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蔺相如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赵孝成王第9章 蔺相如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第9章蔺相如

    蔺相如,文文静静,年纪也是一大把,但实际上

    此人有勇有谋,历史上“将相和”和“完璧归赵”的绝对主教。

    赵国如今能独立和强秦对抗,他推行的政策及其相关。

    他是能臣,贤臣,更是权臣。

    当他提出要推行九品中正制时,所有人都只能尽快接受。

    “好了,了解了九品中正制,你们在看这个图就简单了,这三根线,对应的就是最高级的官吏。

    是为三省,他包括负责军事的枢密院,负责政务的内阁,负责监察百官和司法审判,王族宗族事物的御史台,

    他们的主官都是正一品,副官是从一品,到正从二品不等。

    枢密院的主官是太尉,内阁主官是内阁首相,也叫大丞相,

    御史台的主管是御史大夫,均为正一品.三千石高官,平级。

    齐下设15部60个司,其中枢密院设作战部,军政部,军训部,军需部四部十六司。主官都是部长,司长,副官是副部长副司长。

    御史台,设两寺三院,均为部级,共五部20司,分别是管理皇族事物的宗正寺,管理司法审判的大理寺。负责监察百官的监察院,负责监视,督促军方的都察院,负责谏议国君的谏议院。每部四司。共20司。

    内阁负责国务,分为六部,也是权势最重的六部衙门,

    负责全国官员升迁,选拔,考核,任命,还有功勋,评判,授予。

    五品以下的中低级官员可以直接根据规定进行管理,

    五品以上需要内阁附属批示。三品以上需要内阁批示,然后由国君决定。

    因此权势会很重,人称“天官”。”

    众人一听掌握全国官员生死,真的要命。

    要知道当时地方一级官员,郡守,实际上也就五品官,绝对受制于吏部。虽然任命还需内阁决断,可是已经抓住其死穴。

    而只有七品的县令,八九品的县长,更是如此。

    “第二部就是掌握军方人事权利的兵部,各地军官调动都需兵部决断。

    除此外还要帮助国君制定国家战略,因此兵部第一司就是国防战略司。

    根据编制,任命,军方又分为骑兵和步兵两个兵种区别管理。

    骑兵司负责对骑兵的整编,步兵司负责步兵的整编和军官任命。

    还要考核,升迁等

    最后一个司。是表面上负责国君仪仗的职方司,但实际上他具体负责皇城警卫,也就是原来卫尉干的事他兼了。

    除此外还负责最关键的情报工作,虽然军方也有军事情报局,但是没有他全面系统,服务于政府。

    因此兵部就是国防部,权势应该是第二的。

    人称“地官”

    第三部是管理国库钱财的户部,还管理国土和户籍,而税收制定,和征收开支是其核心。。。。。

    第四部是负责外交政策和番邦关系,还有国内文化宣传,教育发展,已经科举选拔的事务,权利因此也很重。

    第五部是刑部,他负责制定国家法案法典,还执掌牢狱,除了大理寺审判以外的司法程序都与他处理,虽然不能断人生死,却管理着国民秩序。

    第六部,也是权势最低的是工部,为了达到制衡其他五部的原则,他除了负责国家工程以外,还负责原本交给太仆寺的交通工作,设置交通司,负责驿站,修建直道马路等,

    还有负责国家工业,尤其是军工厂的工业司,除此外他还负责制定维护整个工业发展秩序的相关规定和执行。

    最后是商业司,他负责国家相关的商业资产以外还负责维护整个商业秩序。也有权打击任何投机倒把,扰乱次序的行为。

    这就是三省六部制,除此外,它还包括拥有决策权的枢密院会议,他包括一位太尉,两位枢密使,若干位军机大臣,军务大臣,他就可以决断战争期间所有有关于战事的事情,其中正三品的军务大臣由四部部长兼职,没有俸禄。”

    “内阁会议,由内阁首相,主持,包括两位副相,从一品的右相和正二品的左相,还有从二品的内阁大学士若干个,以及同样是兼职的正三品的内阁大臣六个,他由同样是正三品的六部尚书兼职。没有俸禄,内阁成员四分之三出息,出席者一半同意,就可以决定国家大事,自然这个不得涉及其他两省,也就是枢密院和御史台,否则无效”

    “而御史台的御使会议也是如此,由御使大夫主持,两位侍御史,两位左右都御使,还有其他五部长官参加,半数同意即为合法”

    仇液道“如此一来,国君干什么,朝会以后干什么,这不以后都没有必要开朝会了”

    “我想,太后肯定会削减朝会规模,以后朔望大朝,估计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参加,而平时都有的朝会,估计只有各部尚书和以上的官员才能参加”

    这个料事如神的人就是虞卿,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战略家。历史上,如果赵孝成王听他的,估计长平之战即使不胜利,也不会彻底输掉家底。

    蔺相如也对他刮目相看。

    点点头。这是必然的。

    “总的感觉,这个制度,几乎完美,虽然制衡了大臣,但实际上,权利和制衡都有,这样国君可以放心将全力交给臣子,而不担心臣子权势滔天,夺了权。

    臣子也能更好地按照相关制度制定适宜的国策,以防国君由于智商不高而让国家蒙受巨大损失。”这个说话的是许厉。

    他对于刚刚上台的赵孝成王十分担心,怕他好大喜功,就好像以前强大的齐国的齐闵王,四处征战,虽然极盛,却也让国家很快遭到致命打击。差点亡国。偏偏自己的国君年纪还轻,没什么治国经验,比起其他六国国君的老狐狸,显然太嫩了。

    如果采用内阁负责制,显然这些都可以有效地杜绝。

    一直不说话,眼睛却不断来回扫射的楼昌,突然说“我认为三省六部制,比然会被赵太后推行,因为她太清楚我们的国君的本事,制度是好的,可是也要看什么人主持,那个从武城跑来的君侯,可就也根本没准备回去。显然不会善罢甘休,而如今赵太后已经掌权,而国君也借助天书事件而地位稳固被赵国万民承认。

    那么他和赵太后的最大矛盾也就没有了,我担心......"

    他的话就是一个精神,改革可以,必须我们掌握权势。

    就是因为内阁权势滔天,他们更加需要掌握在手里。

    蔺相如等人也纷纷点头。

    内史令魏加急忙道“

    我看廉颇将军可以主持枢密院改革,国尉许厉可以主持御史台改革,蔺相爷就主持内阁,咱们都是尚书级别”

    魏加急忙道。

    廉颇谦虚地说“这个,咱们赵国还是有很多人比我厉害的,比如望诸君乐毅。还有马服君赵奢,恩,平原君赵胜其实军事能力也相当了得,”

    廉颇深知自己虽然在军中一呼百应,可是在上层,自己和乐毅半斤八两。

    相比之下,赵奢和赵胜可能性更多,毕竟人家是一家人。

    而赵胜和赵丹抢过太子之位。赵太后肯定心底不太舒服,军权不太可能给他。

    因此太尉一职实际上绝大部分可能会交给稳重,细致,军功巨大,有号召力的宗室名将赵奢。

    赵奢一上台,必然重用老部下许厉协助。

    而御史台,许厉显然不过关,主要是没经验,相比之下,如果打击平原君赵胜,那么平阳君赵豹这个敦厚长者必然被启用,用来制约平民派勋贵。

    这点蔺相如和廉颇都知道。

    也看得清楚,对于他们瓜分官职,他们不表态。

    但心里已经有底。

    显然天书上的体制很快就被赵国两大集团接受。关键是谁来付这个责。

    恩,大家觉得此时的三省六部制是不是和隋唐时期大不一样。是的,这就是结合战国时期局面设计的,也是最容易被接纳的。或者说也是当时战国豪杰对三省六部制的初步理解。他们能接受的,才是符合实际的,这可比赵丹强行推行强多了。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赵孝成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赵孝成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赵孝成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赵孝成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