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亚洲入侵,格莱美黑幕(6k)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华娱之2000第四百三十九章 亚洲入侵,格莱美黑幕(6k)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对于埃米纳姆与50美分这个时候跳出来给自己加戏,华纳上下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这人就是在打着与周易对抗的名义来抬高自己的专辑销量。

    作为目前来看最有希望竞争今年最佳说唱专辑与最佳单曲的存在,出道即巅峰的50美分在埃米纳姆的保驾护航之下堪称是一路扶摇直上——

    专辑《Get Rich Or Die Tryin》自2月初发布,一周内销量突破百万,截止到目前为止美国地区总销量已经突破了400万张。根据业内人士的预估,这张专辑在03年内预计销量将达到600万张以上。

    这还仅仅只是单一北美地区的销量,倘若将范围扩大到全球,总销量破千万可以说是板上钉钉,再高点也不是不能展望。

    混娱乐圈的,名利最重要。

    如今对于50美分来说,有这张超级大爆款的专辑做打底,利那肯定是有了,那接下来最缺的就是名了。

    或者说,是咖位。

    目前有什么是比踩着周易这位新晋的格莱美三奖得主拿下公告牌单曲第一更好提升咖位的吗?

    答案是没有。

    在《In Da Club》距离公告牌第一仅有一步之遥的情况下,用公告牌成绩来做文章无疑是最稳妥的选项。

    更别提周易现在在许多美国媒体笔下的风评可谓是毁誉参半——有多少人喜欢他,那就有多少讨厌他。

    别说周易的歌才刚开始冲榜没多久,就问你是不是在争榜就完事了。

    什么?

    你说要不要脸?

    埃米纳姆及其背后的公司要真要脸也不至于去年跟玛利亚·凯莉撕成那样,还一而再再而三在后者否认的情况下咬着不放。

    “我认为这是一种自信。”

    时任美国综合文艺杂志《The New Yorker》(纽约客)编辑的罗温·普拉西多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了对50美分的赞赏:“美国乐坛需要的就是这种自信,就像是全英音乐奖更注重英国人一样,我们应该把目光更聚焦在美国乐坛身上,而不是去讨论一个亚洲人。

    “不夸张的说,我认为这是一次来自于亚洲的入侵,而格莱美已经在入侵中投降了,这方面他们甚至还不如全英音乐奖。”

    众所周知,全英因为在格莱美之前举办的缘故,在周易公关团队权衡之下并没有选择主攻。也正是因为如此,知道自己不会得奖的周易压根去都没去,还在接受采访时“口出狂言”。

    而格莱美的给奖对于欧美乐坛来说无疑于是一个盖章——毕竟,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格莱美确实是目前世界乐坛的最高奖。

    凯莉·米洛在英国功成名就、夏奇拉在拉美地区已是天后,就这样,她们还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闯荡北美。

    由于种族歧视这個词汇太过于敏感,收了钱的罗温·普拉西多并没有提及这个方面,而是借用凯莉·米洛、夏奇拉等人闯荡北美乐坛的经历来铺垫起了美国乐坛在世界上的高逼格——

    继而话锋一转,开始拉拢这些外来者的粉丝。

    你们的偶像闯荡北美都没能够获得格莱美的认可,周易第一次来参加格莱美却拿到了奖杯,这事你们能忍?

    这不是妥妥的黑幕?

    这事往小了说是格莱美黑幕,往大了说那就是亚洲资本入侵美国啊!

    亚洲人这是想要掌控我们美国乐坛的话语权!

    这你们能忍?!

    而关于要怎么解决这件事,罗温·普拉西多并没有给出什么详细的人名,而是模棱两可的说了句“我们也有很好的歌手,比如诺拉·琼斯,比如艾丽西亚·凯斯、比如布兰妮、比如50美分、比如……”

    只不过,在这一连串的名单中,目前唯一发了新专辑的人就只有50美分一个。

    这心思多少属于是肯尼迪的敞篷车——路人皆知了。

    而为了给自己拉同情分,大打励志牌的50美分则是在公司授意下逐渐开始对外界说出了自己的“传奇性”——身中九枪而不死的传奇性!

    1975年7月6日,本名柯蒂斯·詹姆斯·杰克逊三世的50美分出生于美国纽约皇后区。

    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励志街区,只因为这里走出过许多在美国音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说唱歌手,包括 LL Cool J、Nicki Minaj和史上最成功的女子说唱组合Salt N Pepa。

    柯蒂斯也秉承皇后区优良传统,成为了一名rapper。

    与许多黑人一样,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靠着自己的种族天赋“去父留子”抛弃了家庭。

    年仅15岁的母亲为抚养儿子,做起了贩毒以及皮条客的生意。

    而后,在柯蒂斯八岁那年,老妈因为一桩毒品交易被人谋杀,年幼的柯蒂斯只好投奔同样身在贫民窟中的外婆一家。

    12岁那年,他走上了贩毒之路,18岁时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毒枭,日入5000美金。

    1996年,或许是厌倦了心惊胆战的贩毒生活,又一次出狱的柯蒂斯开始着手切割毒枭事业并转型——学习说唱,并给自己取了个艺名:50美分。

    不得不说,柯蒂斯在嘻哈音乐上确实有着极高的天赋。

    可就在一切即将走上正轨时,2000年5月24日,即将发行第一张专辑的柯蒂斯在外婆家门外遭遇枪击——行凶者使用一把9毫米口径手枪,近距离朝他连射9发子弹,随后逃离现场。

    这9枪分别命中柯蒂斯的手指、手臂、臀部、双腿、胸部和左脸。

    换做是一般人恐怕当场就交代了,但柯蒂斯在被送往医院抢救后,竟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而且仅仅只修养了半年多就恢复如初。

    家庭不幸、父亲消失母死亡;拉过皮条当过毒枭还会打拳击、身中九枪而不死、第一张专辑夭折、出道受阻还被美国唱片行业拉黑,再到被埃米纳姆签约,出道一专爆火……

    要不是活生生的人摆在这里,是个人都会以为这剧情是在拍电影。

    这也成为了柯蒂斯本人在宣传时最喜欢挂在嘴边炫耀的资本——他的粉丝最开始也大多是从他的传奇经历入坑的,被他的励志所打动。

    “我选50美分,他更符合我们美国乐坛的情况,是我们自己人。”

    “确实,倒也不是斯派克不行,主要是斯派克的经历都太顺风顺水了,看起来没什么意思,唯一的热点新闻就是花边,跟我们太有距离感了。”

    “对,没错,正如斯派克当初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家庭美满、生活幸福,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就获得了成功,太有距离感了。”

    “我小时候就是在各种贩毒环境中长大的,不过我的经历没50美分那么传奇,但我很认可他走出来的勇气,这是真正的男人。”

    “……”

    在不知不觉间,50美分就作成为了诠释美国梦的励志黑人代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能够看到类似新闻的路人。再配合相关的歌曲炒作,俨然一副美国乐坛代表人物的样子。

    在所谓亚洲入侵的大背景下,这么一个美国梦的执行人,不支持他还能支持谁?

    当然,对于这一波节奏,挺多人还是不明所以的——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所谓的“亚洲入侵论”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他们只会按照各大传统媒体给的消息来认识这个世界。

    今天媒体说东他们就是东,明天说西那就是西。

    而在部分大小媒体的描述下,拿下了格莱美奖的周易就成为了亚洲入侵的排头兵,是必须要阻止的恶龙、是必须要抗击的魔王。

    “简直是无稽之谈!他妈的还有这么多人信就离谱。”

    钱江差点没把手头的报纸给撕了。

    很显然,这是很多媒体的反击——对华纳率领公关天团帮助周易拿下格莱美奖的反击。

    “正常,你不能指望到现在还有不少人相信地平说的欧美蠢蛋有什么高超的甄别信息能力。”

    坐在休息室沙发上的周易咬了一口热狗面包,补充着忙到快一天没怎么正经进食的胃,含糊不清道:“毕竟我拿下格莱美这种事对他们来说冲击太大了,往大了说就是我已经有能力威胁到了以他们为主的文化评价体系,他们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以欧美——准确的说,是以美国为主的文化评价体系,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对外输出文化价值观的武器。

    无论是格莱美还是奥斯卡亦或者所谓的欧洲三大、全英音乐奖等等,你想要拿奖那就得进入那个圈子,或者得符合他们的观念,然后才会到比拼公关能力的阶段。

    如果说电影导演偶尔还能够凭借画面上的表达时不时突破一下封锁,那流行音乐方面就是亚洲市场单方面的被完虐。

    尤其是对于起步极晚的中国流行音乐市场而言。

    哪怕是进步神速的日本音乐,在美国现行规则下也是一败涂地。唯一一个有希望打破封锁的天才坂本九早早因为打压回到了日本不说,后面还死在了空难上。

    周易这次能够拿奖,也是多亏了他背后的华纳、迪士尼、苹果、皮克斯、可口可乐等等那些利益集合体就是这圈子里的一员,这才拿到了进场比拼公关能力的门票。

    当然,最重要的是周易的这些英文歌都是美国音乐规则下的产物,让那些媒体想挑刺扩大化都找不到毛病,只能带节奏到周易本人身上。

    “我会让公司以及合作伙伴帮着出手辟谣的,伱这段时间再多跑跑现场。”

    钱江咬着牙签,显然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当那些人把50美分摆到了对立位置上,并营销起了励志、美国梦等人设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是到了媒体资源硬碰硬的时候了。

    如果周易没有表现的那么强势,那周易将会是这个所谓的“美国梦”最佳代言人。

    但可惜他明显不是很听话。

    不仅有野心,还扛着“种族歧视”的大旗一脚踹开了格莱美的大门,站着把奖给领了,这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

    钱江起身,正要着手去准备,却被周易一把叫住:“不不不,老钱,不要去辟谣,这是在浪费资源,还是无用功。”

    “?”

    停下了脚步的钱江扭头,诧异看向了沙发上坐着的男人。

    周易抬眸与之对视着,右手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在法律上有一个叫做自证怪圈的概念,这也是为什么法律会主张谁提出追举证的缘故。

    “如果我们专注于辟谣公关黑幕之类的,反而会顺了他们的意,他们会把这个话题一路延续下去,让我们将精力浪费在这种无异议的扯皮当中。”

    钱江皱眉:“可如果不辟谣的风险会很大,格莱美的地位在欧美地区不言而喻。”

    虽然他们确实有搞黑幕的嫌疑,但大家都这么公关,就等于大家都在搞黑幕,也就是大家都不犯规。

    “用一个更离谱的新闻把风头和讨论度盖过去就行了。”

    放下右手的周易嘴角噙起一抹笑意:“正好,还能给我炒作一个概念。”

    在当下这个年代,要想达到一专5冠单的离谱成绩,如果没有一个能够打动到美国大众心底G点的概念或者说理由,是很难做到的。

    每年的好歌那么多,有很多都是公告牌冠单级别的,却始终没能够拿过一次冠单成绩。除了营销上的不足以外,更重要的就是他们缺少故事。

    而作为亚洲人、作为中国人,他所能够利用起来的就只有自由平等这一面欧美对外忽悠人的大旗。

    而这,恰恰也正是美国对外的宣传根本。

    “种族歧视我们之前刚用过,再用会不会引起反感?”钱江对于短时间内高频率多次使用的营销手段还是有所顾忌的。

    “只要我真的被歧视,那不就没问题了?”

    周易吐掉了嘴里叼着的牙签,说出的话令钱江错愕不已——

    “放任人黑我,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让人故意黑我,强度越大越好,前提是要带上作为夸赞对象的50美分,无限捧他贬低我。但前提是不能被人抓住马脚,暴露是我们找的人……”

    当一个人说你搞黑幕,你名义上还真搞了黑幕,那要怎么办?

    很简单,把那个说你搞黑幕的人名声搞臭了就可以。

    虚假的商战运筹帷幄,真实的商战人身攻击。

    交代完的周易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那有些褶皱的西装,站在落地窗前远眺着脚下的纽约,玻璃上倒映着他那张棱角分明的脸。

    …………………………………

    “号外!号外!周易闯美或遇到最大阻力!”

    《亚洲入侵!周易格莱美被爆黑幕?!》

    《周易卷入公关门,格莱美之行或有污点?》

    《黑幕来袭,周易得奖真假难辨?》

    《格莱美的沉默,周易格莱美奖杯或被收回?!》

    《……》

    2003年3月15日,星期六,帝都时间上午九点半。

    以《南方娱乐报》、《苹果日报》、《壹周刊》等杂志报刊为首的报纸搬运来了近日以来周易在美国所陷入的舆论旋涡——黑幕。

    网络上,关于这件事的讨论也随着各方信息的搬运而愈演愈烈。

    眼下正值非典时间,正是国人基本上都窝在家里看电视、讨论新闻、讨论明星的时候。

    这冷不丁瞧见与周易有关的负面新闻,那关注度自然是蹭蹭往上涨。

    一个中国明星,去国外领奖变成了被指责黑幕?

    这乐子可太大了。

    “真的假的?周易那么强用的着搞黑幕吗?”

    “就是就是,不是说周易去年全球专辑销量最高吗?那奖就理应是他的啊。”

    “销量高不等于可以拿奖,望周知。”

    “望周知你妈了个逼,有本事别开小号!”(已被禁言)

    “……”

    本来就闲得蛋疼的网民们这下在互联网上是明显又多了一个讨论点,热度甚至比刚开播没几天的《倚天屠龙记》还要高。

    “要我说周易就不应该出国门去跟欧美歌手竞争拿奖,他被黑是必然的,美国人不可能允许一个中国人征服美国乐坛的,他又不是自己人。”

    “周易在欧美太狂了,这下遭到反噬了,欧美歌坛那边也就夏奇拉、玛利亚·凯莉、凯莉·米洛、艾薇儿、艾西利亚·凯斯、诺拉·琼斯等歌手会帮他说两句话。”

    “怎么都是女歌手?男的呢?”

    “这个色批之前在格莱美现场跟男歌手合照都是一脸假笑,跟他交好肯定是女歌手啊。”

    “要我说周易还不如回来演戏呢,不在外面受那个气。最近好火的那个《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如果是周易演该多好,正年轻也帅,跟高媛媛、贾静文更配,苏友朋太老了,一点都不配!”

    “……”

    台湾,正在宣传新专辑,想尽可能趁着非典这个专辑发行空档期来独享这一口大蛋糕的蔡衣琳人麻了——

    她3月7号发布复出歌坛的新专辑《看我72变》,有周杰纶保驾护航的《说爱你》、《马德里城堡》两首歌质量极高,正是大展拳脚要霸占头条的时候,结果就遇上了周易霸榜格莱美后发布的英专《永远年轻》。

    由于今年台湾转播了格莱美的缘故,许久没在新闻上看到真人周易在活动的台湾粉丝顿时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在他举起了三座奖杯之后。

    格莱美效应加持下,周易英专在台湾首周就干出了疯狂的28万张销量,截止到15号,两周时间直接卖了36万张,可谓是直接榨干了这几个月内台湾专辑市场的近三分之一。

    这对蔡衣琳很不友好。

    在周易这近乎于横扫的重压之下,她的专辑热度由于被周易格莱美新闻碾压的缘故,首周明显不及预期,仅卖出了近七万份。

    虽然这个成绩对于寻常歌手来说已经好太多了,但对于首周预期在八-九万的索尼来说,这个成绩明显是受到了热度影响的。

    没办法,打算靠着专辑质量厚积薄发的蔡衣琳开始更加拼命的跑现场,以图让自己能够更多的占据各大娱乐新闻的版面——

    本来她都快成功了,毕竟周易的格莱美效应也不可能持续太久,他人都不在国内呢。

    结果,眼看着自己所获得的新闻版面越来越多,《说爱你》这首歌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传唱度也越来越高——冷不丁的,全台湾各大娱乐媒体又集体放弃了“双J”的报道,一窝蜂的去追“周易格莱美黑幕”的新闻去了。

    蔡衣琳又又又又一次错失头版、头条……甚至于是热度。

    “我……”

    人在台湾的蔡衣琳都快委屈哭了,跟周杰纶打电话诉苦的时候都是带着哭腔的,话都是说不完整的。

    周杰纶听的有些尴尬。

    人周易挺对得起他了,早早说了不会在3月份发中文专,只会发英文,还是在参加了格莱美之后的3月1号发。

    他也早就把这些情况转告了蔡衣琳。

    后者当初是坚信周易英专不会在台湾打出什么爆炸成绩才敢按照原计划3月7号发布的。

    结果倒好,先是周易格莱美获奖,后有周易格莱美黑幕,两大爆炸性热度伺候她一人,这福气多少有些逆天了。

    受周易的新闻热度影响,她的专辑《看我72变》截止到目前半个月仅仅只有十二万的正版销量,大量路人听众的关注都被周易这一前一后的新闻所吸引。

    虽然销量在今年的台湾算不上低了,但对于索尼以及她本人的预期实在是有一定差距……

    “这没办法的,行了,先不跟你说了,我得打电话问问阿易的情况怎么样。”安慰了一番蔡衣琳后,周杰纶转而拨通了周易的号码,关心着他的情况。

    得益于周易过去在国内打出来的名声,在这个所谓的黑幕刚被爆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其实还是不信的。

    基本上都是认为周易这是因为打出了国际而被美国佬黑了。

    可直到新闻愈演愈烈的一周后,他们也只等来了华纳一纸轻飘飘的谣言解释后,一些人这才嗅到了一丝不对劲。

    按照周易一直以来的性格,这玩意如果是假的,恐怕早就站出来跟人打个天昏地暗了。

    可偏偏目前国内外都没有任何周易官方的反击。

    “放心吧,我没事,在搜集证据呢,准备让那群傻逼吃不了兜着走。”

    电话里,周易那一如既往的爽朗笑声令周杰纶心中多少也放下了石头。

    而在他之后,诚龙、姜汶、李连结、陈道名、张国利、霍汶希、蔡琢妍、王立宏、林骏捷、陶哲、刘若因等等周易在国内认识的、联系过的朋友全打来了电话或者发短信问情况。

    一度急到如只猹一般上蹿下跳,整天挂在程好家里的孙燕兹就差买机票飞去美国了。

    萧雅轩、范小胖等明确与周易关系好的人倒是在担忧之余也吃到了他的定心丸。

    而在网络上,关于周易的种种黑幕讨论也开始逐渐居高不下——

    最典型的便是天涯用户“自由的河狸7”所发表的一篇帖子:《周易,丢脸丢到国外去了,耻辱!》

    “我一直都说周易这种张狂的性格是要吃大亏的,在国内是有人保他,国外可没有。

    “国外比他才华高的一抓一大把,这下造重了吧?

    “还想碰瓷披头士,也不知道是谁给的勇气。

    “他爸妈老实巴交一辈子,也没想到自己教出来的儿子是自大狂、撒谎精……(该用户因言语辱骂已被禁言)”

    2003年3月17日晚,欧美、甚至于是中日韩等亚洲国家,都意外收到了一封来自于华纳的公开媒体邀请函——

    那是周易发来的,邀请他们来参加一场新闻发布会。

    邀请函上会公开表明周易将会亲自出面说清楚此事……

    (本章完)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华娱之2000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华娱之2000》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华娱之2000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华娱之2000》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