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一)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云山千叠楼兰(一)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1.西域三十六国

    西汉时对西域内属诸城国和游牧部落的总称,据清朝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考证,指汉武帝时的婼羌(也作若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戎点、渠勒、于阗、皮山、乌秅、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车、疏勒、尉头、姑墨、温宿、龟兹、尉犁、危须、焉耆、姑师、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进行管辖。西汉末,分至五十余国。东汉时并为十余国。三国时仅存鄯善(原楼兰)、于阗、焉耆、龟兹、疏勒及车师。

    2.楼兰

    (1)楼兰国

    属西域三十六国,与敦煌邻接,地处丝绸古道的要冲,商业发达。据考证,城中居民能制造铁制工具和兵器。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西域国家之一。早在公元2世纪以前,史书记载中,楼兰就已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西汉时期,由于楼兰迫于匈奴武力,时常帮助匈奴拦杀汉使,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刺客傅介子斩杀楼兰王尝归,复立尝归之弟安归为王,并改国名为“鄯善”。而为躲避匈奴的侵扰,同年,楼兰王安归迁都鄯善河流域的扜泥城(今阔玉玛勒故城)。

    本篇中,沿用楼兰国本名,不称鄯善。

    (2)楼兰故城

    楼兰国留下了众多古城,如楼兰国都(方城)、米兰故城、西域长史府、鄯善国都扜泥城(今阔玉玛勒故城)等。本篇所指“楼兰故城”,即鄯善国都扜泥城。

    楼兰故城遗址位于若羌县东北部孔雀河下游三角洲南部,罗布淖尔西北岸,距库尔勒市340公里。楼兰故城形成于两汉,是汉朝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在东西文化交流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后被沙漠埋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楼兰故城遗址有4条干涸的河床,遗址坐落在第四条大河床的两条分叉之间,周围是高低不平的雅丹地形。城墙遗址混杂于风蚀台地中。城周方形,长316米,总面积10.82平方米。城内以古水道为轴线分为两区,一为东北区,残存遗迹较少,主要有佛塔及其附近建筑;一为西南区,有“三间房”遗址及一些小院落。佛塔已风蚀,残高10.4米,塔身用土坯、糯米浆、柳条砌筑,是全城最高大的建筑物。城西南住房已塌,墙壁大多数用两排红柳、中间夹泥,以苇绳扎固外面抹泥筑成,屋顶亦用类似材料修筑。城中自西北向东南穿越而过的古水道,是研究古楼兰城内水源的重要材料。

    楼兰故城周围还有一些佛寺、烽燧等遗址、遗迹和古墓。出土有汉五铢钱、贵霜王国钱币、唐朝钱币、汉文和佉卢文残简,丝毛织品残件,漆、木、玉、铜器、料珠、金银戒指、耳环及玻璃器皿碎片等文物,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我国边疆地区与内地的历史联系等均有价值。

    另:本篇中关于佛塔的描述为虚构,真实情况与此不合,其他描述则是遵照楼兰故城现状描述,较为可信。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云山千叠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云山千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云山千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云山千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