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登州府之行(一)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问鼎第二十九章 登州府之行(一)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登州最早于初唐武德四年设置,登州名称来源于文登山,就在文登城的东边,简称文山。据传,秦始皇东巡,至此山,召集文人登山论颂始皇功德,山遂以名之文山,意即“文人所登之山”。

    自唐朝设立登州到大明初立,登州一直为州,后来到了大明洪武九年才升格为府。

    登州在洪武年间升格为府,究其原因是两个字:军事。明太祖曾言:“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府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

    故此有明一代,登州府与莱州府互为依托,朝廷还把登莱巡抚的官署设在登州府,辖区涵盖登州、莱州和辽东诸岛。

    明天启年间开始,青州也划归登莱二府。

    至此,登州府、莱州府的军事战略地位达到空前的高度。尤其是明朝末年,更是建立了以登州、莱州为中心的沿海军事防线。

    由此而说,东江镇也算是登莱巡抚的管辖区域,刘山君这个小小的总旗官,也算是登莱巡抚手下的兵。

    刘山君率部下船,此时参将李德顺的部下也正在有序下船,刘山君四下打量着周围的情况,只见所处的这个港口颇具规模,即便眼下已经是崇祯年间,但是依然显得很繁盛,往来车马、行人颇多,港口内也停泊着许多的船只,丝毫看不出王朝末世的颓废来。

    登州府其城三面距山,北面一面临海,设有港口一处,全城的城墙有三十里长,东西两面的城墙俱抵海中,城防设施非常完备。

    刘山君眼见登州府如此热闹,心中也是踏实了许多:“看样子这次招募工匠、采购物资的事情,应该不会太困难,这等繁华的城池,肯定聚集了不少工匠和物资!”

    随后刘山君暗道:“如今袁可立已经从登莱巡抚任上卸任调走,历史上几年之后也会郁郁而终,孙元化已经被朝廷正法处死,现任登莱巡抚应该是陈应元吧?这个人好像是个平庸之辈,没听说此人有什么才干啊!”

    刘山君皱眉想着,旁边李德顺招呼道:“刘总旗,来一下。”

    刘山君走了几步,抱拳说道:“将军有何吩咐?”

    “我今日便要带人入城办事了,刘总旗接下来是与我一起,还是自去办事?”

    刘山君笑着说道:“有劳将军一路上照顾,属下不敢再麻烦将军,属下还是自去吧,可不要耽搁了将军的要事。”

    李德顺笑了笑,说道:“你要不是小旗官该有多好,你的官职太低了。以你的才干,就算是个千户,也一定会比现在有成就!”

    刘山君随后与李德顺分开行动,带着张明德、孔四海、赵楚、许老三、左余等十五名兵丁出了港口,一路进入登州府城内,一路上熙熙攘攘的景象让众人为之赞叹。

    其余众人此前到过的最大城池,就是旅顺堡了,从未到过登州府这样的府城,自然被眼前的热闹景象镇住。

    而刘山君虽然见识过后世的繁华都市,可却是第一次见到明代的繁华市井,所以与众人一样充满了惊奇,不断的四处张望,这可比后世那种所谓的“古镇”有意思多了。

    众人走了一阵,先是在城中找了一处客栈,定下了几个大通铺的房间,算是暂时的落脚地。

    随后刘山君留下两个守着房间内的行囊和银钱,便带着其余众人再次上街,一番打听之后,来到了城中的“工坊街”。

    所谓的工坊街,其实是民间的叫法,这一整条街上的店铺,大多的都是各样的工坊门面,基本上都是所谓的“前店后厂”布局,其中以打制铁器、木器等居多。

    刘山君带人走了一圈,只见各家工坊内的工匠都是差不多,一个个都很消瘦,而且身上的衣服也很破旧、单薄。

    如今已经是十月初,气温已经很凉,即便是在工坊内做工,这样的衣服也太单薄了。

    于是刘山君吩咐众人散开行动,每人给了一些散碎银钱,吩咐众人到各处工坊去打探消息,自己则来到一处铁匠铺,佯装打造铁器。

    进门后,刘山君看到一个铁匠手法娴熟,其余的铁匠对其也是毕恭毕敬的,于是便找上去,随口交代打一把菜刀,然后就与其攀谈起来。

    “呵呵,这位师傅手艺不错啊,应该能赚不少银钱吧?”

    “我们?”

    那铁匠三十多岁的样子,不过看得出手艺很好,一块烧红了的铁胚在铁砧上不断被敲打,变换着各种形状。面对刘山君的询问,那铁匠叹息一声,说道:“我们这些工匠说是手艺人,可是赚到的银钱也剩不下,大多被各个工坊的掌柜拿走,城中的衙役、官府也要分一杯羹,最后落到我们手里的银钱,十不存一啊,哪里能赚到钱?饿不死罢了!”

    刘山君说道:“那为何不离开这里,到别处单干?我想以师傅这样的好手艺,到哪里都能讨一口饭吃吧。”

    “唉!难啊!”

    那铁匠用铁钳夹起铁胚,看了看形状,已经有了菜刀的样式,于是便放入旁边的水里,只听“呲”的一声,一股白烟冒了起来,随后说道:“如今这个世道哪里都一样,到处都是吃人的狼,咱们这种小人物也没处可去,活一天算一天吧!”

    刘山君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心中便有了计较,于是便不再多说,只等这把菜刀打好,交了银钱,临走的时候问道:“不知师傅如何称呼?这手艺不错,以后我需要什么,再来找师傅打造。”

    “小人叫徐缅,客官以后常来就好。”

    傍晚时分,刘山君等人陆续回到客栈内,众人将一天的收获禀报一番。

    张明德说道:“工坊街东口的一处铁匠铺很特别,没有一个铁匠师傅,全都是学徒,相邻工坊的人说是,这家铁匠铺很黑心,只以学徒论手艺,管吃住、不给工钱,专门从城外乡间招人......”

    孔四海说道:“我去了一家铁匠铺,生意很差,一天都没人上门。我打探了一下,说是这家是师徒二人开的,原本是别处州府的匠户,后来因为被官府盘剥逃了出来,几经辗转才有了一个小门面,却被周围的同行打压,已经快撑不住了。”

    赵楚、许老三、左余等人也都说了各自打探到的消息,不过都是大同小异。

    刘山君听完之后,对张明德和孔四海说道:“这样,从明天开始,你们两个再去那两个铁匠铺,找机会跟那边的铁匠搭上话,就说我是天津卫的商贾,要招募工匠,待遇从优,可携带家眷一同前往天津卫等等。”

    “如果他们同意,你们就给一人三钱银子的搬家费,约定五天之后在港口集合,乘船前往天津卫。记得:要让他们带上家眷!”

    “天津卫?”

    众人一脸疑惑,许老三问道:“大人,咱们去天津卫干什么?”

    刘山君瞪了众人一眼:“废话!难道直接告诉他们去广鹿岛?傻子才会拖家带口的跟着咱们走!”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

    随后刘山君对许老三说道:“明天开始,你带着几个兄弟,按照我这张清单,到城中各处采购物资,五天之后,不管采购到多少,全都运到港口装船!”

    “是!”

    而后,刘山君让左余带人去港口提前雇佣返程的海船,自己则准备明天一早去找那个铁匠徐缅。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问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问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问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问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