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那一幕幕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真爱永存第三十八章 那一幕幕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很简单朴实的话,但是却让我和你妈震撼,这让我想起你走时看我们的目光,虽然痛楚,却坚毅坦荡,我是个老党员,平静的生活几乎让我已经忘记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的使命感,你转身的一刹那,我在你身上找回我那几乎失去的使命感。

    国军,我的好孩子,虽然兰儿去了,但是我却不得不在这生离死别的时候,摸着我自己的良心说,她找对了人,她找了个好丈夫。

    孩子,我和你妈在她坟前告诉她了,我们爱她,想她,但是我们不会失去她,因为她活在我们心里,也同样的,你不要悲伤,爱我们的人,不讳离开我们,她们会在天堂守护着我们。

    去做你该做的事吧,不用为我们担心,我们走了,不牵拌你的脚步,是因为你正在做我们都希望你做的事,去吧,去和那些和你一样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同胞们,和关心我们老百姓的政府和党,一起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的映秀,让那无数埋在地下的亡魂以你们为荣,当你们重新建起座新的映秀时,我们会以你为骄傲。

    爱你的父亲母亲字”

    许国军无数次的流泪都因为悲痛,此刻却为了感动和骄傲,为自己有这样伟大的父亲母亲而骄傲,仔细把信折叠好,小心的放进贴身口袋里,眼中第一次闪耀着光芒,看着远处的大山,看着埋葬着他妻子和女儿的地方,此刻他心中充满勇气和力量。

    没有什么,比父母的安慰和肯定更能使他振奋的。

    和大家忙碌了一个多月,8月13日凌晨两点,主动请缨参加映秀电厂重建的武警水电十一支队接到了重建映秀电厂尾水桥的施工设计图纸。那一刻,驻地营区的夜空中吹响了紧急集合哨,重建映秀电厂的第一场战役就此打响。

    尾水桥,是映秀通往汶川的生命线——都汶公路上震垮的数十座桥梁中第一座重建的永久性桥梁,也是水电官兵在重建映秀电厂的第一场攻坚战。地震时,尾水桥严重坍塌,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修复尾水桥,映秀湾电站坝区会形成巨大的堰塞湖,对下游数十万人的生命形成威胁,还直接影响震中生命线都汶公路恢复通车。

    摆在面前的方案有两个:一、就地填埋尾水桥,连通都汶路。这样可以保证都汶公路及时通车,但映秀电厂将失去发电功能,近40年的“能源之都“从此只能成为“地震遗址“;二、排除上万方的废料,重修尾水桥。但专家估计要3个月才可能完工,时间已经远远赶不及。

    要保住水电站,更要打通生命线!这正是武警官兵重建尾水桥的信念。

    施工现场余震不断,依然险象环生。4名官兵分布在桥的两端观察滚石,一旦发生垮坍就紧急避险,其余30多名官兵全部跳下河岸开始工作。有时大的塌方来了,听见哨音迅速撤离,往往灰尘还没散去,战士们又重返工地。

    在10天有限的时间里修建一座永久性桥梁,仅凭勇气是不够的。项目部主任王淑建多次召开现场技术攻关会,咨询专家,果断地将原设计为箱梁方案改为预制T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加快了进度,更保证了质量。

    为赶进度,工地24小时连轴转。高强度的连续作业,使许多官兵体力严重透支,有的战士端起饭碗,却倒在饭桌上睡着了。

    许国军和一名老专家在施工现场看到每名战士身上拴着一根绳子,感到非常奇怪。当问其原因时,战士回答道:“一旦被塌方体埋住,腰上系根绳子,战友们就知道我的位置,他们会很快把我挖出来。“

    老专家干了几十年质量安全的工作,那一刻,他既震惊,又很难受,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8月24日凌晨,尾水桥面最后一仓混泥土浇注完成,一座崭新的桥梁比规定时间提前3天顺利建成。电站保住了,都汶路保通了。欢呼雀跃的电厂职工打出横幅:“映电总厂全体员工,感谢英雄的武警水电部队“。

    现在,每天从尾水桥上来往的车辆成千上万,运送的物资数十万吨。桥下奔涌的是从映秀电厂水轮机组流出的泯江水,通过水轮机发出电流已经并入四川电网,成为灾后重建的强劲能源。

    初战告捷,部队迅速转入电厂首部枢纽、引水隧洞、厂房等6个重点部位,97个大小项目的重建任务。灾后抢建工程,施工技术难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工程量无法估算,恢复计划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一切工作都只能在摸索中前进。

    映秀电站3号支洞封堵段施工,从2008年10月1日开始,多次出现岩层垮塌的现象,许国军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对工程受损的深入研究,立即进行了全断面封闭架安全防护处理,避免了事故。

    电站挡水墙的修复技术更是充分体现了水电官兵的聪明才智和技术实力,科技人员针对挡水墙的受损实际,大胆采用穿锚灌浆的方法,就像一名高明的外科医生,将挡水墙受损裂缝“缝补“起来,仅此一项就缩短近6个月的工期、节约成本600万元。部队在实践中总结运用的水电站震毁快速修复技术正申报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2008年11月29日14时28分,映秀湾电站首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比预计的工期缩短了100天。

    映秀电厂辖映秀湾、渔子溪、耿达三座水电站。除映秀湾电站外,耿达、渔子溪这两座电站的修复更加艰难。

    从映秀前往渔子溪路段,是进入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必经之路。曾经的山峦叠嶂,如今却成为落石飞沙的危险路段。2008年9月4日,第一批官兵徒步进入震后无人区查勘耿达电站受损情况,道路在地震中已不复存在,每个官兵负重超过50多斤,沿着岷江支流,向大山深处挺进。一路上,到处是山体滑坡的痕迹和残垣断壁,公路边被山石砸坏的车辆还随处可见。

    入场初期,官兵带着大型机械挖到哪里,就住在哪里。下雨的日子里,经常是半夜冷醒发现褥子泡在水里;七八月酷暑季节,白天帐篷内温度最高时达到摄氏五十多度。山下不时发生塌方,建筑物都是危房。战士们整天都在烈日下暴晒,身上一层层地掉皮。冬天,冷风呼啸着直往里帐篷里灌,吹气成冰。战士们的手上、脸上被风吹得一道道裂痕,长满了冻疮。

    除了身体上的苦痛,官兵们也在默默承受远离亲人之苦。今年春节,中队长邓生荣的妻子带着五个月大的女儿来到映秀与丈夫相会,但邓队长带领突击队去了十三公里外的渔子溪工地,沿途太危险,妻子只能带着孩子住在山下守望他下山的那一天。

    水电部队第一批国防生、助理工程师董波是阿坝州理县人,毕业后就来参加灾后重建。从映秀到渔子溪再到耿达,他实现了从一个文弱书生到一名水电兵的转变。他说:“水电部队建起了我家乡的第一座水电站,能来到这支部队,又在为家乡的重建做贡献,我真的很开心。“

    这期间,许国军又一次的遇见了一个他怎样都预想不到的人。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真爱永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真爱永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真爱永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真爱永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