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卷 盛世京华 第九十九章 倚仗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无限江山正文 第一卷 盛世京华 第九十九章 倚仗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大帐中,章仇兼琼满脸的怒气,却是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咬着牙默默叹息。

    鲜于仲通在一旁替他端上一杯茶,劝解道:“章仇兄,莫要这样,也许杨钊有他自己的考虑也说不定呢。”

    章仇兼琼拍着桌子大怒道:“他能有什么考虑,一个目光短浅的混账东西,老夫当初就不该对他伸出援手,就让他饿死在益州得了!”

    闻言,鲜于仲通无奈地苦笑了两声,杨钊当初是他举荐给章仇兼琼的,这一骂岂不是把他也骂进去了吗?

    不过他和杨钊不一样,对老朋友发的牢骚不以为意,只是好生劝解着,二人说到最后,皆是同时叹息了一声,久久不语。

    天色渐渐放晚,由于外面重兵压境的关系,太和城中已不复平时的繁华,变得有些冷清。

    凤良相带着南诏众将领坐在下首,李玹坐在最上面的主位上。

    在南诏人的都城,满堂的将领与重臣,最后坐在最上面决策的却是一个汉人,有些说不出的怪异。

    李玹见人已经到齐,便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今日请诸位来,是为了破除外面凤华章的威胁,如今都城内部的祸乱都已经被清除掉,接下来只要袭破凤华章,迎回南诏王阁罗凤,某再回大唐解除兵乱,此祸便可迅速解决。”

    众将领面面相觑,皆是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坐在一旁的凤良相。

    凤良相睨了一眼众将领,缓缓地说道:“自今日起,在大王回来之前,太和城中的所有,都必须听从安阳公的号令,违令者,斩!”

    听到他的话,众将领顿时一窒,显然都没想到,素来仁慈宽厚的凤良相竟然会把话说的这么绝。

    一阵骚乱过后,众人便渐渐安静了下来,看向李玹的目光多了几分敬畏。李玹见状,便站起身来说道:“别的李某不敢保证,只要大家听从某的命令,李某可以担保,今夜之后,凤华章便不再是太和城的威胁!”

    闻言,将领们先是一愣,旋即目光中便充满了不信任的神色。尽管今天凤华章的军队有许多的损失,但却仍然有七千余人。而太和城中即使加上三百大唐士兵也才两千人左右,拿什么去和三倍于自己的军队去拼?

    大家都是打过仗的人,一猜便可以猜到李玹所说的方法一定是夜袭,但是他们都能想得到,难道凤华章会想不到吗?就算想不到,夜间的军营里也定然会有许多防备,只要他们稍稍有些防备,两千人怎么可能打得过七千人?

    心中想到此,其中一位脾气比较爆的将领便率先站了出来,大声嚷嚷道:“大相,不是我不信任他们唐人,但是眼下的情况,明显是据城而守比较好,凤华章他们远道而来,粮草定然不足,只要等他们耗完了粮草,不就是任我们宰割了嘛?何必多此一举去冒这个险?把咱们兄弟们的命交给一个外国人,本军将做不到!”

    此话一出,几个将领便纷纷嚷嚷了起来,凤良相眉头一皱,怒斥道:“都给我闭嘴,听安阳公的!”

    那领头反对的将领一听凤良相这样说,脸上不由得出现了一抹嘲讽之色,冷笑道:“难道大相这时想要和外人勾结,图谋我南诏基业?”

    此话一出,不少还安静地坐在那儿的将领顿时便是眉头一皱。

    凤良相任清平官二十余年,乃是跟随着先王皮逻阁统一六诏的大功之臣,一生对南诏忠心耿耿,今天还为了南诏而与自己的亲生儿子决裂。如今却被他如此诋毁,显然大家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果然,一名地位比较高的将领皱着眉毛大声斥责道:“莫察,闭上你的狗嘴!再敢诋毁大相,老夫一刀砍了你!”

    那领头起哄的将领莫察撇了撇嘴,刚要出声说话,坐在主位上的李玹却是淡淡地笑道:“看来这位将军对李某的决定很不信任啊。”

    莫察看了看李玹,轻蔑地冷笑道:“本来看在大相的面子上,听你扯两句皮也就罢了,想不到你竟然还想拿我们的命去冒险,说句不好听的,就凭你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还想支使老子?”

    此话一出,坐在他身边的几个将领纷纷附和了几句,显然是和他同出一系之人。

    听到他的话,李玹的脸上却依旧是一副淡然的表情,眼睛瞥了一眼坐在一旁的凤良相。见到他已经微微靠在椅子上,眼睛微闭,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便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玹缓缓站起身,嘴角滑过一丝冷意,对着身旁的长孙全绪使了个眼色。长孙全绪会意,高声喊道:“来人!”

    话音刚落,十几名穿着大唐明光铠的羽林卫将士便大步走进了房中,齐齐抱拳朗声道:“参见将军!”

    长孙全绪看了看莫察和他身边几人一眼,冷笑道:“羽林卫将士听令,给我拿下这几个叛党余孽,拉出去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遵命!”众将领大惊,羽林卫的将士们却已经大步走到了几人面前,飞快地将他们擒住,但有反抗的立马一拳打倒,然后像拖着死狗一样,拉了出去。

    余下的将领大惊失色,纷纷看向坐在一旁一言不发的凤良相,见他微闭着眼睛,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便纷纷不再说话。

    李玹一直在低着头把玩着手中的玉佩。过了半晌,方才抬起头,看着众将领,将玉佩收起,十分和煦的笑道:“现在诸位将军都对李某的决定想必都没有什么异议了吧?”

    微微沉默了一会儿,众将领忽然齐齐向他施礼,高声道:“愿遵安阳公之命!”

    听到他们的声音,凤良相这才睁开老眼,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个年轻人,手段够狠,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李玹站起身子,脸上的笑意却是缓缓收敛,十分严肃地说道:“只要诸位能听从某的安排,某敢保证,一夜之间便可大破凤华章的军队,若是不能的话,李玹大好头颅在此,任诸位来取!”

    “好!”

    他这句话便相当于立下了一个军令状,在座的军汉子纷纷叫了一声好。

    李玹旋即便恢复了笑意,开始安排起夜间突袭的具体事务来。

    他的安排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很一般的战法。靠这个明显是无法取得胜利的,他唯一的倚仗,便是他与长孙全绪亲自率领的三百羽林卫将士。

    在这种双方加起来都还不到一万人的战斗里,数百名骑兵只要用的够好,便足以决定此次战争的走向,尤其是这三百名骑兵还都是大唐最精锐的羽林卫将士,不止训练有素,而且其装备也是十分的精良。

    他们的弓箭射程几乎是南诏人弓箭的两倍,手中的武器都是精钢打造,无比精锐。最为难得的便是他们身上穿着的明光铠,这可是大食人、吐蕃人做梦都想得到的东西。

    但是大唐对制甲术的管控十分的严格,属于国家的最高军事机密,凡敢泄露者皆诛九族,故而无论外国人怎么想方设法地想要得到明光铠的制作方法,但至今都未曾得手。

    大唐的铠甲之坚固冠绝天下,即使是当年突厥人的弯刀和弓箭都无法突破它的防御,更别说南诏人这些粗陋的武器了。

    大唐的强大,除了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再加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之外,武器和甲胄的先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出于对大唐禁军的自信,李玹将自己的筹码押在了这三百羽林卫将士的身上。

    成败,皆是在此一举!

    太和城外数十里,一辆马车缓缓前行,车旁有着二十多个护卫。

    阁罗凤与李宓对坐在车中。

    他们沿着一条十分偏僻难行的小道进入南诏,一路上果然没有任何人阻挠,虽然难走了些,但却就这样顺顺利利地来到了这里,如今距离太和城只有数十里,两人皆是有些激动。

    一路上他们也向周边的民众打听过,得知了凤华章已经率领军队包围了都城,双方如今都在交战。

    听到这个消息后,阁罗凤眉头一皱,不再急着继续前行,而是先命副将扎里若派遣数位士兵带着他的信符前往会川、通海两大都督府调遣兵马前来救援,他自己则是与李宓一起,留在了这儿等候着援军的到来。

    进入了南诏地界他便安全了许多,而且至今都城里传出来的都还只是凤华章包围住太和城的消息,若是于诚节篡位成功,凤华章必然已经率军进入了太和城。

    想通了这一点,阁罗凤便放下了心,在此等待着援军的到来。

    火堆上烤着几只野味,阁罗凤与李宓相对而坐,原本的愁容也已经一扫而空,淡淡的笑着,时而与李宓谈论两声。

    几天的相处,他们两人间的关系渐渐变得十分融洽,俨然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阁罗凤从腰间解下来一把匕首,稍微抽出了一点,注视着在篝火照耀下反射出的点点寒光,将匕首递给了李宓,笑着说道:“这是我南诏国中只有王者才能佩戴的利器,名字叫做铎鞘,今日元将它赠与你,以表你我今日之情。”

    李宓没有矫情,伸出双手接过了匕首,与阁罗凤四目相对,微笑着点了点头。

    两章奉上,有什么错误欢迎指出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无限江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无限江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无限江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无限江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