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珠玑之辩名初扬(下)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君心应犹在第一百六十三章 珠玑之辩名初扬(下)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一连三声质问,胜似九天惊雷,隆隆入耳,一时间,好似徐徐拂面的春风都凝滞了一般,众人皆是呆若木鸡。

    这番话,并非崔莞第一个思及,也并非崔莞第一个明白,更并非崔莞第一个有此念头,然而,士族重名,惜名,随大流者数不胜数,只为可全一世之名。

    故而,敢当着世人之面,在稷下学宫门前朗朗言出者,唯有崔莞一人。

    当下,不但那名方脸青髯的中年学士面露震色,便是另外两名一高一矮,年龄与之不相上下的学士,也不由朝前走了几步,似乎想看清说出这般大逆不道,却令人寻不出一丝反驳之言的少年,究竟是何模样。

    此时的崔莞,昂首挺立在石阶之下,明媚的阳光倾洒大地,落在那一袭雪青色的儒袍上,铺染出一层浅浅的金芒,衬得那张俊丽冷峭的面容,潋滟却不失清雅,愈发似一块无暇的美璧,耀眼夺目。

    转瞬间,众人心中不由泛起一个莫名的念头:这样一个少年,怎会是那种无德无识的人啊!

    就在那名中年学士回过神,抿着微干的唇角,试图争辩几句时,一道人影缓缓自敞开的学宫大门内走出。

    这人走得极慢,佝着身子,手中一根木拐点地,一步一步,颤颤巍巍,随着他走到莫约有二尺高的门槛前,闻及拐声的三名学士回头一看,急急转身上前行礼,“匀师叔。”

    “不必多礼。”匀子略显沙哑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我来见一见那位高谈阔论的小友。”

    “是。”那三名中年学士应了声,不约而同起身,上前扶着年迈的匀子跨过门槛。

    砰,砰,砰,乍听起来极为寻常的拐声,一下一下,却好似点在人心中一般,匀子挥了挥手,示意三人不必搀扶,而后慢慢走到石阶前。

    陡然,四周一片沉寂,仿佛连气息都消失了一般,无论是松柏下的学子儒生,还是围在远处的百姓,均站起身,垂手而立,脸上神色恭敬至极。

    “小友,有礼了。”匀子对崔莞轻轻颔首,低哑的声音中透着一丝和蔼。

    崔莞怔怔的望着石阶上伛偻的身影,心头猛地一缩,倏的狂跳起来。

    匀子,天下第一贤士,匀子!

    是她心心念念,欲拜在门下的匀子!

    不会错的,上一世临死之前的某一日,她曾远远见过前来建康的匀子,即便当日万人空巷,她在栋临街的酒楼上,仍是看清了这位天下第一贤士的容貌。

    高冠博带,银发如丝,即便一张面容饱经风霜,可那双深陷的眼眸依旧深邃明亮,蕴着仿佛看透世间万物的睿智与对世人的怜悯慈爱。

    就是这双眼眸,令她记住了匀子之名。

    更是这双眼眸,成为她重回世间后,心中唯一的救命稻草。

    雍城至临淄,步步艰辛,均是为了想方设法,投入匀子门下,而今,他就在眼前,如此之近。

    崔莞掩在长袖下的手,抑制不住微微颤抖,她唇角紧抿,胸口跌宕起伏,尽全身之力,方压住狂蹦乱跳的心。

    “崔挽见过匀公。”她慢慢地抬起双臂,左手掌心覆在右手背之上,手藏广袖中,举至前额,缓缓地弯下身,直至与地平齐,顿了一顿,继而又缓缓起身,手随身动,再次齐眉,方慢慢敛回身侧。

    这是极为庄重的揖礼,此礼极为苛刻,容不得一丝一毫偏差,若不然便成了画虎反成犬,不伦不类。

    可崔莞的举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根本寻不出半点失误之处。

    匀子抚着胸前斑白的三尺长须,和蔼的点了点头,明亮的双眸环视众人一圈,最终落在崔莞华光熠熠的小脸上,和声说道:“小友方才一席话,如暮鼓晨钟,让老朽茅塞顿开。”

    “阿挽愧不敢当。”崔莞垂下头,又作了一揖。

    她拿不准匀子心中所思,此时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好。

    仿佛看出崔莞的心思一般,匀子含笑摇了摇头,移目看向众人,开口言道:“老朽入稷下已四十有七年,蒙世人厚爱,任学宫祭酒也有一十九载,老朽时常深夜静思,而今之世,比及古来,是盛还是衰?若为盛,因何学宫年年开讲,得以入门者却是日渐稀少?若衰,又当如何重振诸子百家,为世人传下圣人哲礼?”

    说着说着,他又将目光移回崔莞身上,继续言道:“时至今日,老朽方明兮,过往苦思,不过是一叶障目。”

    话毕,匀子向众人愧道:“昔日,老朽早已明了这番道理,非但是老朽,想必诸位心中甚明者亦不在少数,可却无人敢提及,因何之故?皆为名也,老朽亦然。而今受小友一席话,方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老朽,愧矣。”

    匀子素来不是多言之人,能当众说出这番话,已是十分难得,他歇了几口气,沉哑的声音朗朗而起:“故而,老朽决心,复学宫之始,今日起,但凡心向稷下者,均可入门,来去皆随心,进出无阻拦,稷下之魂,仍存世间!”

    匀子之声,远远传开。

    “稷下之魂,仍存世间!”崔莞扬声附和,再度抬起双手,举至前额,向匀子,向稷下学宫,深深一揖。

    非但是崔莞,在场的学子儒生,均与她一般,大声附和,同时躬身向着以往心目中可望不可即的稷下学宫,庄重的行了一礼。

    匀子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他捂嘴咳了几声,正欲再言,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陡然打破了着安静肃穆的气氛。

    一道道含愠的目光遽然射向那抹越奔越近的人影。

    “卫临?”

    看清来人的刹那,崔莞不禁轻呼出声,好在此时众人的心思均放在急急奔来的卫临身上,并未有人察觉。

    卫临奔到崔莞身前莫约十步之处,这才发觉似乎有些不对劲,他止住脚步,缓了缓急促的气息,慢慢走到石阶下,一抬眼,便看见了匀子与那三名中年学士。

    “小人见过匀公,见过诸位学士。”身为秦四郎的贴身护卫,卫临曾随秦四郎一同拜访过匀子,自是认得这位天下第一贤士。

    “不必多礼。”匀子点头,他虽不认得卫临这么一个小小的护卫,却是知晓他衣襟旁那枚显眼的徽纹,“不知秦尚小友,今日因何缺席?”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君心应犹在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君心应犹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君心应犹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君心应犹在》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