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七十一章 难得宁静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无限江山正文 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七十一章 难得宁静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大唐天宝九载十二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单于副都护、领关内道采访处置使、扶风郡王李玹挟大胜之威,带领河西赤水军使李光弼、单于副都护仆固怀恩及参与此战五位将领,率三千兵马回京述职。

    英雄归来的消息震动了长安,一时间,整座都城内万人空巷,百姓们争相跑出家门,前往明德门以及朱雀大街的两旁,只为了能一睹大唐壮士的英姿。

    皇帝也派出了以左相陈.希烈、礼部尚书裴宽、兵部侍郎杨国忠为首的一干大臣出城门迎接,以示宠幸。

    又过了没几日,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也率领其麾下的史思明、蔡希德等人回京述职,与往年一样,安禄山在讨伐契丹和奚的战争中又取得了“大胜”。

    紧接着,河东节度使韩休琳、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以及河西兼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也都先后赶回了长安。只有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还在率军征伐南诏,未能赶回。

    各位节度使在这一年中都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如果说到辉煌的大胜,那还得属安西的高仙芝和朔方的李玹。而安思顺因为挂领了一个朔方节度使的名号,故而诺真水之战的功劳也有得他一份。

    几日后的朝会上,大唐皇帝李隆基宣布了对诺真水一战中立下功劳的将士的封赏。其中主要的几位统帅级人物获得的封赏更是有些超出人们的意料。

    横塞军使郭子仪虽然没有参与到与回纥人的决战,但他一路押送叛逃董延光回国有功,被擢升为九原太守,封爵武连县公。

    原河西赤水军使李光弼,在这一战中立下首功,再加上他的上司河西节度使安思顺向皇帝极力推荐,被封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

    朔方节度副使、同罗部首领阿布思与李光弼并列首功,也在朔方节度副使的位置上加了个知留后事,获得了更大的权力,除此之外,他还获得了镇军大将军的散官职位。

    单于副都护仆固怀恩,在这与回纥人的一系列的战斗中可谓是居功至伟,代替董延光为经略军使,并获封爵陈留县公。

    年轻的河西将领李晟,在李玹的举荐下,被擢升为左羽林中郎将、赤水军副使。

    至于其他立下功劳的将领也都一一有重赏。值得一提的是,河东节度使韩休琳与朔方配合,率军趁虚而入直捣突厥牙帐,李隆基论功行赏,调韩休琳入朝,授左羽林大将军,封代国公,这样一来,河东节度使一职便出现了空缺,朝中不少人都在猜测着会是何人继任这一职位。

    最后的封赏则是此次与回纥一战的主帅,大唐宗室的新星名将,也是如今整个长安最为耀眼的人之一的扶风王李玹。

    经过与右相李林甫以及左相陈.希烈的商议,李隆基最终发布了这样一道对李玹的封赏:擢升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玹为特进,授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领关内节度支度营田大使,仍领关内道采访处置使一职。

    于是这样一来,安思顺统领下的朔方大权便被一分为三:阿布思与李光弼同知留后事,一般情况下,凡是知留后事的节度使府官员便等于是实际上的节度使。

    但是皇帝却又玩了另一手,他将节度支度营田使的职务交到了李玹的手上,再加上之前的关内道采访处置使,等于说李玹便拥有了李光弼、阿布思甚至安思顺都没能拥有的朔方检察权和屯田、掌管军费开支的权力,这样的设计便是很耐人寻味了。

    不过此时的李玹却是懒得去想这般费脑筋的事情。刚刚回到长安,这几日来他都一直忙着向兵部报备以及向皇帝述职这一系列杂七杂八的事务。一直都没能抽出时间来邀请三两好友,或在家中,或赴曲江,大家一起喝酒行乐,享受这难得的宁静。

    连续忙碌了约有六七日,李玹方才得空,便在他位于曲池坊的家中设下宴席,邀请王维、裴旻、晁衡、杜甫等在长安的旧友一起来小酌几杯,共话离开这些日子以来在长安和中原发生的种种趣事。

    今日是和老友小聚,明天他还要赶往西市,去赴高仙芝、哥舒翰等人设下的边镇武将们的宴席。这不禁让这些日子都有些忙昏了头李玹大为感慨,叹息随着地位越来越高,所能得到的自由便也随之减少。

    虽说如此,但是经历了一番在北境刀光剑影的厮杀之后,能和这些原来的老友聚一聚倒也是极舒畅的事情。尤其是其中还有王维、杜甫这般闻名天下的大诗人在此,在这绿消红褪、万芳凋零的冬天,倒也别有一番高雅的情调。

    约定的时间刚刚到,王维与杜甫两个大诗人便联袂到来,李玹听闻是这二人先来,便连忙换下常服,穿上一身正装裘袍,与黛儿一起走到前厅去迎接他们。

    一见到李玹和黛儿两人,王维便大笑着走了上去,对李玹拱手道:“多日未见,玉郎依旧是这般的丰神如玉,惹人嫉妒啊!”

    李玹笑呵呵地拱手说道:“叔父就莫要打趣玉郎了。”

    王维笑着摸了摸胡子,李玹又对站在王维身后,依然是皱着眉头、满面的忧国忧民之色的杜甫拱手道:“多日不见,杜先生别来无恙否?”

    杜甫走上前,对李玹拱手还礼道:“多谢王爷挂念,杜某一切都还好。”

    话刚说完,王维便埋怨道:“诶,子美兄这就不对了,叫玉郎便好,叫什么王爷不王爷的,显得生分了不少。”

    李玹也点头说道:“不错,论年岁,先生比某要长上许多,论学问,某更是拍马不及,况且咱们在此只叙年齿辈分,且将那什么世俗爵禄都弃之不理便好。”

    两人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杜甫也只好点了点头,说道:“玉郎所言极是,是杜某迂腐了。”

    闻言,李玹和王维不禁哈哈大笑。这时外面却又传来了一人的声音:“是什么事情笑的这么开心?不妨说出来,让老夫也一起乐呵乐呵!”

    这个声音在场的几人自然都是极为熟识的,正是号称裴家剑法第一人的裴旻。

    几人转身一望,果不其然,裴旻走在最中间,身旁跟着晁衡与杨光程二人。

    裴旻与晁衡依旧是原本那般,未见什么变化。但杨光程看起来却是变得成熟稳重了许多。

    李玹和黛儿离开长安之后,杨光程便被杨道明硬逼着做了官,借着杨道明以及其他世家人物的举荐,他如今官居万年县令一职,借着弘农杨氏的名头,倒也没有哪家达官贵人会给他添什么麻烦。

    原来的杨光程总是喜欢穿着一身劲装,看起来颇具武人气质,但今日一见,他却是头戴软脚幞头、身穿一件玄色裘绒交领文士袍,却也多了几分身为官员的威严气质。

    李玹与黛儿向裴旻、晁衡和杨光程三人见礼,三人也一一还礼。裴旻和晁衡又与王维、杜甫两人见礼,寒暄了一番。

    杨光程与黛儿聊了两句后,却是忽然一拉李玹的袍袖,硬把李玹扯到了大厅外面。

    李玹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他,杨光程乜了一眼厅内,然后便收回目光,上下打量了李玹一眼,贼兮兮地问道:“那个……你在朔方有没有去看看大夫?”

    这一句更是问的李玹摸不着头脑,满眼懵懂地望着他,不知他到底又抽的什么风。

    杨光程见状,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数落道:“你看看你,和我小妹这都成婚多久了?怎么还生个一儿半女?我可等着抱我的大外甥呢!”

    闻言,李玹不禁翻了翻白眼,无奈地怒斥道:“说的这是哪跟哪?你自己都还没成婚呢,跟我扯的这什么犊子?”

    谁料他刚说完,杨光程不禁脑袋一耷拉,有气无力地说道:“谁说我还没成婚的?就在三个月之前,叔父硬逼着我娶了京兆杜氏的女儿……”

    “嗯?”

    李玹不禁惊讶地望了他一眼,还未说些什么,杨光程却又一翻白眼,又把话题给拉了回来:“莫要扯别的,自己老实交代,你是不是……”

    接下来的话他没说,但他不断扭动的眉眼以及那看起来有些猥琐的笑容却是把他想说的话表现的淋漓精致。

    见到他这幅模样,李玹不由得面色一黑,衣袖一挥,转头就走,一边走还一边怒道:“本以为做了官成了家你便能稳重些,谁料竟是一点未变,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嘴上虽如此说着,他的心里却是一阵哭笑不得,说话的声音也大了些,厅里正在说话叙旧的王维几人不由得朝外面望去,都是有些好奇杨光程这混小子又说了什么浑话。

    李玹走近厅中,对众人拱了拱手,请大家入内院说话,里面早已备好了精美的菜肴。在这大冬天,煮好的美酒自然也是不能少,王维等人便听他的吩咐,一齐朝着内院走去。

    李玹与黛儿夫妻二人跟在众人身后,管也不管在后面臊眉耷眼的杨光程。

    黛儿还是没能克服女人天生的八卦心理,她转头望了一眼跟在后面的杨光程,有些好奇地询问道:“玉郎,我大兄他都跟你说了什么,惹得你这般模样?”

    李玹翻了翻白眼,摇头道:“没什么,咱不用理这泼皮,走吧。”

    他说这话的时候故意加大音量,让后面的杨光程听见。黛儿无奈地摇了摇头,转头看了一脸讪讪之色的杨光程一眼,见他那副霜打的茄子一般的模样,不由得掩嘴轻笑了一声,便挽着李玹的手,随他一起走到了内宅里,只留杨光程一个人慢慢地跟在后面。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无限江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无限江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无限江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无限江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