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无后的圣皇,五帝的族裔,谁在指使?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大夏窃神权第186章 无后的圣皇,五帝的族裔,谁在指使?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回到麒麟阁中。

    周铁衣开始试验‘五帝神将’这件几乎可以称之为绝世神兵胚胎的武器。

    首先,五帝神将具有撒豆成兵的特性,能够化为五枚棋子,现在只能够驱使其中三枚。

    而且这棋子具有虚实转化的能力,落入周铁衣的丹田气海之中,或者藏于白玉棋盘之内,一点都不会被别人发现。

    第二,五帝神将天生就具备浩然正气和雷霆之力,才锻造出来,就相当于顶级的六品武道修行者,完全可以与普通的五品武道修行者争斗。

    这对于施法类型的修行者而言,就是肉盾级别的神器。

    随时能够带在身边,无论睡觉还是吃饭,都能够召唤出来的顶级武者。

    第三,这是最重要的,也是绝大多数武器没有的!

    五帝神将有着完整的灵性,在战斗上可以当做活人来使用,不用执掌者一心多用去指挥。

    当然,就算是撒豆成兵,天象,也无法做到孕育真正的生命。

    五帝神将给周铁衣的感受,用科学来解释的话,就是加载了战斗系统的人工智能。

    在战斗上,五帝神将甚至能够做得比普通人更好,但是一旦处理复杂的事情,需要考量‘人情’之类模糊的概念,那么五帝神将就会变成人工智障。

    若是用玄幻来解释,那么五帝神将就可以看做是黄巾力士一般的存在,平时可以处理基础事务。

    第四,恐怖的成长性。

    受限于锻造者周铁戈和周铁衣现在的实力,所以五帝神将一出世,只有‘凝罡’境界,但随着周铁衣实力的突飞猛进,自身五帝像的成长,就会反馈到五帝神将之上,让五帝神将不断突破现在的局限,达到进化的目的。

    至于五帝神将进化的极限,以国运作为材料,现在至少可以触及三品的境界,等自己投喂更多,更强大的材料,五帝神将的品级还会不断被拔高,直到天地感应,神兵出世。

    第五,周铁衣的意识能够随时通过五帝神将降临,并且操纵五帝神将。

    第六,五帝神将由国运演化,所以具有一定的幸运属性。

    而幸运属性难以被人察觉,却又是重中之重。

    第七,作为五帝化身,五帝神将可以短时间内影响天地之间的五行平衡,现在的范围是以一尊五帝神将为中心,影响周围百米,每多一尊,就多影响周围一百米。

    了解了自身神兵的全部作用,周铁衣不得不感叹道,“即使不完整,还没有出世的神兵都有如此妙用,真不知道那些真正的神兵有什么威能……”

    一般而言,并不是武器越强越好。

    就以周铁衣自己接触到的三样强力‘武器’为例。

    第一,春雷符,这张能够威胁上三品修行者的雷符若是给其他人,能够发挥出十分之一的能力,就算是幸运了。

    自己能够发挥出全部能力,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是画符之人,精气神合一,另外一方面是大夏圣上改变天象,营造了一个最适合使用春雷符的环境。

    第二,湖砚,这秘宝能够聚集人的喜怒哀乐四种情绪,但使用的话,最合适的应该是家,其次是儒家,画家,书家之流。

    绝大多数武者即使实力强悍,也难以发挥出其威能。

    第三,蛛楼,没有匹配的实力,这件庞然大物根本无法启动。

    所以武器不是越强越好,是越适合越好。

    不然就会出现小马拉大车,车拉不动,反而伤到了自己的情况。

    因此原身没有修行之前,周府那么多秘宝,也没有让原身带出去耀武扬威,因为顶级秘宝带出去,发挥不出作用,反而会出现小孩持金过闹市的事情。

    当然,这其中不是没有例外的情况。

    就自己现在能够想到两种。

    商家五品‘通宝’,听郝仁提过,商家可以汲取宝物的特性,赋予给自身,只不过这种赋予应该会损坏宝物,绝大多数状况下,应该都不会有人损坏一件能够传承几百年的秘宝,赋予其中一两样特性给一个人吧。

    第二种就是秘宝有灵,如同五帝神将一样,只要下达了命令,秘宝就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根本不需要人的辅助。

    这种级别的秘宝,绝大多数都是耳熟能详的绝世神兵。

    儒家的‘春秋简’,道家的‘希夷印’,佛家的‘青莲’,圣皇的‘太阿剑’,‘九州鼎’……

    在五件绝世神兵之下,最出名的,自然就是五帝帝兵。

    当初五帝凭借帝兵,在道尊的帮助下,一换一,换了九神中的五尊。

    五帝虽然陨落,但是这五件帝兵却没有陨落,相反完成了天地赋予的使命,这五件帝兵还发生了某种蜕变,能够扛住时光的消磨,传承至今。

    南北朝时期,之所以五国并存,就是因为圣皇陨落,大炎圣朝一夕崩溃之后,五帝族裔手持帝兵,争夺天下,互不相让,难以分出胜负。

    直到本朝太祖出世,携带绝世神兵‘遮天旗’,又得到佛,道两家的支持,才最终一统天下。

    其中最大的转折,应该是儒家对于太祖态度的转变。

    儒家最开始自然不支持太祖。

    因为五帝族裔建立五国,争夺天命,实际上儒家是希望从五帝族裔中选出一位新的‘圣皇’。

    这符合儒家喜欢‘崇古’的特征。

    至于为什么不是原本‘圣皇’的族裔……

    因为原本圣皇寿五百,但是却没有一道血脉流传。

    这段时间翻看《通史》到这一段的时候,周铁衣每每都感到胆寒。

    因为从逻辑上来讲,作为一个王朝的统治者,就算圣皇再贤明,也应该要留下后代。

    对私,繁衍是人类的本能,对公,也可以安抚天下民心,稳定政治局势。

    但偏偏圣皇就是在漫长的在位时间中没有留下一个子嗣。

    周铁衣只能够套用前世的一种说法。

    当生命处在弱小的时候,繁衍是第一要务,甚至族群可以为了繁衍,牺牲老弱病残。

    但是当生命强大到能够抵挡时光的侵蚀之时,繁衍已经失去了其意义。

    圣皇也许就是处在这个阶段。

    而当周铁衣想要找史书验证自己猜想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一本正史记载原因或者提出假设。

    仿佛认定了《通史》那句‘圣皇无后’是客观规律一般。

    正是这么大个漏洞存在,所以周铁衣才提醒自己哥哥《通史》可以看,但不要细读,因为里面很多事情已经被改变了。

    就跟前世天龙人用春秋笔法他们那段历史一样,只要不断强调他们的悲剧性,民族的优越性,强调一百遍,再花足够多的钱,在一段时间内,让扭曲的历史成为真理,并且让世界绝大多数人相信,这是完全可以操作的。

    现代社会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这个拥有改变人意志的力量的玄幻封建社会了。

    放开圣皇无后这段明显有问题的历史记载,大夏太祖得到道,佛两家的支持,与有儒家支持的五国相争。

    最终凭借合纵连横之术,灭了其中四国。

    至于为什么不是五国,因为当初太祖还弱小之时,就与赵国订立了契约。

    这个世界的契约拥有强大的约束力,并不是政客们擦屁股的纸,所以即使雄才大略的太祖,因为难以承担违反契约要付出的巨大代价,最终选择接受契约。

    这份契约全名叫做《夏赵盟约》,具体的内容一直没有公布给世人,只知道就算大夏统一了天下,赵国的宗祠仍然保存,由其族人祭祀。

    而最让人意外的就是,其他四国毁宗破庙之后,他们立国的根基——帝兵都不翼而飞,仿佛就是完成了这一段历史后,就需要再次隐匿一样。

    有帝兵传承的赵国姬氏这三百年间一直在安稳过日子,从来没有一点痴心妄想,似乎这也是《夏赵盟约》的内容一样。

    在五帝帝兵之下,还有众多一品手持的绝世神兵,就比如法华寺三宝。

    佛陀伏魔图,十八罗汉像,佛喋。

    最开始,这些绝世神兵应该和正常的一品实力差不多。

    但是时间总是最能够改变事物,这么多年过去了,连那些当初横扫一世的一品们都死亡消失。

    他们的兵器却能够留下来,庇护子孙百代。

    ······

    三日后,铜山府,鹿林书院。

    此地乃是铜山府文华之气所在。

    挺拔的青松如同举子牌坊,一层层从山脚延伸到山顶。

    半山腰上,一座占地极广,足有千亩的书院掩映其中,大量以白墙黒瓦搭建的建筑简约,朴素,但是却能够屹立百年,看尽这山间风云变化。

    时而有琴音悠长,有颂诗之声附和,让此处美得极为干净,仿佛不沾人间尘土。

    上千亩的书院,这还只是校舍部分,周围几座山,下方大量的农田都是鹿林书院的产业,再加上每年山铜府各家的捐赠,才能够维系住眼前的繁华与超然。

    一辆朴素的马车停在了鹿林书院山脚。

    这本来是寻常事,不会引起周围学生们的好奇。

    但当车里人出来的时候,往来的学生们忍不住微微皱眉。

    不仅是因为这一家三口,一妇人,一少年,一稚子,身穿丧服,还因为他们蓬头垢面。

    一般情况下,来书院,即使是布衣,也应该整理好衣冠。

    只有正衣冠,才能明是非。

    这一直都是儒家强调的事情。

    不过想到别人在服丧,这里大部分学生也没有说话。

    让他们真正皱眉的是将这一家带来的人。

    那是一位脸色病态发白的青年,对方的衣服上有大量刀剑伤,很多伤都入了骨,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不少伤口都开始龟裂出血。

    这般作为……

    应当是想来伸冤的。

    这种人虽然不多,但每年都会来这么一两个,甚至鹿林书院的学子们都有些习以为常了。

    只不过来鹿林书院伸冤那么有用,也不用各府建立衙门,安排典吏了。

    一般而言,若真的是有冤情,鹿林书院也会好好招待一顿,然后帮忙联系铜山知府,交接给对方处理。

    至于让鹿林书院直接处理,那几乎不可能。

    鹿林书院给出的解释是,名不正,言不顺。

    一位样貌卓绝的学子看上去在学生之中颇有威望,他想了想,上前拱手说道,“几位,不知道来书院有何事?”

    莫天恒剧烈地咳嗽了一声,这三天一共遭遇了两波截杀,虽然渡过了,但是也让他伤上加伤。

    李剑湖在母亲的搀扶下,回答,“虎威将军府纵容恶徒,夺矿工葬身钱,而后又派人截杀我们孤儿寡母,想要毁尸灭迹!”

    李剑湖的声音不大,但是内容却让原本都不想要管闲事的学生们停了下来。

    冤案他们听得不少,但是做这么绝的,十年也未必有一出!

    更何况,这件事似乎直接捅到天上去了。

    虎威将军府,这已经不是山铜知府能够管到的事情。

    崔玉也是沉默了一会儿,消化完这劲爆的消息。

    不过他为了防止出错,还是用浩然正气,夹杂在言语中,询问道,“此话当真?”

    这一声询问,就像是直接落在李剑湖心中,让李剑湖不得不如实回答。

    “自然是真!”

    崔玉思考了一番,说道,“几位,且随我去见山长。”

    ······

    何家。

    “你说什么?”

    何伯荣觉得自己平日里的城府极好,但是听到下人传来的消息之时,仍然脸色惊诧,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剑湖那番告状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强了,又因为牵扯到被家捧为潜蛟榜第一,还是‘绝世弄臣’的周铁衣,所以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山铜府的官场。

    一个小人物,如何敢状告虎威将军府?!

    若其中没有其他人授意,那是绝不可能!

    何伯荣第一个想法也是如此,他冷笑一声,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先说了一句,“哗众取宠之辈。”

    若虎威将军府这么容易扳倒,那早在三百年前就倒了!

    “具体是怎么回事?”

    听到主家的询问,打听消息的门客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当听到小石镇的吴家居然真的派人去截杀,截杀了两波还失败的时候,何伯荣直接将茶碗摔在地上,他连这件事知都不知道!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何伯荣看向旁边的婢女,吩咐道,“你去,将二夫人找来。”

    何伯荣的二夫人就是吴家女。

    吴家能够管理白芷山的几个矿场,不是因为先祖追随过虎威将军府,而是因为把女儿嫁到了何家,只不过向小石镇的人吹嘘的时候,想要抬高自己家,才沾上了虎威将军府。

    随后何伯荣看向门客,“你继续说。”

    门客点了点头。

    当门客说到是洪山武馆的莫天恒将母子三人送到山铜府的时候。

    何伯荣忽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冷笑道,“我当是谁在指使呢?原来是洪山武馆不服气。”

    他再看向一个下人,“伱去将启功叫来。”

    一炷香之后,二夫人,何启功都来到正堂。

    “老爷。”

    “父亲。”

    何伯荣先是平静地看向自己的二夫人,“你娘家的事情都知道了?”

    二夫人吓得身体打了个寒颤,她跟着何伯荣多年,自然知道自己丈夫的性格,连忙低头,咬牙切齿道,“我这就将做这事的找来,交给家里处置。”

    她根本没有问究竟是谁做这事,也没有说怎么个处置法。

    何伯荣听了这回答,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何启功,对于这个已经武道六品的天才儿子,何伯荣脸上自然浮现起笑容。

    “启功,你怎么看这件事?”

    何启功在来的路上,下人们已经将事情说了一遍,他也认真思考过了。

    现在直接回答道,“父亲,这对于我们倒是一个机会。”

    “机会?”

    何伯荣没想到儿子竟然会这么说,他一时间惊讶不已。

    何启功自信地笑道,“危机危机,有危险就有机会。”

    “这矿工之子告状的事情,很明显是有人看到了家这期的《天下事》,看到了儒家对于虎威将军府的捧杀和记恨,才想要火上浇油。”

    《天下事》明明白白写出来了周铁衣杀了四品大儒车文远,又压了太学院满院文气,所以有这个推论也很自然。

    “这事情可大可小,若往小了说,自然只是五十两银子的事,但往大了说,万一儒家的人借机查墨石……”

    何启功没有直说墨石究竟怎么回事,但何伯荣却瞳孔一缩。

    “他们怎么敢?”

    墨石贪污不是他们一家人的事,甚至不是虎威将军一家的事,里面牵扯太多。

    何启功笑道,“不管他们敢不敢,我认为这件事我们都需要上报给虎威将军府,让虎威将军知道我们何家这些年的功劳和现在承担的危险。”

    何伯荣瞬间听懂了儿子的意思。

    是啊,有苦功不说,那就和没功劳一样。

    但天高皇帝远,就算他们何家,平日里也很难和虎威将军府管事之人说上几句话,更不要说心腹之语了。

    而现在,机会来了!

    危机,危机,果然有危才有机!

    甚至如果可以,他们何家自己指使,做出要查墨石的样子,让虎威将军府也感受感受危机,只有这样,虎威将军府才能够更重用他们何家。

    (本章完)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大夏窃神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夏窃神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夏窃神权》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