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雄辩 (求:放入书架 今日二更)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蜀汉演义第十七章 雄辩 (求:放入书架 今日二更)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杨真此语一出,惊讶满堂朝臣。诸葛亮连忙问道:“哦,你也为了南征之事?不妨说来听听!”

    杨真当即道:“丞相!杨真确实是为了南征之事而来,今日当着众位大人的面,不妨说出来让众位大人评评理。”

    吴懿好奇道:“你有甚事?尽管说来!”

    诸葛亮瞪了吴懿一眼,吴懿也与理会,悠然自得地坐在座席上。只听杨真道:“丞相,诸位大人!杨真身为一名军人深深知道军队所需要的是什么,如今大战在即,南征之事已经刻不容缓。南征之事前前后后准备了也有一年多时间,这其中牵涉太多人的功劳,赵云将军更是功不可没。而如今,诸位大人在此商议南征之事,却始终不见赵云将军的身影,难道这公平吗?”

    此话一出,倒让在座的人唏嘘不已。诸位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有的不屑,有的愤怒,有的惋惜,有的同情,各种各样的猜忌立马油然而生,然后大家的目光又都全部集中在诸葛亮一个人的身上。

    诸葛亮同时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也颇为不自在,他本以为杨真此次前来是嫌弃他自己官职低微,想让他加官进爵,不想却是为了赵云之事而来。诸葛亮眼皮垂下,而后又缓缓张开,双眼环视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最后目光落在杨真身上,道:“杨将军,这事情你有所不知。自先帝夺得汉中,称汉中王以来,便论功行赏,分封五虎大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并列五虎,可自先帝驾崩以后,五虎大将只剩其一,那便是赵云。五虎大将残存其一,本府甚为关心,生怕这唯一的大将有个闪失,所以考虑再三,便没有让赵云参加南征。本府为了本国基业着想,一旦本府带兵出征南中,成都城若没有大将镇守,我如何放心的下?而赵云便是首当其冲的人选,有他在,边关敌国也绝对不会趁我兵出南中而叩关,难道这有错吗?”

    在座群臣,听了诸葛亮这样一番说辞,不禁点了点头,纷纷称道:“丞相言之有理。”

    杨真辩解道:“丞相不是军人,不会懂得军人所需要的是什么?保国安疆固然重要,但是如今边关都有重兵名将把守,防守十分严密,就算敌国入侵,我大汉军队据险而守,绝对不会有失。成都城中有陛下的白耳近卫保护着,更是万无一失。所以这样事情一个小将便可完成,而丞相却不知道利用优势,竟然将赵云将军抛弃在后方,实在让人心寒。做为一个军人,上阵杀敌才是他最终的宿命,不管是否战死沙场,都要为了自己的国家拼尽自己最后一份力,流尽自己身体里的最后一滴血,这便是军人所需要的。自丞相颁下命令,不让赵云将军南征,可曾去亲自到赵府看过?如今的赵云将军忧愤的满头白发,如此下去,必然成疾,难道这样是在保护一个国家大将吗?做为五虎大将仅存的一员,全国的军队对赵将军都崇敬不已,所有士兵见到了赵将军,势必会鼓舞士气,以一当十。相反,如果南征士兵见不到赵将军的飒爽英姿,反而会对士气有所影响。五虎大将美名传扬四海,想必南中之人也听过此说,如果赵将军能领兵作战,南中反叛之人,必定闻风丧胆。末将肯求丞相让赵将军领兵作战!”

    杨真的这一番说辞振奋人心,使得在座的武官无不豪情壮志而又略带一点哀愁,此时所有武官同时站起身来,异口同声地向诸葛亮陈词道:“丞相!请让赵将军再度领兵,上阵杀敌,我等力保!”杨真所说的一点都不假,五虎大将对国家军队影响深远,许多将士都对最后一位大将赵云十分钦佩。

    此时文官中蒋琬率先站了起来,颔首道:“丞相!下臣恳请赵将军领兵作战,以振国威!

    随后,文官中其他人也都站了起来,一起恳求道:“丞相,我等附议!”马谡还在座上,见大势所趋,也站了起来,朗声道:“丞相,马谡附议!”

    诸葛亮见到如此阵势,虽然气愤杨真的说辞,可众位官员都已经首肯,他虽然大权在握,可毕竟也不敢违拗诸多大臣。他便无可奈何地道:“好吧,既然诸位大人皆一样意见,那本府就颁布命令吧。来人啊!传我命令,任命赵云为征南将军,随同大军一起出发南征。”

    命令刚刚颁布下去,便见一个身着铠甲的将领走了进来,那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胡须垂在下巴下,大步大步地向着议事厅走来。那人来到议事厅,当即拱手道:“丞相!文长来迟一步,还望丞相恕罪!”

    杨真还跪在地上,见到那人来了,心中不禁欢喜,但是面上却不敢表露出来。诸葛亮高高在上,看见厅内跪着一人站着一人,众位官员于两侧站立,便道:“魏将军,你来的刚刚好,请入座,诸位大人都请坐下吧。杨真,你也起来吧!”

    那人便是魏延,他身上还带着雪花。众位官员便坐了下来,杨真站了起来,见魏延对看了自己一眼,眼中充满了期待。魏延走到座位之上,坐了下来。诸葛亮见众人都坐下了,便道:“杨真,你且下去,我与诸位大臣还有要事商议。”

    杨真“诺”了一声,便徐徐退出了议事厅。出了丞相府,他连忙骑着追影朝赵云府上而去,要将这好消息迫不及待地告诉给他的师父。来到赵府,杨真将诸葛亮任命赵云南征之事告诉了赵云。赵云一听之下,连忙从床上跳了起来,原本感到不自在的身体一瞬间便好了,他拉着杨真的手,走出了房门,来到了客厅,打开一坛子酒便和杨真喝上了。

    两个人喝酒喝到一半,便听见有人在府外叫门,赵统听见了,便去开门。门一打开,便见魏延站在门口,问道:“赵将军在吗?”

    赵府的大厅正对着大门,赵云和杨真看见了,都很是欢喜。赵云高声叫道:“赵统,快让魏将军进来!”

    魏延听见声音,放眼望去,但见赵云和杨真在举杯饮酒,他快步走了进去,大叫道:“好啊,你们竟然在这里偷偷喝酒,也不等我来!”

    赵云哈哈笑道:“文长快来,再慢了,这酒就没有了。”

    杨真举着一杯酒,递给魏延,道:“大哥,我们一别三年,甚是想念,小弟敬大哥一杯!”

    魏延道:“你小子少装蒜,你要是想念我的话,早就给我写信了。每次你的来信都是给关凤的,可从来没有我这个大哥的一封啊!”

    杨真哈哈笑了起来。赵云听到他们两个以兄弟相称,便道:“你们两个结为了兄弟?”

    魏延点了点头,道:“那是两年前在汉中的时候,我和他一见如故,便结为了异性兄弟。怎么,子龙,你也有意思想和我们结拜吗?效仿先帝,来个三英如何?”

    赵云忙摆手道:“你们年轻人的事,我不参加,我已经是杨真的师父了,如何再和他结拜,不成不成。你们要是找三英的话,就找其他人吧。”

    魏延听了看着杨真,问道:“贤弟,你拜子龙为师了?”

    杨真点了点头,道:“大哥,有什么好奇怪的?”

    魏延大叫道:“大错特错!”

    赵云和杨真不解其意,都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同时问道:“错在何处?”

    魏延道:“子龙与我,常常以兄弟相称,而我与你又结为了兄弟,可你又拜了子龙为师,那么子龙就高我一辈,如何不错?”

    赵云、杨真面面相觑,同时大笑。魏延道:“你们笑什么?”

    赵云道:“文长,你不必在乎这些繁文缛节,该怎么称呼还怎么称呼,我与杨真虽然是师徒关系,可相处起来也是和兄弟无疑。”

    魏延心中忧虑一去,便倒了一杯酒,高高举了起来,道:“来来来,我和你们好久都没有聚过了,今日一定要喝个痛快。”

    三个人纷纷将手中的酒给喝了。一杯酒下了肚,便听赵云道:“文长,你不是在镇守汉中吗?丞相怎么把你给召回来了?那汉中现在何人守卫?”

    魏延答道:“丞相已经派邓芝邓伯苗接替我守卫汉中,如今南征在即,刻不容缓,看来丞相是要准备打一场大仗了。”

    赵云道:“早在三年前,先帝驾崩之际,南中就已经反叛大汉。只是当时国内空虚,丞相便忍了下来,经过这三年的准备,这一天终于要来临了。”

    魏延将一杯酒喝下了肚,道:“子龙,这次你要发挥一下了吧?你有几年没有上过战场了?”

    赵云嘿嘿笑道:“有三年多了吧!”

    魏延道:“唉,只可惜这次是丞相亲自领兵,如果丞相不领兵的话,那这领兵之人,非你莫属。我本来想着和你一起大展拳脚呢,看来这次在丞相的控制下,只能循规蹈矩了。子龙,你说丞相不善用兵,这次南征,非要亲自挂帅,是为了什么?”

    赵云道:“丞相之所以要亲自挂帅,就是要在此次表现一番,让满朝文武都看看他是否真的不善用兵。同时也是为了加强他个人权威的好机会,他如何能舍弃这样的一种机会?谏议大夫王连苦苦相劝,丞相不但不听,还将其贬了职位,这便是我们的大汉丞相啊!”

    三人在赵云府中侃侃而谈,时而开心,时而恼火,时而忧愁,时而振奋,不知不觉到了深夜,三人这才各自散去。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蜀汉演义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蜀汉演义》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蜀汉演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蜀汉演义》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