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疑罪从无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草根皇帝第二百八十九章 疑罪从无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至于刘胥,人家没答应造反,那不过是个构想,不如等他真的造反了,大家有凭有据,再定人家的罪也不迟啊!全国上下听到了这圣旨,都说皇帝陛下这是仁慈到家了。

    没过多久,皇上又把九卿之一的廷尉给换了。换成了于定国,需要特别提出来的是,于定国这个能人发明了一项新规则,改写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在他之前,法官断案都是“疑罪从有”,就是说虽然证据不充分,不过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因此想办法也得给定罪了。但到了于定国这儿,变成了“疑罪从无”,就是说只要证据不足,当庭释放。

    这规矩一直流传到现在,在当时看来不得不说是重大进步(需要指出的是,疑罪从无在汉代只是公认的潜规则,真正写入法律条文中是唐朝的事儿了,但是汉朝孝宣皇帝写入法律的一个重大的改革是“近亲规避制度”,就是说审案的时候,证人有权不对自己的直系血亲做出不利的证词,而不被认为是伪证或者藐视法庭)。

    稍微值得一提的是:于定国的父亲于公曾任县狱史、郡决曹等官职,判案公平,触犯法网而被于公依法判刑的人,没有因不服而心怀怨恨的。郡中的百姓为他立了生祠,称作于公祠。

    而史书上记载过于公曾经经办过的一起案件,东海郡有个孝妇,年轻守寡,又无子女,很恭谨地奉养着婆婆,婆婆想让她改嫁,她始终不答应。她的婆婆对邻居说:“我这孝顺媳妇待奉我很勤劳辛苦,我怜悯她年轻守寡又没有子嗣。我年纪大了,却这样长时间地拖累年轻人,这可如何是好啊!”后来老太太为了不再拖累媳妇竟自缢身亡。

    老太太的女儿却上告县官说:“媳妇杀死了我母亲。”县吏逮捕了孝妇,孝妇辩解说不是自己杀害了婆婆。但在县吏的严刑逼供下,孝妇最后竟屈打成招。

    此案上报到郡曹府,于公认为这个妇人奉养婆母十多年,以孝顺闻名乡里,一定不会是她杀害了其婆母。太守不同意于公的分析,于公竭力争辩,最终也未能说服太守,于是他抱着判决书在郡曹府上大哭,并借口有病而辞去公职。

    太守最终还是以谋杀婆母之罪将孝妇处以死刑。孝妇冤死以后,郡中大旱了三年。后来新太守上任,占卜大旱的原因,于公说:“那位孝妇不该死,前任太守一意孤行强行决断,灾祸恐怕是由此而生吧。”于是太守杀了一头牛,亲自前往孝妇。

    熟悉历史的读者是不是发现这个故事,是不是看起来与后世的经典剧目《窦娥冤》颇有几分相似,“艺术来源于生活”,也许这就是《窦娥冤》的原形也说不定哟。

    于定国从小就跟随他的父亲学习法律,父亲死后,于定国也任过狱史、郡决曹等官职,后补廷尉史,并被推选与御史中丞从事办理谋反者的狱案,因才智出众办案有方升为侍御史,后来也作了孝宣朝的丞相。这是后话。

    这些政策,全都是展现皇帝陛下宽厚仁慈的,让老百姓很受感动。地节元年秋天,赶上了大丰收,京畿三辅的百姓给皇帝陛下上了份万民表,热情赞颂了皇帝陛下的伟大,代表全国老百姓感谢他,衷心祝福他健康长寿。

    百姓上书谢恩,这只在孝文皇帝时候发生过,连孝武皇帝都没得到这待遇,可见刘病已这皇帝陛下当得是真够收买人心的。

    而这些仁慈的举动,也在深层次上抚慰了病重的霍光。谋反的、杀人的,皇帝陛下都不忍心杀,疑罪从有也变成了疑罪从无,这些都在告诉霍光:你放心吧,不论咱们过去将来有多少误会,都能摆平,朕这个皇帝就是不乱杀,不乱杀那就是和谐。

    朝中的高官都是明白人,他们明白皇帝陛下这些政策的深意。而此时,丙吉眼泪都快下来了。

    他感动的是皇帝陛下的圣明,也是在为并肩战斗几十年的老战友庆幸和哀悼——

    霍光独自一人坐在家中的亭子里,溪水从旁边汩汩流敞,自斟自饮,眉目间未见欢颜,反而尽是寂寞怆凉。他举杯对着明月对饮,喝得已有八九分醉意。

    突然他瞥见溪水中,倒映着一个白发苍苍、神情疲惫的男子。霍光“迷迷糊糊”中,指着对方喝问:“那里来的狂徒,竟敢闯入大将军府?”

    不料对方也指着他,挑眉发怒。霍光呆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个溪水中的人就是自己。他不禁心头一阵酸楚,手中的酒杯跌入了下来,咕咚一声,水镜碎裂。涟漪荡漾中,那个碎裂的老头变成了无数个不同的画面,从水里呼啸着向霍光扑面而来:

    黑色铠甲、红色战袍的是霍去病,年轻的他剑眉含怒,骑着马以“雷霆万钧”的气势向他冲来。

    那个穿着胡装,背着弓箭的是翁归靡,外表粗豪,爽朗的笑声下掩饰着滴水不漏的精明。

    一身朝服的是桑弘羊,他手握长剑,徐徐走来,眼中有不屑、有鄙夷。

    颜若白玉、秀发如云,微笑着而来的是解忧,可转瞬就变了,她眼中有凌厉,有愤怒,握着冯燎的手,哀哀落泪。

    上官桀正指着自己的儿子上官安向他求亲,他也笑着点头,屋子外面是几个丫鬟推搡着女儿,笑叫着:“大小姐,去看一眼!不好也可以和老爷说。”女儿羞恼得满面通红,挣开丫鬟的手跑了。

    可一眨眼,上官桀推倒了案子,一边怒吼着:“老贼,还我命来“;一边向他扑来。

    ”春暖花开,清风习习“,女儿那时才六、七岁,在园子里荡秋千,笑着喊道:“爹爹,爹爹,抱抱我!抱抱我!”他刚想伸手,却见到她快速长大了,已是上官家媳妇的她,脖子上全是血,眼睛大睁地瞪着他:“爹爹,你答应过女儿的,上官家只诛首恶,不会‘斩草除根’的……”

    原来霍光当年诛灭上官桀一族,间接害死了自己的亲女儿,这也成为他心里的一根刺。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草根皇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草根皇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草根皇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