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廉颇守长平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赵孝成王第91章 廉颇守长平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第91章廉颇守长平

    最终中路被确定,白起亲自上阵。

    有了方略,加上今年,也就是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在匆匆忙忙的完成春耕以后。百万秦军终于开动了。

    秦国虽然实力强大,是天下第一强国,有上百万大军。

    可是连年征战,使得秦军精锐损失惨重,原本超过百万的兵力逐渐下降到如今区区百万大军,陉城之战,野王之战,南阳之战,太行道之战,河内之战,这一系列战斗让秦军丧志近20万精锐战士,原本历史上,根本就不会有的,至少损失没这么惨重,可是赵国过早的干涉,虽然不是直接到,但是也还是让秦军吃尽苦头,而这个时候赵国完成改革,全国性的土地革命,建立广泛的均田制,建立五军都督府负责制,建立府兵制,最关键是劫掠匈奴燕国,还有韩国上党等地土地人口,使得赵国由原来七十余万大军,变成如今百万大军,实力已经影然间持平了,而最关键的还不是兵力上的持平,而是打仗最关键的粮草器械。器械上面我们不说多了,邯郸钢铁厂等新兴集团的崛起就已经表明了赵国在器械上,逐渐赶上甚至超过秦军。

    不过在冷兵器时代,武器远远没有人重要,不然历史上大规模使用火器枪支的明朝军队也不会打不过拿着弓箭的满清八旗军了。

    可见在工业革命来临前,武器优势地位远远还不足以绝对胜败。

    自然更加犀利的武器对于取胜,更容易取胜显然还是重要的。

    人,不论赵军还是秦军,常年的军功奖励等都使得两国百姓及其好战,懦夫的比例一直是七国中最少的。

    这个时候,人的另一个弱点就很致命。

    那就是人必须吃饭,否则就很没力气干活,打仗更是体力活,精神更是高度集中的体力活。更加的吃好。

    这个时候,在谁拥有更多粮草,谁就更加淡定。

    这点,赵国占据绝对优势。

    多年在太原,上党,和靠近这些地区的邯郸修建大量秘密仓库储备足够粮草,使得到如今为止,廉颇李牧都一点不担心粮草的消耗。军队还是奢侈的一天三顿管饱。

    相比之下,秦军一直是两顿,如今由于河东被李牧洗劫破坏,使得粮草不得不从更远的关中运来,而关中粮草并不足以支撑庞大的超过60万秦军的战斗。

    八百里秦川看起来很大实际上也就那么一块。加上秦川数百万秦人也要吃饭。

    实际上能支援前线的粮草并不多。

    历史上清朝晚期,中国的GDP几乎占世界三成。仅次于英国这个工业革命之后的大帝国。可惜中国庞大人口基数将这些gdp全部吃掉了。

    而关中也是如此,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恩大约三百万人口散布在陕西中北部,包括今天甘肃和宁夏等地,这些人被称为老秦人。也还是秦国的根本。

    因此秦王不得不加大从蜀道运粮的计划,除此外土地肥沃,产能巨大的额荆州,也就是秦国控制的南阳郡(河南西南部)和南郡(湖北省中西部,占据整个湖北大半个)这两地都是粮食高产区。自楚武王熊通在公元前741年杀了自己侄子(他哥哥楚厉王儿子是太子本该继位)自己称王以后。楚国就雄霸汉江平原,并且以这里为根本,雄霸南方,他也楚国第一个称王对抗周天子的楚国国君。可见春秋时期初期楚国何等嚣张霸道。

    他在位半个世纪,使得楚国雄霸天下。

    如今,仅仅过了五百年。他的子孙尽然连他的祖坟的保不住的地步,整个肥沃的汉江平原成了秦国的粮仓。也给前线秦军源源不断的粮草。比起难走的蜀道栈道路,这里到关中可是近来很多。

    长平之战,后世对于他发生时间,有很多说法。

    有的说从赵军进驻上党和秦军对峙开始,那么公元前262年就开始了。

    也有的说,应该从秦军逼迫韩国割让上党进而导致上党郡守冯亭举郡投降赵国开始,因为没有冯亭降赵那么就没有长平之战。

    那么按照这个说法,咱们就得按照公元前261年初开始。

    还有一种就是就是260年四月到九月的“半年说”

    因为这一时期,才是秦赵混战的关键时刻。从四月王龁五十万大军攻取高平屯留开始,秦赵开始你死我活的较量。至于结束,都是九月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被坑杀结束。

    “我们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进攻,不一定要坚守在这一条战线”李牧提出一些自己见解。

    廉颇道“你有什么见解”

    “我有意开辟新的战场,我们没必要死死的和秦军在上党较量,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扬我们骑兵的优势,不断用挖心战术穿插秦军后方,最终分解兵力集中的秦军,最终逐一击破”

    廉颇道“那么粮草了,我赵国原本实力就逊色秦国。不是说人口,虽然我们在军队等方面,的数据视乎和削弱后的秦国相差不多,可是我们也没有占据绝对优势。

    这个时候,我们的国力能支持得住,如今庞大的开资吗”

    虽然秦赵都有百万大军,可是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动员的了。一方面还有其他敌人有防守。这些必然牵制一些军队,还有就是内部防卫,一些重要地段都有驻军,比如皇宫,政府衙门都需要防守,不然捣乱的一次就能捣毁后方。

    一个大陆国家能出动一半兵力就很不错了。即使最危急时间,七层也是底线,

    “现在我们在太原上党一线屯兵45万,已经很靠近这个数字,再加上在函谷关的五万赵军,要知道那是五万骑兵,奇消耗不亚于十五万大军的消耗。

    骑兵和步兵在后勤上差距巨大,没办法,一个人和一匹马的饭量不可同日而语,虽说马匹吃的是草,价值远不如人吃的米饭,但成本其实还是一样的。

    随叫马的饭量大,即使草再便宜,吃上百斤,那也不便宜。

    尤其是冬天,还没地方放养,那就更不是个事。

    这也是秦军一直没有组建庞大的骑兵的原因,不是秦国缺少战马和骑兵,义渠游牧人和老秦人都善于骑射。关键是,战国时期养不起。

    不然司马尚的十万铁骑也不会很快就离开,完全养不起。

    他还不善于攻城。

    自然还有一个就是当时人们的局限性,秦国君臣还没有看到骑兵的重要性,和未来必然取代步兵成为统治军事力量的趋势。

    历史上中国步兵取代车兵就是在春秋时期,连绵两百年,到如今战国,车兵仍然没有彻底淘汰。但步兵已经在魏武卒雄霸天下以后,被各国认可。

    而骑兵的威力一直还没有被各国承认。虽然随着赵国日渐强大,必然会逐渐重视起来。

    可是一旦在赵国控制所以产马区域以后,他们重视起来又有何用。

    宋朝的灭亡就告诉所有人,封建时代没有强大的骑兵,那绝对是挨打的节奏。

    廉颇从大局出发,认为如今的赵国维持50万大军在两线打击秦军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在开一个战场,恐怕国库的粮草会消耗的更快,更早,会使得前线过早断粮。所以坚决不同意这种不靠谱的冒险。

    然而两人的分歧最终还是被在邯郸的赵丹知道了。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赵孝成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赵孝成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赵孝成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赵孝成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