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过年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情满乡村第二十八章 过年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第二十八章    过年

    高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看到身边放着的新衣服,新鞋袜十分高兴,赶紧穿上,他要去向伙伴们炫耀。高发出了家门,向村子中心那个石碾子走去。沿路看到家家户户门口都有纸钱灰和鞭炮炸响后遗留下来的碎片,红对联、红灯笼,门神爷把年装扮的十分秀美。碾子上早有穿新衣的孩子们玩耍,他们不断放响擦炮、起火,起火带着火光飞向远处炸响,有时会落在行人身边,吓得他们跳起来。行人并不会骂孩子,只是嗔怪的说:“崽娃子,把我吓了一跳。”过年吗,要和谐,连平日里有隔阂的人见面后会都说:“新年好啊。”

    大年初一包饺子是高家村人的习俗,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都要动手。高发玩的正欢,姐姐高兰老远就叫:“高发,高发,妈妈叫你包饺子哩。”

    “来啦。”他一边答应着一边帮伙伴点起火。起火飞起来落在高兰衣服上炸响,把衣服炸了一个小洞,高兰也被吓的大哭起来。孩子们一看闯了祸,出溜出溜跑光了。高发跑到姐姐跟前说:“姐姐,这起火是我放的,你不要对妈妈说,她会打我的。等开了集,我用我的年岁钱给你买一件新的。”

    “妈妈看到怎么办啊?”高兰止了哭。

    “你就说是不小心灶火的火星溅上了。”

    说到年岁钱,高兰想起了昨晚的场面。高家村人要在30晚上吃凉盘子,发年岁钱。高自泉领着高发、高兰天黑前去了父母的坟上祭拜。他把一瓶子茶水倒在墓前,点响鞭炮,上了香,烧了纸钱才说离开,大哥他们也都来了。他又陪着他们重新祭拜,一大家人跪了一圈,磕头作揖奠酒。高自海领头说:“爹娘,不孝儿看望你们来了。自珠的婚事也办了,我们都和睦相处,家家日子过的好,你们放心吧。”

    往年30晚上高自泉要去镇政府值班,离开前就去兄弟们那里给侄子侄女发年岁钱。今年他在家,就对哥哥说:“今晚你们都来我家,咱们聚一聚。”

    “还是去我那里吧,我都给你大嫂说了,让她准备了菜。”

    “这么多年都是踏砸你,我都准备好了,都去我家。”高自泉说:“我有茅台酒,咱们好好喝喝。就这么定了。”

    晚上八点,高自泉兄弟六人聚在一起喝酒,看中央一台春节晚会。大家围坐在炕上,高发、高兰、王小科没地方坐就站在地上吃菜。王小凤和自珠媳妇单花花做锅上,她们做了关山凉盘、凉拌猪头肉等十个菜。大家喝的尽兴,吃的舒服。高自海带头给孩子们发年岁钱,每人二十元。高自泉不让发,大哥坚持给,孩子们又不接,高自海就说:“崽娃子还嫌少啊。等我发财了每人发一百。”

    高自泉就对孩子们说:“你大伯真有心,那就接住,谢谢你大伯。”

    “小科现在是咱们的人了,不要见外,有话就说,不要窝在心里。”高自海说。

    大伯带了头,其余人都照办,高自珠想发一百又怕伤了大家面子。单花花给孩子们年岁钱时说:“这是我的见面礼,不要嫌少啊。”

    “谢谢婶婶。”王小科一边接钱一边说,还给她鞠了躬。

    单花花高兴的抚摸着他的头说:“懂事的孩子。”

    高自泉的年岁钱没有超出大哥的标准,他想给单花花一百元,又怕其它兄弟没有准备而尴尬,就没有拿出来。这时候的春节晚会到了*,赵本山的节目吸引了大家眼球。高自海说:“赵本山的节目土,都是大实话,叫人发笑,一个农民能把节目演到这个程度确实不容易。”

    “人家不是农民,是从农村出来的读书人。”高自泉说:“*时,他是辽宁省铁岭市文工团的二人转演员,改革开放后他把二人转演红了,并且从铁岭演到了北京,演上了春晚舞台,演红了全国。”

    “不容易啊,老赵的节目好看,解乏。”高自海说。

    “赵本山的节目不符合时代要求,简直就是污蔑农民,你看他戴的那个破帽子,帽搧都耷拉着,说话阴阳怪气的,尽是落后话。”高自河说:“我一看到他就有气,如果在面上,我会给他扔个臭鸡蛋。”

    “那是你不懂艺术,人家是文艺表演,是让人娱乐,他的形象在他的演出中要占60%的分值。你再看人家的语言,很幽默,就像大哥说的,解乏。”高自珠说:“我敢肯定,全国80%以上的人喜欢赵本山的演出。要不,他早被赶下春晚舞台了。我们单位的人说,看春晚就是看赵本山。”

    “赵本山,一个超级骗子,有什么好看的,他靠忽悠发家,忽悠了全国观众,我是要是春晚领导,就封杀他。”

    “可惜你不是,你要是的话,就是全国人民的悲哀。”

    “赵本山是你什么人,让你这么崇拜他?他给你发钱了还是……”

    “他是艺术家,他的表演艺术得到了人民的爱戴。”

    “别争了,大过年的,为人家的犁沟打咱们的铧,何必呢。”高自海说。

    “我说两句公道话,赵本山的二人转及其小品由小到大,由地方到中央,包括他们的东北话的普及,他是做出了贡献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的作品里对弱势群体的描绘是对他们的不恭,作品的政治性也不强。”高自泉说:“咱们不议论人家了,吃菜喝酒。”

    高发高兰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和好饺子馅,擀好饺子皮,正和王小科包饺子。高自泉没有参与,他要写一篇关于农村土地调整的调查报告。上边一再强调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动账不动地,但实际问题是,干部怕麻烦,自82年大包干后,土地一直没有调整,增人没增地,减人没减地。姑娘多的人出嫁后地多,小伙多的人结婚后地少。有的孩子都20岁了还没有地,机动地都被当过干部的人无偿种着,即不交承包费又不让集体动地,人地矛盾突出。现在土地不收税费了,还向农民发钱,人们就对土地特别看重,他当支书后几乎天天有人向他要地。他的想法是重新分配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再结合土地调整实现合大块,方便机械化耕作。他把想法在两委会上吹过风,又在各组走访过群众,大多数人支持他的观点。据调查,这种现象在全镇、全县普遍存在,他要把自己的调研写成报告交镇党委研究,让党委发文在全镇推行。高自泉还没有列好提纲,高兰就叫他吃饭,只得丢下笔。

    王小凤把第一碗饺子端出大门,向地上泼了一点汤,一个饺子,才端回来重新舀好让高发端给高自泉。高发端着饺子去大门外边一看,一只公鸡一边叨地上的饺子一边咯咯的叫,还不时把吃在嘴里的饺子吐出来,两只母鸡争抢着吃。他赶走鸡说:“这是我爷爷奶奶的,你们甭想吃。”可是,他走后地上的饺子还是被鸡吃了个干净。

    高家村有个习俗,过年的时候,新婚夫妇带上礼品要到亲戚家去磕头,亲戚要给一对新人给年岁钱,还要给回盘馍馍。如果没有回盘馍馍,新媳妇就不能生育。高自珠夫妇要去拜年,大嫂千叮万嘱让他们不要嫌麻烦,家家的回盘必须拿回来。自珠说:“一天要走20多家亲戚,一家带一个要装一大包包,让我们咋带动哩。”

    “你们年轻人就是金贵,我和你大哥磕头时,哪有自行车啊,走着去走着回来,回盘馍馍照样往回背。”

    “那是迷信,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个。”

    “你不信有人信,听说当官的都信迷信,县委书记的老婆有病在医院看不好,叫罚神的一看就好了。你没看电影吗,连毛主席都讲迷信,毛主席在进北京前走到五台山就算了一卦,是上上签,好卦啊。”

    “那是电影,是人写的,实际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不管电影不电影,咱们农村该讲的还是要讲啊。我这是为你们好,为你们老高家好,把好心当了驴肝肺了。”

    “好了好了,我们按你说的做还不行吗,生啥气哩。”

    “我给你三哥说了,让他把单位的车叫叫,你们一天走完算了。”高自海说。

    “也不知人家的忙闲,要不去柔水叫个出租车。”

    “出租车我问过了,一天要300元。”

    “那么贵啊,吃人呀。”

    “过年吗,你嫌贵有人不嫌贵啊,就这还要提前预约。”

    两人正说着,高自泉来电话说,单位的车领导要用,林场车去了外地,让他们骑自行车走去。大嫂说:“你二哥有个三轮农用车,叫把你们拉上。”

    “大冷的天,坐在那上边还不冻成了冰棍。”大哥说:“你会骑摩托车吗,让你三哥去借。”

    “会啊,谁家有?”

    “高乱乱有。”

    “别借他的,那车出过事故。”大嫂撇着嘴说。

    那是去年的事,有天晚上,高乱乱在柔水和哥们喝完酒,骑上车往家走。在种子库转弯处放着一辆大货车,那车没有打后灯,加之他人有点不清楚,挂在车帮子上,车倒了,把他甩出去了,可幸的是车速不高,只是伤了皮肉。“一点小事故,无妨,去找你三哥吧。”高自海说。

    高自珠找到高自泉说了借摩托车的事,他说:“你的技术怎么样我不知道,咱们这儿是山区,路不好走,30又戳了林霜,路滑。我怕出事担不起,你们最好是走着安全,年轻轻的怕走路那行啊?要借自己去借吧。”

    高自珠知道自己借不来摩托车,就打算步行。三嫂却笑着说:“去找你五嫂,她有办法让你们借来摩托车。”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情满乡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情满乡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情满乡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情满乡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