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四章 痴大夫,不明觉厉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匪君天下三三四章 痴大夫,不明觉厉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来人!”

    随着弘皙的一声招呼,太子府上的诸人几乎是挤进来的。

    人虽因为避嫌而出,但就守在门外,虽能听见里边模模糊糊的声音,但没谁胆大包天去听墙根。而随着时间越久,他们的脸也跟天色一样变得黑黑的。如今得了太子一声召唤进门,眼神落在重新蒙上白布的王虎身上,所有人又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既盼着一切称心遂意惊呼神技天成,又担心于事无补大失所望。

    这时候,也就那三个被吓出去的国手是外人了,也不用谁指挥,抢步上前,两个抓手诊脉,另一个干脆去翻看王虎的眼皮,片刻之后,一个个凝眉,摇头,彼此对视,便开始检查王虎的全身……

    这样的动作又让所有人都紧张的屏住了呼吸,心情随着他的动作而变化着。凝眉,心也提到嗓子眼;摇头,心也下沉……最终,当三个人异口同声的发出“神乎其技”的惊呼,所有的担心都化作了欢喜,随着憋了许久的一口气喷出来。

    欢呼就是信号,依旧兢兢业业守在门外的侍卫精骑们随即爆出了呐喊,从王虎受伤的那一刹那,他们就开始满京城的奔走,协力而齐心,同呼吸共命运。此时的欢呼,除了皇天不负有心人的欣慰,还有身为太子属下的相与荣焉,更有为太子效死力的决心——都要死的人还要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难得还有这份能力,跟着这样的主子,你需要后顾之忧吗?

    响彻夜空的欢呼中,三名国手走到弘皙面前撩袍跪倒,齐声道:“殿下神乎其技,学生等钦服,小人等有个不情之请,请太子看在天下万民皆臣属的份上,将此神技传下,此乃万家生佛之举,殿下也必当名传千古!”

    老长的一段话能说的齐声共音,连语气都别无二致,要么经过训练要么就是商量了,事实也却是如此。

    他们一开始“要”看太子的技艺,开眼的借口下,还真有几分对疑惑求证的科学态度,也就是眨眼不见,方才还是奄奄一息的王将军,就变成了呼吸平稳、脉搏有力、恍若熟睡的模样,若非检查出头顶、胸前等处多了小小的金针,他们还以为太子是变戏法呢!

    如此手段,惟有神技形容,见猎心喜之下,医者的父母心又泛滥了,太子这套手法若传至民间,必定让无数生民受益,而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更将被打破,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再也不是奢望的梦想!

    而嘴上说不情之请,事实却在强迫,细品他们的一番话,却有绑架民意的小狡猾在里面呢——传出来惠及百姓,肯定是万家生佛,千古流芳;反之,敝帚自珍肯定是漠视生民,从君臣相报的角度考虑,您都不配做太子呢!

    敢强迫,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学会,即便知道尺许长的毫针刺进了王将军的身体,依旧不以为意,金针刺穴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手段,没见多少手都哆嗦的老大夫,还在颤巍巍的给人针灸吗?

    “内力”只是噱头而已,难得的是这套走穴的工夫,总算是浸淫医术日久,他们还没想当然到不分顺序,把针扎上就成!

    “大胆!”不等弘皙说话,邬思道早发出断喝,“太子神技自然是天授神赐,难道要变成你等换取阿堵物的手段吗?嗯!”

    一个语气助词被邬思道演绎的声色俱厉,但事实上,他却是故意给人泼脏水呢!

    从恢复国士的身份,邬思道早把“救”王虎这事理智化了,既然救不回都无算太子声名,救回来,无非多了些欣喜,但随即就又要分析这事可能带来的弊端!

    不是见不得人好,而是好处已经考虑完了,从走一步看三步的谋略论,他必须谨遵太上老子所说:福兮祸之所依。

    太子有此神技,祸事又在哪呢?

    第一,神技这东西就跟神迹一样,虽贵乎稀有,但往往是为奸佞事做遮掩,这一点,有史为证,比如周带商的凤鸣岐山,再比如刘邦斩白蛇,更直白的就是黄巾起义,借着石人目血直接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道”的口号。

    太子作为顺位继承人,天经地义的事儿需要画蛇添足吗?

    第二点担心恰恰像这三位所求的——将神技传入民间。

    《西游记》里,对风餐露宿、斩妖除魔、历尽辛苦才赶到灵山的取经人,佛祖很慷慨的赐予他们荣誉封号,但却摇头说了一句“经不可轻传”,为什么?难道佛祖不想偏安西天极乐一地的佛教在地广人稠的大唐推广开来?非也!

    因为佛祖更明白“佛国”二字的真谛,有佛无经,信徒再多不过香火胜些。有佛有经,笼络一帮被统一思想的信徒就能建“国”,再加上取经路上证明的坚韧不拔毅力,一旦有了别的想法那就违背了佛的真谛!

    也亏得唐三藏聪明,悟透了佛祖的意思,于藏经楼前,拿自己化斋的钵盂来换经文,用这种方式告诉佛祖,弟子不过是借这玩意吃饭,仅此而已,别无二心!

    而他归唐之后也的确如自己所誓,没有迷失在皇帝亲迎、万民跪拜的尊崇中,穷其一生躲在大雁塔上译经诵经,皇帝以其知情趣而诩为圣僧,皇家崇拜才有后来的佛教大兴。否则,以李世民那种为了皇位,连老子兄弟都当陌生人的脾气,只要他稍显不臣的端倪,早就满地光头乱滚了!

    如今,太子若将掌握的神技传入民间,固然是万家生佛千古流芳,可人望众对太子真是好事吗?千万不能忘,太子跟皇上这爷俩前半晌才在朝堂上过了一招,太子小胜!

    前有雷击的天佑,后边再跟上追命的神技,那岂不说您想让谁死谁就得死,想让谁生阎王爷都拿不走?都说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更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如今生死大事都您一人定了,是示威还是逼宫?或者您打算告诉皇上,若不退位让贤,就算坐在龙椅上不也是混吃等死?

    与画蛇添足一样,画虎不成反类犬啊!

    只可惜,邬思道的苦心孤诣根本不能诉之于口,三位国手因为过分沉溺于医术、医德,他们也理解不了这么多,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要做好事,但他们被冤枉了!

    鸡同鸭讲,必定生出误会。

    对执拗木讷的人来讲,更是认准了有理必定气壮的真谛,居中一个更是大脾气的,手指邬思道,张张嘴竟然说不出话来,涨的脸红脖子粗,还是他身边的同伴好心的在他后背击了一掌,随着一声重咳才喘过气。

    这下可不要紧,一口浓痰对着邬思道就喷过来,若不是邬思道闪的急,险些落到脸上,就这样这位嘴里还骂呢,“我呸,就你这样满心龌龊的也配说天授神赐?长此以往,太子还不都被你这等脏心烂肺的玩意儿教坏了!老夫拼着一死,也要为天下锄奸!”

    “年兄息怒!”另一位貌似文明一些,可安抚完小伙伴儿转回身说出话又能气死人,“这位邬先生,瞧你也带着文士巾,想来也是个读书人,你难道就不知道上天有好生之德?让太子殿下漠视生民之死,你打算让殿下落下不仁的名声啊!”

    他总算没忘记邬思道从来时就坐镇指挥,但记得这位是太子府的大人物,只是让他多了抨击的借口,“真到那时候,怕是把你的脑袋挂旗杆上也难以谢罪啊!”

    头悬国门的说法已经过分了,却不知第三个更狠,不是为抢不到率先开口的机会才故意发狠,而是他似乎记起了这位在哪里见过,一声长叹,下一个动作却是狠拍大腿,“邬思道哦,似你这样冷酷心肠的,老朽真的后悔帮你治腿,好在上天有眼,让你至今还是个瘸子,真真中了那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但老朽仍要奉劝你一句,你最好天天拜佛求仙,让满天神明保佑你别再被车撞了,被石头压了,别再有什么头疼脑热断腿烂肠子,老夫代表京城各家药行、药铺在这立誓,你就是死在门口,也断不会给你半钱药渣!”

    这他娘的那是奉劝,分明是诅咒,恶毒的诅咒!

    弘皙本来笑吟吟在边上看着的,虽说一样也不愿多得声名,但因为欣赏这三位的“哀民生之多艰”,他还是想稍稍解释一下,雄厚的内力、强壮的患者再加上滋补的老参,根本没有推广的可能。

    随着这三位狠话掷地有声,他的脸色骤变——自邬先生归附之后,弘皙都是尊敬有加言听计从的,若任他被几个升斗小民训斥,还要冠以各种恶毒之语,他的威信何在?

    “住口!”一喝之后,弘皙怒而挥手,“来啊,把这三个不知死的东西拖出去乱棍打死,以为无知妄言者戒!”

    解释?死人还用的着解释吗?杀人灭口,正好把自己有“神技”的事儿遮住!

    “慢着!”

    明知太子对邬先生的尊敬,依旧敢开口劝阻的,唯有红娘子了,她没邬思道那么多的弯弯绕,所以跟这三位一样不理解。但有一点她很清楚,与邬思道的“小帽”相比,这三明显更过分!能开口求情,已经站在是曾经的阶级儿女份上了——当初闯王起兵,不管后来发展如何,最早还真是为百姓谋福的,从这个角度,她跟这仨还真有相通点。

    “殿下,看在他们曾经辛苦救治王虎的份上,你就暂且饶他们一命吧?”看弘皙沉默不语,转而又去求邬思道,“邬先生,您大人有大量,要不,狠狠的打一顿,给您出出气?”

    红娘子这一说话倒把那三位吓了一跳,因为那位女官要“脱衣服”,所以他们对那身衣服印象太深了,刚才因为心惊太子的神技而没留意,如今再看,熟悉的衣服下,那老妪无论如何跟印象中的花信少妇对不上号!

    猛然间,一个想法不约而同的浮上脑海,难道说太子施展的就是传说中一命换一命的鬼门之法?唯有如此,才能解释那女官的瞬间苍老啊!

    这是真的“神”技!

    不明觉厉,他们联想的是常见的“请神上身”与“过阴引鬼”,对施术者本身就要有苛刻要求的,不少不知深浅的卜童巫女,就是引火烧身才会变得疯疯癫癫,而太子真要听了自己三个的主意,把法子传入民间……

    想想吧,大夫,在民间的三教九流中不过中上,更不要提还有惹不起的勋贵官员、兵痞恶霸,知道大夫们有这神通,一旦有事必定找上门来,惹不起就得治,而治,十有八九就会殒命,到时候,能不能泽及生民不保证,却能保证所有的大夫医者死光光!

    越想越觉得可怕,扑通扑通接连跪地,死命的在地上叩头,“殿下,小人错了,小人不懂换命之法,请殿下恕罪啊!”见太子沉默不语,转而又扑倒在邬思道身前,“邬先生,小人无知,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邬思道被这前倨后恭的三人弄得哭笑不得,看看弘皙,道:“殿下,要不这事儿就算了?”

    “不行!”弘皙也是憋着笑呢,“敢辱骂你邬先生,孤必定好好罚他们!”

    是罚不是死,这三位激动的感激涕零,一边磕头一边迭声答应,“小人愿罚,小人愿罚!”

    “听好了,孤就罚你等入太子府当值——”

    这样的说法让这三位听得发傻,心说这能算惩罚吗?入太子府当值,那就等于半个太医的待遇,且不说由平民转官身,白得了俸禄银子,有了太子府这块金字招牌,每月随便坐诊几天,还不是财源滚滚来?

    “别急着高兴,孤还没有说完呢,”弘皙嘴角如钩,“孤还要你们认下救治王虎的功劳!”

    “啊——”这仨显然还没转过弯来,“我等实在没有换命的手段——”

    “怎么就这么笨呢!”这一回红娘子倒是想通了,“你们不会咬死了王虎伤的不重吗?”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匪君天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匪君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匪君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匪君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