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卷 盛世京华 第九十七章 定局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无限江山正文 第一卷 盛世京华 第九十七章 定局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章仇兼琼和李宓、鲜于仲通软硬兼施,皆是拿李苾没有丝毫的办法。一怒之下,章仇兼琼决定再回太和城,就算是死也要死在那里。

    李宓和鲜于仲通好说歹说,终于将他劝住,三人一番商量,终于决定一起赶往长安,向皇帝禀报此事,此时刚刚离开不久,人马皆是有些疲惫,便在此处休息一会儿。

    谁知道这一停,却是让他们见到了一个万万意想不到的人?

    “阁罗凤!”

    见到泉水旁的几个穿着甲胄的人,三人先是一愣,当章仇兼琼看到了被他们围在中间的头领人物时,顿时有些惊讶地喊了出来。

    鲜于仲通和李宓听到他的喊声,先是一阵莫名其妙,旋即便是反应了过来。面前的人都是穿着南诏人的甲胄,最中间那人头上戴着金盔,这明显是主帅级人物才能戴的,再想起章仇兼琼方才那惊讶的喊声,两人不禁对视了一眼,皆是看出了对方目中的惊诧之意。

    难道这人竟是李苾口口声声说串通吐蕃意欲侵犯剑南的南诏王阁罗凤?可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二人心中盘算之时,阁罗凤却是摘下了头上的金盔,十分淡定地笑着说道:“章丘使君,别来无恙否?”

    章仇兼琼在短暂的惊讶过后,便又恢复了原本淡定儒雅的气质,他皱着眉头看了阁罗凤一眼,便微笑着回答道:“多谢大王挂念,某一切都好,只是这里已经是大唐的地界,敢问大王为何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听到他这句话,阁罗凤却是沉默不语,章仇兼琼见状,目光闪烁了一下,旋即便是缓缓说道:“此处不是说话之地,可否请大王移驾车内一叙?”

    阁罗凤盯着他的眼睛,半晌,方才缓缓地点了点头。扎里若一急,连忙劝阻道:“大王……”

    话未说完,阁罗凤却向他摇了摇头,阻止了他要说下去的意思。

    扎里若皱着眉头看了看章仇兼琼三人,半晌,方才叹息了一声,说道:“大王小心。”

    阁罗凤点了点头,摘下了头上的金盔,挂在马鞍上,然后拍了拍扎里若的肩膀,示意他放心。然后便跟着章仇兼琼三人走进了车内。

    马车十分宽大,就算是四个人坐在里面也丝毫感觉不到拥挤。章仇兼琼看了一眼外面,缓缓地关上了车门,然后便将目光转向了阁罗凤,询问道:“大王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阁罗凤目光闪了闪,回答道:“一言难尽,你们的姚州都督李苾与我国内的权臣勾结,意欲篡夺我南诏王位,我得讯之后便连忙率军赶回,半途中却遭遇了截杀,如今只剩下我和手下这几名兄弟,其他人都已经四散而逃。”

    自始至终,他对章仇兼琼出现在这个地方丝毫不觉得奇怪,当初凤良相给他送的密信中早已提到了这件事情

    章仇兼琼三人听了他的话,心中顿时了然,沉默了半晌,李宓问道:“大王说那李苾勾结南诏权臣,可有什么证据?”

    “没有。”阁罗凤缓缓地摇了摇头,眼中却闪过一道光芒:“若是我能回到太和城,碾碎他们的阴谋,我便有证据。”

    听到他的话,李宓顿时苦笑了一声,鲜于仲通这时却是看着阁罗凤的眼睛,一字一字地说道:“那么,在下请问大王一句,究竟有没有联合吐蕃,欲侵犯我大唐。”

    阁罗凤面色一正,伸出一只手,朗声道:“我阁罗凤可以对天起誓,若我勾连吐蕃,图谋大唐,则受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车中几人一阵沉默,半晌,章仇兼琼方才一咬牙,说道:“不如我们其中一人保护南诏王沿小路回都,剩下两人去长安面圣,你们以为如何?”

    李宓和鲜于仲通思虑了一会儿,皆是点了点头,李宓说道:“既然如此,那南诏王便交给我吧,李某定会将他安全的护送回太和城。”

    章仇兼琼和鲜于仲通尚未说话,车外却忽然传来一个人的声音:“禀报大人,皇帝派遣的调停特使已经赶到了姚州,预计今日便可到达边境军营。”

    这是李玹手下的世家之人,听从李玹的命令一路保护章仇兼琼,他们有着专门的飞鸟传信的方法,消息十分的灵通,对外只是称自己是章仇兼琼的亲卫。

    章仇兼琼先是一愣,旋即便问道:“特使是什么人?”

    那人似是早便知道他会这样问,便立即回答道:“给事中兼御史中丞杨钊。”

    “是他!”

    章仇兼琼和鲜于仲通同时惊呼一声,旋即脸上便涌起了欣喜之色。

    当初杨玉环还未成为贵妃之前,杨钊还只是个十分落魄的小人物,是鲜于仲通慧眼识人,在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帮了他一把,并将他推荐给了时任剑南节度使的章仇兼琼。

    章仇兼琼也对他十分照顾,不但提拔他进入自己的幕府,还出钱资助杨钊进入长安,到得如今,他已经身兼十余职,成为了当朝炙手可热的大臣之一。可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当初他们二人对杨钊的扶持,如果没有他们,恐怕杨钊早就饿死了蜀郡的某个街头了。

    所以当他们二人得知此次的调停特使竟然是杨钊之时,顿时便喜出望外。连忙和李宓、阁罗凤大致的说了一番,几人最终决定:李宓保护阁罗凤走小道回太和城,章仇兼琼和鲜于仲通则暂时不回长安,而是重返军营,去寻找杨钊,与他说明缘由,让他勒令李苾退兵。

    三人商量完毕,再休息了一会儿,便各自上路。扎里若等人得知李宓要护送阁罗凤回国,也是十分的振奋。

    太和殿上,随着蝮正清一声令下,一队士兵快步从帷幕后面跑出,刀光闪亮,目光皆是紧盯着李玹。

    李玹眯着眼睛看着满脸阴冷的蝮正清和于诚节,嘴角滑过了一丝冷笑,伸出双手拍了拍,微笑着说道:“我给你们最后一个机会,现在滚出太和殿,跪地谢罪,我便饶你们一命!”

    殿上的大臣们一愣,旋即便听到了几声讥笑,那都是蝮正清和相怀投一党的人所发出。

    这时于诚节的亲军首领相里常带着几名全副武装的彪形大汉从后面走出,缓缓走到了蝮正清的身边。

    蝮正清斜睨了相里常一眼,冷笑着说道:“相里常,动手!”

    相里常看了看李玹充满笑意的眼睛,缓缓地点了点头,低喝道:“动手!”

    听到他的声音,蝮正清的脸上不由得浮现一抹带着些许残忍的冷笑,双手也负到了身后。

    相里常一把拔出腰间佩刀,却是没有冲上前,而是转身一刀,十分干净利落地一刀斩下了蝮正清的人头。

    殿内的大臣们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只见一道血线飙出,蝮正清那还带着冷笑与得意之色的大好头颅便与身子完全分离,划过了一道完美的抛物线,恰好跌落在了清平官相怀投脚下。

    相怀投还未反应过来,差点吓得跳了起来,尖叫着跑到一边,怒骂道:“相里常,你什么意思?”

    相里常却是冷冷地没有说话,而是退到了一边,一直站在他身后的那个身材比寻常南诏人要高大魁梧许多的虬髯大汉却是向前走出两步,拍了拍手掌。

    声音传出,帷幕之后的百余名士兵全都跑了出来,目光皆是看着那名虬髯大汉。

    大汉缓缓向前走了两步,对着李玹一抱拳,充满自豪的声音回荡在太和殿之中:“大唐左羽林卫将军长孙全绪,参见郡公阁下,请大人吩咐!”

    周围的士兵们却全都异口同声地高声说道:“大唐羽林卫将士,谨遵郡公号令!”

    一时间,大殿之上回声不绝,南诏群臣却是纷纷闭嘴沉默,就连于诚节和相怀投都是呆在了那里,一动也不动。

    李玹笑了笑,转头看向了呆呆地坐在王座之上,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的于诚节,还有满脸惊容,眼中充满恐惧的相怀投以及他身后的大臣们。

    冷笑了一声,李玹伸出手指,一个一个地指着他们,朗声道:“众将士听令,将这些意欲篡夺王位,破坏南诏与我大唐和平的奸贼佞臣给我一一拿下!”

    “遵命!”

    长孙全绪率先响应,士兵们随后皆是大喊一声,然后便拔出了腰间的佩刀,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相怀投等人,其余的忠于阁罗凤的和保持中立的大臣皆是纷纷退到了一旁,中间只剩下相怀投一方的二十余位大臣。

    相怀投身子微微有些颤抖,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时,坐在王座上的于诚节却是连忙大声喊道:“是阁罗凤想要和吐蕃联合进攻大唐的,我这是为了南诏与大唐的和平,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本王!”

    士兵们只管听从李玹的号令,谁管他说这满嘴的南诏式雅言,听的人心生别扭,其中一人被他聒噪的有些烦了,直接一刀割下他的王袍的边角,团成一团塞进了他的嘴中。

    于诚节拼命地挣扎着,却是完全做的无用功,很快便被士兵们押出了太和殿。相怀投等人一看于诚节被擒住,面色皆是变得如同死灰一般,也不多做什么抗争,任由着羽林卫将士们将他们捆住,押解出了大殿。

    见大局已定,李玹缓缓转过身,看着剩下的南诏大臣们。

    众人对这个一直面带微笑的青年公子心里都是有些发怵,见他望过来,皆是有些手足不安,一些人还对他呵呵干笑起来。

    李玹并未在意,对着他们拱了拱手,说道:“诸位,如今乱臣贼子已全部被擒住,还请诸位大人各自继续好自己的职务,某这便要去城外看一下战况。”

    听到他的话,大臣们皆是松了一口气,纷纷向他施礼致谢,却大多都未曾反应过来他说的“城外战况”是个什么意思。

    李玹也不以为意,向他们还了一礼,目光扫视了一圈,便带着长孙全绪和羽林卫的将士们缓步离开了大殿。

    一缕明媚的阳光照射进大殿之中,殿中诸臣却并未感觉到温暖,反而都觉得有些手脚冰凉。

    弥漫在他们鼻前的,是淡淡的血腥味。

    两章奉上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无限江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无限江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无限江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无限江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