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陶之战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赵孝成王第70章 陶之战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第70章陶之战

    定陶城

    也叫陶邑。战国赫赫有名的发达城市之一。经济极度繁华昌盛。

    如今却战火连天。究其原因就是,人类的贪婪和野心。

    这年秋天,赵国发兵五万,经卫国直扑定陶城,为何?

    因为赵魏密盟以后,赵国需要发兵五万,攻克拥有两万秦军把守的定陶城,

    整个陶郡,定陶占据其财富近半,是十二个城池中最为巨大的。

    秦军驻扎这里的守军一共五万,却有两万镇守定陶,可见这里的意义重大。

    其他三万分别驻扎在其他11个城池里面,自然拥有超过十万户的陶郡12县,实际上还可以组织超过十万人的定陶军,可是定陶太繁华,也太安逸因此这里的人参军热情极度低下,没办法,这里的人都不缺钱,就好像现代的上海人,身价数百万,上千万不计其数,你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当兵,确实不划算。因为他们的命太值钱。

    这还是和平时期,可是战国时期,哪里有什么和平可言,诸侯一言不和就可能爆发战争。倒霉的还是老百姓。不然怎么说“春秋无义战”战国同样如此,只不过是诸侯们争雄称霸,巧取豪夺的工具而已。

    而此时的定陶地位就相当于后世的金融中心上海。

    这里的人太有钱。当年白起跟着乐毅夺取这里的时候,这里的齐人可没什么反抗就乖乖臣服了。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他们成了秦人。可是要他命冒着生命危险去打仗,也有些强人所难。

    如今同样,赵魏联军需要消灭的主要敌对力量也就是当年白起留守这里的五万西秦精锐。面对精锐善战,又占据城池地利的秦军。

    赵魏20万大军统帅,魏无忌和赵奢两人就在苏代和赵胜沟通下,达成协议。

    这个协议实际上就是两个国家不同战略,不同目的的具体体现妥协。

    这不赵奢连夜出兵,就告诫自己的儿子赵括,恩出兵之际赵括正好从蒙古回来看望赵奢,另一个也是蒙古三郡局势日渐稳定,五万户蒙古编户各司其职,他也就无事可干,要知道刚刚到蒙古的他可是干了不少大事,袭击月氏,夺取蒙古西部大片草场,追杀东胡马匪,组织猎杀横行草原的狼群,建立各种营寨城堡,这些胜利是建立在赵国中央大力支持,尤其是财力物力的支持上,才实现的,但他的本事也被更多人看的,因为同样的成本,他更快,更好完成了。

    赵括策划了夺门事件。

    根据赵国利益,赵国不希望损失太多给魏国火中取栗。毕竟占据城市,最后也便宜了魏国,虽然获得一笔不菲的军费,可是还是不划算,如果损失惨重就更不划算。

    因此,赵奢告诫儿子“适可而止”

    也就是如果打不下,就围着,困死对手。

    然而赵括运气太好,赵国间谍不仅仅成功混迹了陶郡城防司,还成了守卫北门的副将,偏偏守军还是个贪婪好色之徒。

    这家伙尽然借着酒醉侵占了秦国镶侯魏冉的儿子魏熊的宠妾,一个美若天仙的红颜祸水。这个把柄被抓住后,守军害怕权势滔天的魏熊杀了自己。

    于是就出卖了魏熊,将北门献给了毫无防备的的秦军守军。

    结果高达雄壮堪比魏国大梁的定陶就这么被赵括攻克,难怪说,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攻克。

    但是,魏熊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得知北门失陷,赵括带着近万赵国先锋骑兵杀入,知道自己手上区区两万秦军根本组织不了,兵力分散,还是步兵,没了城池自己死战,指挥赔了夫人又泽兵。于是果断下了守卫城池的秦军立即向东撤出。前往刚邑和寿邑,这两个城池有上万防备齐军的秦军精锐,还有足够的粮草,没办法当年这里都是齐国土地,魏冉乘着齐国刚刚复国,国力虚弱,攻克的,这里不仅繁华,更关键可以虎视齐鲁大地,占据攻击的优势,也正是如此,齐相田单无时无刻不想夺回这两个战略要地,保卫济南,济南可是临淄首都的西部防线重地。

    可惜当年五万秦军可把齐国七万齐军虐的很惨,齐国一直胆气不足,不然也不会甘心当赵国小弟以求自保。

    于是当赵奢赶到时,他的另一个目的,歼灭五万秦军精锐的目的夭折。

    赵国一直把秦国当做潜在对手,一直想办法削弱秦国,可是秦国却越来越强,这次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亲自上马,也要干掉这五万孤军。可是没想到尽然跑了。

    “父亲,孩儿有罪,请罚”

    赵奢点头“我会向陛下请罪的,你立即清点物资,准备移交给平原君,让他装船运回邯郸”

    赵括脸上洋溢喜悦“父亲,你是不知道,定陶这里粮食满仓,钱币无数,简直就是半个赵国一年纯收入,有了他们,20万大军可以多维系两到三年”

    赵奢也惊叹,看过以后,“立即把钱拿去换取粮草,这样今年咱们备粮计划就可以提前完成了”这些年,赵国修建了大量仓库,可是一直都是空虚着的。一来没那么多钱补充,另一面没人愿意卖掉极具战略意义的粮食,这玩意可比钱财靠谱多了们关键时候,还是粮食靠谱,毕竟能直接吃。而休养生息强国富民的政策也使得政府不可能强征老百姓的粮食。没了粮食,老百姓就吃不饱,也就没办法打仗。如今有了定陶存粮,赵奢哪里还不会下狠手。

    “可是,定陶人没了粮食怎么办”

    “这个管我们什么事。这是信陵君需要操心的事,再说,多年没有战事,又风调雨顺的,他们大梁的存粮可一点不比邯郸少。放出话去,信陵君即将封邑定陶,依他爱民如子的名声,老百姓不会担心什么”

    “果然狠,魏国不肯卖粮食给我们,可是定陶一旦属于魏国,魏王就不能不救计,我们间接的从定陶人手中卖到了魏国多余的钱粮”

    赵括大喜。大梁的仓库可是一直被打主意的,可是魏安厘王太抠门,根本不愿意按照市价卖掉。

    往往比市价高出数倍,比直接从楚国千里运输还贵。可是赵国邻国,能卖给赵国粮草的还真的不多,燕国自己就很穷,老百姓自己都吃不饱,那还顾得上赵国,秦国连年征战,对于粮食管理极为严格,也很难,也就只剩下齐魏,齐国如今也是赵国主要购粮国家。魏国却是另一个盟国,可惜魏王自己也很看着粮草,不会轻易出售。

    由于没了敌军,赵奢父子很快将定陶府库的钱财变成粮食,然后从北门运出交给济水上游的赵国水师。平原君赵胜就负责这个事。战舰虽然不如齐国,但运输钱财和粮草,还是不难的。

    第一卷完,共七十章,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支持一下新书新写手。

    下一章长平鏖战也将继续上传,但由于产量不佳,尽量坚持一天一更不断更,没有动力呀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赵孝成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赵孝成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赵孝成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赵孝成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