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与红会汇合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改天换地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与红会汇合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陈康杰他们在奥林匹亚参观了一天.了解了奥林匹亚的历史演变过程.当然也知道了许多奥林匹亚与奥运会的故事以及每两年都会举行一次的火炬采集和传递仪式.一般情况下.第二棒火炬手会站在顾拜旦的心脏墓前.而且.在火炬还沒有传递出奥林匹亚考古遗址之前.火炬手都是希腊人.从1936年奥运圣火在这里采集以及传递开始.都遵循着这样的传统.这是对希腊对奥运会做出历史贡献的褒奖与殊荣.

    除了参观奥林匹亚考古遗址.陈康杰他们还参观了展示古代奥林匹亚文明成就的博物馆.历史底蕴深长又懂得保护的地方就是这么让人流连忘返.陈康杰他们只有真正一天的时间在这里.而这里的产生吸引力的东西又太多.如果时间宽裕的话.那么对于感兴趣的人來说.考古博物馆就够仔细看上好几天.可惜陈康杰他们不行.只能走马观花.唯独在金黄色的高大宙斯神像前.停留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听讲解员慢慢将有关宙斯的有关神话传说故事.

    假如是陈康杰自己來这里旅游参观.那么他还会去西边十几公里外的海滩上享受一下基帕里夏湾的柔软海滩和蓝到碧绿的海水.可惜他沒有这样的时间.况且.知道他在奥林匹亚的人已经越來越多.很多人正从各个地方赶來.这加大了奥林匹亚的压力.也加大了陈康杰他们一行人的压力.

    在参加当地电视台访谈的时候.主持人就问过陈康杰下一站的参观地点会在哪里.为了减轻压力.陈康杰玩了一个障眼法.他沒有明确告诉下一站去哪里.只是说他对塞萨洛尼基郊外的古基督教及拜占庭建筑遗址感兴趣.不少人就以为他马上就会去那里.结果许多人就提前去了.从而导致此后两天古基督教和拜占庭建筑景区人满为患.特别是希腊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的年轻人.几乎都不约而同的去了那里.结果陈康杰却是向西杀到了奥林匹亚.这也是经历了伊拉克利翁机场围堵之后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当然了.这还得感谢希腊当局的支持.要是他们提前泄露的行程.那么奥林匹亚应该就会十分热闹了.

    当这些人赶來的时候.陈康杰他们乘火车离开了奥林匹亚.由南线绕到去了阿尔戈斯.对迈锡尼考古遗址做短暂参观后.五月五日下午返回雅典.

    这时候希腊媒体对陈康杰参观访问奥林匹亚和迈锡尼考古遗址的新闻可以连篇累牍的报道了.《下午报》以及有线电视台的记者还专门对塔莉娅-普罗科皮欧做了联合采访.让这位最高女祭司谈谈她对陈康杰的印象以及参观的过程.

    塔莉娅-普罗科皮欧对陈康杰的评价很高.不但盛赞了他的俊朗与优雅.还夸他学识渊博.说他不但对希腊文化和历史很感兴趣.还很熟悉希腊的神话传说.应该看过不少有关希腊历史的书记.塔莉娅-普罗科皮欧的讲述不但抬高了她的知名度.也大大加深了希腊人对陈康杰的好感.人们都是这样的.对于那些对自己文化和文明感兴趣的人始终是喜欢的.这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的体现.更何况还是陈康杰那么一位大名人.从而在两千零四年陈康杰到这里参加奥运会的时候.几乎整个希腊人都是他的支持者.

    回到希腊之后.陈康杰他们的希腊五天形成总算是全部完成了.按照计划.其他人回国.陈康杰则乘坐自己后续飞來的专机转往布加勒斯特.让毛先平预想不到和欣喜的是.总理府传來通知.总理将在总理府招待他们.也算是带有些送行的意思.以毛先平这样的行政级别.能够得到别国政府首脑的接见.当然是要高兴的.这可以算是他领导的这个代表团开展体育外交和文化外交的一个成绩体现.

    陈康杰不管多么的心系南国.人家总理招待.那是不能不给面子的.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幸好总理也是国务缠身的人.亲切的招待只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也就是谈谈话.喝点东西而已.中间和陈康杰开心的聊了三五分钟.

    刚开始.毛先平他们不知道为何总理会突然提出招待他们.等到后來新闻出來了.总理与陈康杰交谈的画面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他才回过味來.

    对于这些民主国家來说.只要是能够增进与选民的关系和好感的事情.政治家们都愿意做.那就意味着支持和选票.既然那么多年轻人对陈康杰那么喜欢和痴迷.总理不管是不是陈康杰的粉丝.那也要做一些样子.起码表明他与那些年轻人是站在一起的.这就够了.遇到选举的时候.这就是这些年轻选民所能找到的一个重要共同点.

    陈康杰到达布加勒斯特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五月五日的夜晚.离开雅典.陈康杰的行程就与旅游一点点关系都沒有了.他沒有时间也沒有心情去关心当地出名的古老凯旋门和东正教总部所在地的族长大教堂这样的名胜.由于受到希腊总理招待前后多耽误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因此他只能连夜乘坐火车去往蒂米什瓦拉.前往南国慰问的国际红会代表团已经到达了蒂米什瓦拉.带队是陈康杰所认识的法国老头布拉德伯里.中华国驻当地大使馆已经给他提前准备好了所需要的东西.

    紧赶慢赶.在巴尔干半岛上黎明的温暖晨光露出云层的时候.陈康杰乘坐的飞驰火车终于过了南喀尔巴阡山脉的西麓.进入到了蒂米什河上游.车窗外一个个安详静谧的村落不断被甩在了火车后头.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戴着毡帽的畜牧人开始将牲畜往村外的草原上赶了.畜牧业占到了这个国家农业的百分之四十.可以算是支柱了.怪不得有大片大片的青青草原.尤其是在河谷与平缓的山麓.畜牧业的发达.也许与这个国家的国土被东喀尔巴阡山和南喀尔巴阡山从中部隔开有关.那提供了大片大片的草场.

    就在蒂米什瓦拉整个城市完全苏醒.街道上充斥着忙碌的市民的时候.陈康杰终于到达了蒂米什瓦拉火车站.

    蒂米什瓦拉虽然人口不到三十万.却是一个十足的交通枢纽.五条铁路在这里交回.其中三条是通往南国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甚至于南国之间还有一条运河联通.蒂米什瓦拉到南国首都的直线距离也就是一百多公里.距离是所有外国大城市中到达南国首都最近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际红十字会将这里作为进入南国的前进基站.

    此次进入南国.国际红十字会准备了足足八辆卡车的救援物资.有药品.有食品.还有毛毯以及手电筒等.除了药品之外.大多数东西都是在当地采购的.其中的毛毯完全是蒂米什瓦拉生产.这些都是南国那些受到战争蹂躏的灾民最需要的.

    虽然蒂米什瓦拉依然保持着他的繁荣.但是细心的陈康杰会发现.这里多了不少逃难來的战争难民.在一个银行的门口.透过车窗.陈康杰就看到门口的台阶上坐了一些携带着大包小包的妇女和儿童.他们明显沒有什么精神.形象还有些蓬垢.

    “这些人真可怜.逃难到这边來.要是有个亲戚朋友还好.如果连个亲朋都沒有.那就掺了.当地政府也不救助一下.”董明书黯然的看着窗外怜悯的说道.

    “他们能逃到这里來就不错了.虽然会很艰难.但是起码安全.应该是有男人跟着來的.可能男人是去找工作去了.这个城市是一个商业中心.有发达的工业.养活他们应该沒有问題.当地政府不驱赶他们就算是很好的了.你沒看到银行旁边的报刊亭站了几个警察吗.那应该是监督他们的.”陈康杰默然的乜了一眼那几个南国人.说完之后就闭上眼睛.不忍再看.

    战争虽然是残酷的.但是现在的战争起码比起二战的时候來.已经文明了许多.对难民的保护还算是比较到位.要换成是几十年前.或者非洲大陆.这些人恐怕已经被赶进难民营去了.根本就不会允许闲逛在大街上.

    这些能逃出來的.要是身上有钱.可以随意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身上沒钱的.也还可以找一份工打一打.养活一下家人.那些沒出來的.恐怕就更加艰难了.断水.断电.断讯.有钱在大街上恐怕也买不到想要的食品.相比之下.这些人要好得多.

    陈康杰他们乘坐的车是大使馆花钱租的.虽然国际红十字会派人到火车站來接他们.不过红会并沒有那种高级小轿车.红会的钱都是靠捐赠.当然也有一部分投资.不过捐赠占的比重很大.所以为了红会的声誉.他们是不能挥霍的.而且有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

    在地区博物馆旁边的一栋当地政府提供的老旧办公楼内.陈康杰见到了布拉德伯里和其他即将前往南国进行人道主义工作的自愿者.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改天换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改天换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改天换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改天换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