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尾声或新的开始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南唐梦界第33章 尾声或新的开始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李煜看到这种景况便对陈起道:陈县令从嘉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陈县令可否答应。

    陈起连忙道:郡公但请吩咐,陈起照做就是。

    李煜道:我观这里的环境比较差,而这些人犯当中有不少的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些人体质怕未必能够承受这里的环境,所以从嘉想请陈县令在这县城中找一所院子,将这些老弱先安置在院子中,等朝廷处理的公文下来再做处置如何?

    陈起心道这些人本就是乱民,没有当场全部处死已经不错了,这个小郡公非要来一招妇人之仁,这么善待这些乱民干什么。但对于李煜的提议也不敢反对,而且还要积极的赞同,也是蛮为难他的了。陈起道:郡公真乃仁慈之君,下官马上安排人去找地方。

    李煜哪会去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只是对那些老弱优待一点,又不是要把他老婆给卖了。陈起立马安排从人去办李煜吩咐的事。现在大牢里也是有很多的军兵把守,跟随着孟坚来到了牢房的最里面,只见一个汉子被五花大绑的单独关在一间牢房里。想必这就是乱民的贼首诸祐了。李煜问道:都关在牢里了为什么还绑着呢,没听说过他是个武功盖世可以冲破牢房逃跑的人啊。

    孟坚道:启禀郡公,实在是这个人有点自残的倾向。

    李煜点点头,想了想便了然了,便站在牢房外对着里面的诸祐道:老诸听的到我讲话么?

    原本坐在地上低着头的诸祐抬起了他仅能动弹的脖子,仰着头,用沙哑的声音问道:你是何人?

    李煜仔细看着他,外貌长的还算中正,可能是因为他自己原来所拥有的被一夜间摧毁,人受到了不小的打击,面相看起来很憔悴。估计他自己也是预料自己活不长了,说出了这句话之后,又低下了头。

    李煜道:我么,是可以救你一条性命的人。

    诸祐没这次没有抬起头,道:就凭你一个小娃娃,我不管你是蕲州哪家权贵的子弟,既然能够入得这大牢,必然家中还是有点权势的,我劝你这小娃娃要玩就到别处玩去,不知道这里的人都是范了谋反之罪么,就算是皇帝大赦天下,我也不会在被赦免之例吧。

    这个诸祐还算清醒,李煜道:我不但可以救你,我还可以救你的家人,我还可以救下这里的老弱妇孺。

    说到这里诸祐明显有点激动,大声道:好汉做事好汉当,这件事是由我发起的,跟那些手无寸铁的女人和孩子没有关系,请官府放了他们,至于我自己,要剐要杀悉听尊便。

    李煜大声道:好,是条汉子,我也觉的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说实在话,处理这件事的主官未必这么想的啊,来,给你介绍一下,我身边的这位,你们互相之间应该听说过各自的名字了,黄梅县新任县令,陈起陈大人,而这边这位就是这次征剿大军主帅的心腹,裨将孟坚孟大人。

    这两位不知道这小郡公提到他们想要干什么,但还是走出来向诸祐抱拳施了一礼。

    李煜接下去道:你想知道身为当地县令的陈大人是怎么想的么,告诉你,陈大人定会想,自己的治下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本身就是让他这个县令做的很不安稳,现在既然一网成擒了,怎么也要赶尽杀绝,不留后患啊,因为以后陈大人可能会要在这里做上几年县令的,谁能够放心在自己的治下留下作乱的人,让自己的这个官做不安稳呢。谁管这些人是不是妇女儿童,儿童会长大,妇女会生长大的儿童,倒是都杀了就没有以后的麻烦了,陈大人,你说是不是。

    陈起被这小郡公问的心中一窒,话说,我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你也不能这么说啊,搞得别人都知道自己是个喜欢草菅人命的人了。尴尬的回答道:回公子,此乃也是为了黄梅地区的安定,百姓日后能够平安的过日子啊。

    只听得牢房里得诸祐呵呵笑道:为了百姓能够过上平安得日子,你可知道,我们这些百姓都被地主豪绅逼得活不下去了,怎么还能够有平安得日子。

    陈起道:有不平之事,百姓可以报官么,有法律,有官府可以为你们做主。

    诸祐又用那比哭得还瘆人的笑声道:报官,官府除了会征收日益变多的赋税,还会为百姓主持公道么?,国家得法律只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手中的玩具罢了。我隔壁家的王小五,从小就为地主家放牛做工,二十多年的积攒,好不容易用挣来的工钱买了五亩水田和一头耕牛,那知道隔壁的胡财主看上了他家的水田,非要冤枉说小五欠了他的钱要用这五亩的水田顶替,小五不给就被胡财主家的恶奴打伤,小五就去告官,胡财主买通了县令,说是小五诬告,不但在公堂上打了小五二十水火棍,还把小五家仅剩的一头牛给迁走了,可怜小五那瞎了眼的老娘被这么一气就归了天,小五挨着伤,就去胡财主家吵闹,被早有准备的胡财主家的家丁打残了双腿,所幸被众乡亲救回来才没有被活活打死。但是第二天我去小五家去看他,确发现他已经上吊自尽了。我身为里长像小五这样的事例我看的太多,你口中的法律和官府,我们已经无法相信了,我们只有反了,这样就可以自己给自己做主了,当我亲手结果了胡财主的时候,我想小五的在天之灵可以安宁了。

    陈起道:那是前任县令干的事,与本官无关,你可以到上级官府去举报么。

    诸祐道:官官相护。

    李煜插口道:好了,我来这里不是跟你商讨这世间的黑白的,诚然你说的是事实,但是你失败了,你想改变这个世界,可惜你的力量过于渺小,所以现在你关在这里,而不是你所痛恨的那些人。

    见诸祐又低着头不做声,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这时按县令吩咐出去找房子的人来向陈起低声禀报说房子已经找到了。陈起又向李煜说明,李煜叫过孟坚,在其耳边耳语几句,孟坚点头,招手叫过在监牢内的手下,吩咐几句。就见那名小校带领手下,把原本关在牢房内的妇孺全部提出,带着向外面走去,那些妇女儿童,都不知道要被带到哪里去,而且驱赶的士兵动作也有点粗暴,一时间牢房里被妇女和儿童的哭叫声充斥着。

    诸祐猛然抬起头大声叫嚷着你们这是要干嘛,要开刀先拿老子,别动妇女儿童,再后来就是种种恶毒的咒骂,骂的累了,不停的在那里喘息,听声音犹如受伤的野兽。这时妇女儿童已被带走,牢房里显的安静下来,李煜甚至能够看到诸祐那张满是泥污的脸上被泪水冲刷出白白的两条水沟。

    李煜开口道:看来你很伤心,你在乎那些妇女和孩子。

    诸祐吼道:你闭嘴,你一个官宦家的孩子,懂得什么叫做生活不易么,那些跟你一般大的孩子又有什么错,他们只是想活着而已,只是想能够有口饭吃的活着。现在他们连最基本的活着的权利都没有了。

    李煜看着这诸祐,开口道:不,他们可以活着,只要你能够答应我的条件他们就可以活着。我以一个皇族的身份保证。

    诸祐听了此言,惊诧的问道:你究竟是谁。

    李煜示意孟坚把牢门打开,味道有点重,但自己豪不在意,陈起很有眼力界的用袖子帮李煜擦干净牢房里唯一的一张凳子。李煜在凳子上坐定,让孟坚给诸祐松绑,孟坚倒是不怕这诸祐暴起伤人,他对自己的武力值还是很有信心的。上前给诸祐松了绑,又退回道李煜的身边。诸祐松绑了但他并没有起身,仍然坐在地上。这样可以让李煜以一个俯视的角度看着他。李煜饶有兴趣的点点头。

    诸祐道:你还没说,如何才能够放过这些妇女和儿童呢。

    李煜晒然一笑:很简单啊,只要你诸祐,从此以后认我为主,为我办事,我不但可以放了你和他们,我还可以给那些老幼妇女一条不错的活路。

    诸祐很惊异于李煜的条件,急道:你没骗我。

    李煜以目示陈起,陈起便很狗腿的站出来道:听好了,这位便是当今陛下的孙子,太子的亲子,皇封的安定郡公。郡公说过的话自然是一言九鼎的了,难道还会骗你一个乡下鄙陋之人不成。

    诸祐又问道:为什么是我。

    李煜沉默了几秒钟道:也许我说的理由你可能会不太相信,但是我仍要说,我跟你的目标,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只是我们处在的身份位置不同,而实行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诸祐道:只要你真的能够让那些妇女和孩子活下来,我诸祐便跟随你,不管让我干什么我不会有任何的怨言。

    李煜道:很好,陈县令把他和相关人等好好收拾一下,给洗个澡换套干净衣服。然后送来我住的地方。

    陈起见这位小郡公一副说了就要做的样子,就有点为难起来,这毕竟是国家大事,朝廷颁布的军事行动,是通过三省六部的,自己擅自放了犯人,虽然有个郡公在前面顶着,但是万一有人追究起来,自己也是逃不了罪责的。见陈起有点犹豫的样子,李煜也不见怪,从怀中掏出太子的元帅令牌,放在桌子上道:你们只管做来,一切有我,我也会上书给皇祖父,向他老人家禀明一切。已经不需要再杀人了,这次死的人已经够多的了。

    说完起身离开,走出了牢房,陈起赶忙拿起桌上的令牌,紧跟着李煜,并向牢房里的牢子吩咐了李煜的安排。

    诸祐在背后大声道:请郡公放回那些妇女孩子。

    留在后面的孟坚,拍了下站起身的诸祐的肩膀笑道:傻汉子,那些妇女孩子没事的,只是郡公觉得这个牢房里的环境太差了,不利于那些体质弱的人,所以就请陈县令在城中找了一个院子来安置他们。你认了一个好主公啊。

    诸祐听了,不由又是泪流满面,双膝跪下,向着李煜的背影磕头道:诸祐谢主上恩情。

    孟坚看到这一幕也很感叹,没想到,自己竟然见到了这样的一幕,本来是该发生的一场人间悲剧,竟然就这样被李煜,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化解与无形了,如果自己能够遇上这样的一个主公,这一生也算是值得了。

    这件事真的是这样化与无形了么,李煜自己可不这么看啊,陈起的担心还是很有道理的,这次自己恐怕免不了要受到烈祖和自己太子老爹的刮落了。还是得尽快上一个请罪的折子才好,当然又要免不了受小人的诋毁了,不过谁在乎呢,自己只是在乎自己救下了千条无辜的人命。想及此处不由摇头微微一笑,回道县衙里的住处,找来纸笔,便写起奏折来。当李煜奋笔写为自己开罪的奏折的时候,在南唐国的南部边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李煜又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行程,奏折又重新写了一遍。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呢,那就是在南唐的虔州发生了一场规模更加浩荡的农民大起义,它的规模可不是像诸祐搞的这个,辐射只在黄梅一县之地,那一场大起义几乎横扫了整个虔州地界。将南唐国家的南部地区打烂了,参加起义的农民人数一度达到了几十万之多。那就是由南汉国内发起而后又转移到南唐国境内的的张遇贤农民大起义。

    话说这张遇贤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的始发地南汉国,地处岭南地区,也就是后世的广东和广西省境内。它的创始人是上蔡人刘隐。刘隐祖籍上蔡(今河南上蔡),刘隐的祖父刘安仁是名商人,后到南海经商,便在此安家。刘隐的父亲刘谦素有才识,因打击群盗有功,授任广州牙将。后以军功官拜封州刺史、贺水镇遏使,很有声望。乾宁元年(894年),刘谦去世,广州官员上表朝廷委任刘隐代替刘谦担任封州刺史,后来刘隐通过种种手段做到了清海节度使的位置,实际控制的了岭南地区,本来刘隐统治下岭南之地还算平和,老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但是911年,刘隐病死,他的兄弟刘龑接替了他的位置,南汉国的局势也渐渐开始改变了。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南唐梦界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唐梦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唐梦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唐梦界》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