妻子信不信,他也是管不得了。

    卢纨轻笑,显然以为张胤是在说笑。

    “啪啪啪”有人鼓掌大赞,“此曲神妙,非仙人不能谱也!”

    张胤和卢纨回首视之,见小院门旁,立有数人。当中一人身高仅有七尺,面貌平凡无奇,但是双眼精光四射,炯炯有神。张胤相信,只这一双眼睛,就让人不敢小看于他。此人身边有两位妇人,皆梳堕马髻,其中一人怀抱幼童。其余人等是仆役打扮,应该是他的随从。

    张胤于亭中遥施一礼,谦虚道:“承蒙阁下夸奖。”这话几乎可以算是承认曲子是他所作。

    那人也大方回礼,然后走到亭子之外,道:“借鸿雁之性,展琴者之心,曲意高远,妙哉!听之,天地为之一宽。真神曲也!”

    张胤轻轻一笑,道:“阁下是?”

    那人亦笑,声音洪亮,郑重行礼道:“吾姓曹名操,字孟德。高明神曲,操心羡焉。于旁偷听,请高明勿怪!”

    张胤心如惊雷炸响,刹时呆住:“这家伙居然是曹操?他怎么会在这里,不是去了顿丘任县令吗?”

    其实曹操此时已不是顿丘令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宋皇后案牵连到他,曹操已被罢职,若非家世渊源,恐怕也会有性命之忧。宋皇后的弟弟濦强侯宋奇之妾正是曹操的从妹,王甫大肆牵连宋皇后宗族,宋奇全家被诛,曹嵩、曹操父子因此亦被免职。

    十月末,有旨意到顿丘县府衙:“顿丘令曹操就地免官,着即刻启程回京,待罪受诏,削职为民。”

    曹操在顿丘整顿吏治,劝课农桑,将顿丘治理得富庶宜居,年纪轻轻即被百姓们赞为“曹公”。谁知竟然莫名丢了官职,愤愤之下,当即将印绶挂于府衙堂上,驱车赶回洛阳。

    到洛阳后,曹操了解前因后果,顿时心灰意冷,数日前决定回家乡谯县读书养性。不想留宿“洗耳”,巧遇张胤。

    曹操见张胤没有反应,又自报一遍姓名。

    张胤如梦初醒,抚平心情,拱手行礼道:“原来是孟德兄,本初大兄常常说起孟德兄,吾久仰大名矣。吾是南阳张子承。一时走神,失礼失礼。”

    曹操亦是满脸惊讶,没想到此人竟是鼎鼎大名的悯农郎君。

    “悯农郎君张子承?” 曹操更为惊讶,近前一步,道,“素闻子承竖笛神技,与蔡议郎忘年相交。今日得闻,操三生有幸。”

    张胤听曹操称呼自己的字,对自己很是亲热,寻思定然是袁绍在其面前说了不少自己的好话。

    张胤问道:“孟德兄治理顿丘,贤名远播,吾在北疆亦有所闻。不知今日为何在此啊?”

    曹操洒然一笑,道:“子承知宋皇后事乎?”

    张胤点头,表示知道。

    “受之牵连,吾削职为民,今欲返乡闲居。”曹操轻描淡写地解释道。

    见曹操不愿明说,张胤也不再问。

    曹操道:“子承何往?”

    张胤道:“携妻回乡祭祖,事毕北返幽州。”

    曹操道:“子承可是宿于此院?”

    张胤道:“正是。”

    曹操大笑:“吾正要搬入。子承你我可谓邻居也。”

    张胤道:“固所愿也。”

    言罢,两人大笑不止,互生相惜之意。

    张胤道:“既是邻居,不若煮酒同饮,若何?”

    曹操拍手道:“善,操正有此意。”说完转身吩咐下人去收拾房间,自己并二妻幼子跟随张胤、卢纨夫妇到前楼饮酒。

    落座之后,张胤、曹操互相介绍妻室。曹操身边一妻一妾,正妻丁氏,妾刘氏。那怀抱幼童之妇正是刘氏。刘氏本是丁氏陪嫁丫鬟,由于丁氏久婚不育,因此被曹操收为妾室,去年产下一子,曹操为之取名昂。

    张胤、卢纨已吃过饭,席间便很少动筷,只饮些酒水。时下,公卿百姓皆喜饮酒,妇人女子亦不忌。卢纨承其父血脉,酒量甚豪,张胤深知不如也。只是卢纨贤妇淑女,很少饮酒罢了。

    数杯浊酒下肚,曹操谈性更浓,与张胤天南海北畅谈。两人一个雄才大略,是一手缔造曹魏基业的千古枭雄;一个两世为人,是创书著文以孝勇闻名天下的绝代郎君。一时间,两人话语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势。

    卢纨和丁、刘二女皆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在一旁也说些女儿家关心的事。小童曹昂正值牙牙学语,吃饱喝足以后,在案几旁翻来滚去玩得自在。

    店家酒保想必见惯饮酒至夜的人,因此添酒加火之后,藏于角落打起瞌睡。

    直至残月当空,小曹昂早已在母亲怀中睡去。卢纨见张胤和曹操谈性不减,便道声失礼,招呼丁、刘二女自去休息。尾敦、敖山和几名曹家护卫留下来侍候。

    后来张飞半夜酒醒,循着酒香而来,也不问曹操是谁,略一行礼,自去取酒又饮,不久复又醉去。

    张胤、曹操从宋皇后案谈起,转至阉人乱政、士人禁锢,又转为羌乱、南蛮反叛以至鲜卑崛起,之后又说到强国富民、治政之术。张胤没有想到曹操竟然是法治政策的推崇者,几次说道:“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之类话语。纵观曹操在洛阳北部尉和顿丘令的职位上的所作所为,皆可印证其说。曹操在洛阳甫一上任即祭起“五色棒”震慑犯禁之人,在顿丘亦重拳整饬吏治,可见一斑。

    曹操复以“如何强国富民”问张胤。张胤沉思片刻,答曰:“强国者,须民先富,民愈富,则国愈强。富民者,无非开源节流二术。开源,劝课农桑、商贾买卖,皆开源富民之术;节流,自上而下,俭德养性,节约开支,累毫厘之资亦可成事。”

    曹操轻轻颔首,正欲再言,忽见窗外天色渐亮,闻有雄鸡唱晓,乃道:“噫,天亮矣。子承高见,与君语,吾顿开茅塞,获益匪浅。”

    张胤亦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曹操起身,揉了揉双腿,道:“吾与子承,可为知己。若子承不弃,随操往家乡一游如何?”

    张胤见曹操双目含光,情真意切,心中盘算自己的时间,觉得应该耽误不了回辽西,便道:“恭敬不如从命。不过游玩恐无时日,胤便随孟德兄走上一程,自孟德兄家乡谯县返回幽州。”

    张胤想,反正谯县离此也不太远,自谯县一直向北,经梁国、济阴、山阳至鲁国,也很方便。只是不经陈留,也就无法去蔡家庄拜访了。蔡质故去已有数月,此时已经过了吊唁之期,蔡邕又远在朔方,不去蔡家庄也不算失礼。

    曹操大喜,毫无困意,与张胤分别回到房中略略梳洗,一同往老家谯县而去。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峥嵘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峥嵘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峥嵘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峥嵘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