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西楼 5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月满西楼 5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小花见赵匡胤素日高大魁梧的身躯静静地仰卧于榻上,仿若一段枯木朽枝,轻轻一碰便会化为尘土,忽地也觉心中酸楚难言。虽然怨他一意灭了南唐,让自己家国飘零,身世堪怜;但也敬他有情有义,恩怨分明,罪不及弱,仁德慷慨,的确是一代圣主明君,见赵德昌伏地痛哭,倒也真心实意陪着他哭了一场。

    赵德昌哭了一会,忽地抬头见燕王与秦王伏在地上哀哀而泣,殿中宗亲俱在,唯独不见太后与赵光义的身影,忙拭去了脸上的泪水,拉了小花的手,匆匆离了寝宫。

    小花与赵德昌在宫中走了大半个时辰,方才来到一处幽静宽敞的大殿。二人还未踏进殿门,便听得太后在殿内声声怒骂。小花见原来是到了太后宫中,才微微放下心来,不料却见赵光义正跪在阶下,对着太后连连叩首不已。

    赵德昌见太后指着鼻子对赵光义狂叫怒吼,却似并不诧异,拉着小花疾步走到跟前,在赵光义身旁跪了下去。

    太后见了他二人,那冲天的怒火放佛被倾盆大雨浇灭了一般,猛地顿了一顿,唯有泪水如雨水一般洒落了下来。只见她恸倒在宝座上,无言抽泣了半日,方才含泪看了一眼赵德昌,泣道:“昌儿,你过来,到皇祖母这里来。”

    赵德昌眼眶中也是满满的泪水,听到祖母唤他,却是在地上跪着爬了过去,大哭道:“皇祖母,您莫要伤心,所有的错都是孙儿的错,孙儿愿意一力承担。”

    太后摇了摇头,抚着赵德昌的头顶,老泪纵横道:“昌儿,为何你不能与昭儿、芳儿做了亲兄弟?你父王这个不肖子,就凭他,也配有你这样一个好儿子?哀家一时失言,却酿成今日滔天的大祸。都是哀家的错,是哀家对不起皇上。哀家这把老骨头恨不得追随皇上而去,再也不要见到你父王这个无情无义,忘恩负义的不孝子。”

    赵德昌泪如泉涌,在太后怀中哽咽道:“皇祖母,此事全因孙儿而起,孙儿愿替父王受过,请皇祖母节哀。”

    赵光义只在一旁磕头,额角已是微微渗出了血来,也是泣道:“母后,昌儿说的极是。儿臣心中也是追悔莫及,千不该万不该争一时气短,惹出这天大的祸事来。只是事到如今,还请母后念在儿臣也是您儿子的份上,念在昌儿年幼无辜,若是昭儿、芳儿即位,只怕我父子二人即刻便要人头落地,请母后三思,三思啊。”

    太后大喝一声,拍案而起,对着赵光义恨恨唾了一口,怒道:“你这个孽障,你也知道这是诛九族的大罪?你以为哀家不知你已派兵将皇宫重重包围。这些年来,你皇兄对你的信任,对你的恩宠,你都忘了吗?如今你手握兵权,就要逼宫,昭儿、芳儿如何能与你相争?只是你名不正言不顺地即了这大位,就不怕千秋万代的骂名吗?”

    赵光义听了,忙爬到太后脚边,说道:“母后,只要母后拟旨,此事便再无不妥。请母后放心,儿臣绝对不会亏待了几位皇嫂皇侄们,一切俸养定会还胜过皇兄在世之日。”

    太后冷笑了一声,赵光义见太后垂头不语,又重重磕了个响头,方才抬头说道:“母后,如今皇城内外人心浮动,请母后以国事为重,孩儿即刻便要出去打点一下,就让昌儿替我陪在您身边吧。”说完,转头对赵德昌低声喝道:“昌儿,若有何事,你速来与我回话。”

    赵德昌伏在太后膝头痛哭,望也没有望他一眼,赵光义见了,轻轻一叹,也不等母后发话,竟是急急忙忙退了出去。太后见了,搂着赵德昌大哭一声道:“皇上,哀家对你不住,哀家对你不住啊。”

    小花一旁瞧了,直到此时才明白了几分,见赵德昌与太后两个在一起抱头痛哭,心中如寒风吹过,一阵阵地只冒冷气,只觉那灯火辉煌的的宫宇深处,有一股凛冽之气在呜咽咆哮,竟是冻得人从脚底只打哆嗦,不由紧紧拢了锦袄,靠在龙柱上,望着那高高的,雕龙刻凤的宝座呆呆出神。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后才慢慢止了悲声,睁开一双老迈的泪眼来,望着赵德昌,仔仔细细看又看,抚摸着他的面颊叹道:“昌儿,奶奶一辈子,总算养了皇上这样一个好儿子,又教了你这样一个好孙子,便是又养了你父王这个孽障,死后也不算没脸见祖宗。昌儿,你记住,皇祖母今天这样做,全都是因为你。你一定要答应奶奶,日后要做一个好皇上,要做一个比你皇伯父更好的皇上,要让我赵家列祖列宗以你为荣。昌儿,你记住了吗?”

    赵德昌哽咽道:“皇祖母,孙儿怕有负于您的托付,孙儿也不敢替父王求肯,皇祖母,无论您怎样做,孙儿都不会有一句怨言。”

    太后垂泪道:“昌儿,哀家的乖孙孙,事已至此,哀家也没有回天之力啊。你父王也是我儿子,哀家已经没了一个儿子,又怎能忍心再要了他的性命,更何况如今他对皇位已是志在必得,哀家若不答应他,只怕我赵氏皇族即刻便会同室操戈,血流成河。虽然你父王胸襟狭窄,冷酷傲慢,只是若要守住我大宋的江山,也总比昭儿、芳儿略强一些。昌儿,你比他们都成器,奶奶就把赵家的天下交给你了,若你父王暴虐无道,你一定要从旁解劝;若你以后南面称孤,一定要记得奶奶今日所言,你是我赵家的希望,是大宋万千子民的希望,切莫学你父王,只因一己之私便置天下于水深火热。你要切记,切记。”

    赵德昌含泪道:“皇祖母,孙儿一定会牢记心头,您放心吧。”

    太后长长一叹,高声道:“来人,让人替哀家拟旨。昌儿,你和襄王妃先退下吧。奶奶累了,想休息一下。”

    赵德昌听了,与小花两个拜倒在地,洒泪而别。小花出得宫来,见赵德昌一脸凄楚,正不知道该如何劝慰,却见他突然一把揽住自己,将头埋在自己的发间,低低泣道:“我就知此事与我父王脱不了干系,却没想到真是如此。皇伯父一向视我如己出,我,我真是对不起他。”

    小花见他伏在自己肩头哀哀痛哭,忙说道:“小王爷,小花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但也大概猜到了,只是此事乃你父王所为,与你又有什么干系?”

    赵德昌轻轻摇了摇头,哽咽道:“唉,爱妃,父王虽然久与两个皇兄不睦,可如果不是皇祖母偏疼于我,他怎敢觊觎皇位;若不是小周后一事令他三人的关系雪上加霜,父王又怎会完全不顾手足之情。此次事发突然,虽然我相信并非父王蓄意所为,只是我又怎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小花听了,低头泣道:“小王爷,你虽没有说出来,我知道你心中一定怪我。二姐姐的事情,是我求了你,还有那根簪子,若不是因为我,你根本就可以置身事外,你父王也不会和燕王他们越闹越僵。我才是罪魁祸首。你还是杀了我,为你的皇伯父报仇吧。”

    赵德昌听了,微微一叹,抬起小花的脸来,苦笑道:“爱妃,你为何事事都要责怪自己?我知道你并非情愿嫁我为妃,但你若总是这样生无可恋,让小王活着又有什么意味?我刚才所说不过是此事的引子罢了。皇伯父过于看重手足之情,多年来我父王一人独大,无人可以辖制;我两个皇兄又委实太不争气,朝中无人愿意扶持,便是皇伯父寿终正寝,也必定会是今日同样的局面。只是我没有料到父王居然能够狠心如此。皇祖母说的对,我一定要想办法阻止父王大开杀戒,不能让大宋宗室骨肉相残。”

    小花点了点头,见赵德昌拉着自己急急向大殿而去,便紧紧跟在了身后。只见燕王赵德芳和秦王赵德昭也早就回到了大殿,脸上泪痕未干,却与赵光义怒目相对,放佛三人才刚刚大吵了一场。朝臣们在殿中将他们围城了一圈,交头接耳议论不休。

    赵德昌见了,疾步上前,将赵光义劝到一旁,燕王冷笑了一声,正要派人去宫中将皇后请了出来,忽见二三个宫人从后宫一路飞奔而来,尖声叫道:“太后有旨,所有人等跪地听旨。”

    朝臣们听了,仿若如释重负一般,赶紧在殿内跪倒,燕王和秦王狠狠瞪了赵光义一眼,方才跪倒在了青砖上。

    只见那宫人展开皇卷,念了长长一大段话:“哀家常与先皇言,问皇上何以能得天下,皇上答哀家‘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孤怎能取天下?’哀家深以为然,便与先皇约定,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宗室杰出之后辈子弟,如此,则国有年长贤明之主。先皇将此遗命写为誓书,交予哀家藏于金匮之中。如今先皇既已驾崩,尔等应尊先皇遗命,奉晋王赵光义为新君。襄王赵德昌才德兼备,先皇在日喜之,虽无遗命,哀家度其心意,并立其为东宫太子,望尔等辅佐之。钦此”

    那宫人念完懿旨,从另外一个宫人手里接过一个金匮,小心翼翼除了封蜡,从里面取出一方金册来,高声又念了一遍,内容也是一般无二。小花听那旨意果如赵光义所愿,心中不由长长一叹;见燕王两兄弟在地上呆若木鸡,瘫倒在地上,半日也爬不起来,心中也不知道是应该为他们难过,还是应该为赵德昌高兴才好。

    一时间大殿之上鸦雀无声,赵光义见了,站起身来,冷冷扫了一眼朝臣们,才有几个大臣从人群中蹦了出来,高声道:“太后圣明,晋王英勇神武,大有先皇之风范;襄王才德过人,堪作天下之表率;太后既与先皇有金匮之盟,先皇百年之后传位于晋王,我等自当拥立。”朝臣们听了,个个如梦初醒,也在一旁大声附和起来。

    赵光义见了,方才微微点了点头,只见众人一拥而上,也不管燕王和秦王在何处,竟是将赵光义推坐到了龙椅上。赵光义直到屁股已经坐稳了,方才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母后远见卓识,皇兄英明仁德,只不过本王才德远逊皇兄,虽在军中,奈何功劳浅薄,如何能坐得了这帝位,还是请大臣们再行商议,另外推选一人吧。”

    朝臣们听了,即便有心再选,又哪敢吭声,忙忙把赵光义的功劳大大列举了一番,有的没得说了一大堆,赵光义让了三四次,见戏也做得差不多了,点头泣道:“既然有皇兄遗命,又有诸位爱卿拥戴,本王恭敬不如从命,还请各位视寡人如先皇,辅佐左右,尽忠职守,永保我大宋江山社稷。”

    大臣们齐齐跪倒在地,口中三呼万岁,赵光义见了,坐在龙椅上志得意满,手一抬,示意众人平身,忽地见赵德昌在阶下沉默不语,微微皱了皱眉头,想了一想,说道:“昌儿,寡人既已即位,便遵太后旨意,册封你为东宫太子,为免和你弟兄们重名,便改名恒吧。我父子二人一定要完成先皇的遗愿,平定北汉,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一统天下的千秋功业。”

    朝臣们听了,赶紧转身对赵德昌(赵恒)拜道:“臣等叩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赵德昌轻轻一叹,忽听燕王在自己身后大喝一声道:“我不相信,什么金匮之盟,根本就是胡说八大,我要去见皇祖母,让她出来和大家说说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光义面色一沉,见朝臣们都望着自己,勉力抽了抽嘴角,笑道:“侄儿,寡人知你今日悲伤过度,也不怪你失礼,你要去见母后,寡人就陪你一起去。”说着说着,便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拉了燕王的手就走。

    燕王狠狠地瞪着他,一甩手,大步走了出去,忽见又有一个宫人急急忙忙从后宫中跑了出来,一头跪倒在阶前,大哭道:“启禀王…皇上,太后娘娘薨了。”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