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来访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第739章 来访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那这么说发射市场也会……”

    龙佳成立刻想到了更多,假如航天市场也要对等开放,那变数就太多了。

    从数量甚至质量上来说,已经有了成熟火箭方案OEM设计的国内火箭公司绝对能大杀四方,但如果涉及到中高端以上,还是得有自己的绝活,运力不是特别重要的因素。

    阿美现在服役的可回收火箭确实不算太多,但老宇航企业多啊,国内民营航天能制造高质量卫星、空间站舱段的却寥寥无几,这些阿美企业争抢太空设施或者机械订单的可能性就很不小。

    价格贵也不是问题,在太空建设中,预算不是太紧要的东西。

    龙佳成靠着新远的支持以及“灵犀网”项目在国内有充足的信心,但要是直面阿美企业的竞争还是有些压力的。

    “海叔,这消息……怎么突然要搞什么互相开放通商,我们和阿美不是……”

    在本世界线的2018年,当然不会有人认为这样的对等开放是退让,反而更像是己方的胜利。

    不过阿美为什么会脑子抽了走这条路,他们的议员没有反对吗?

    还有很多阿美企业,就不怕洪水般的华国制造彻底冲垮中低端市场?

    龙海:“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想事情并非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现在流露出来的只是一点风声,到底怎么回事谁也不知道。

    倒是你们搞航天的……你没关注马斯克的专访?现在都在传SpecaX和新远要强强联合,马斯克说他能免费坐空天飞机……

    联合矿业还从阿美买核弹呢,搞不好啊要建美、华联合空间站!”

    恐怕是联合太空港。

    龙佳成脑海中突然冒出来这个想法,然后站起来在办公室中踱步。

    “不行,我要去打探消息,这件事影响太大了,以林总的性格没准真有可能!”

    ……

    9月17日,露西亚航天局长尤里提议立即召开华阴组织定期会议,在华山讨论华阴组织下一步如何加强航天联系。

    同时“飓风”火箭总师对社交媒体宣布,露西亚新一代巨型可复用火箭已经进入完全的样箭制造阶段,“飓风”使用了新远提供的顶尖火箭发动机,即将首飞并在数年内建设完成月球基地。

    尤里的提议发出后,髮、意、以及其他四个成员国纷纷响应,对外表示华阴组织的投入规模依然较少,需要尽快增加资金,和技术支持。

    髮意也宣布他们的HVE火箭与赫尔墨斯航天飞机进度十分喜人,不日即可首飞。

    还未等华方这个东道主表态,这些成员国就急急忙忙派人飞了过来,大有不管不顾的意思。

    ……

    一架来自欧洲的客机在京城落地,钟成到场迎接。

    “欢迎你,特罗克先生。”

    “感谢您的欢迎,钟局长。”

    现任带嘤皇家工程学会执行主席、航天局首席执行官格雷厄姆·特罗克比其他所有人都快,以最快的速度启程并抵达京城。

    随行人员还有外事人员和科学人员等,是一次相当突然的交流访问。

    理由也是相当冠冕堂皇:讨论联合矿业后续将使用的大当量氢弹爆破计划,虽然是明年才会发生的事。

    不仅仅是特罗克团队,还有一支规格更高的队伍飞往华盛顿。

    对于带嘤来说最近的局势可以用急转弯形容,从8月开始就有些不对劲,然后在奇怪的道路上越走越歪,到现在两个本该的死对头突然要握手言和,开始一唱一和的携手共进?

    眼看阿美的参议院也开始抽风,带嘤除了马上进行问询外,也派出了两支访问队伍一探究竟。

    前来迎接特罗克的还有大使康纳,特罗克到达的第一天不会开展任何活动,而是主要以休息为名和大使馆通气。

    当他们抵达康纳安排的住处,特罗克立即驱散了无关人群,向康纳通报信息。

    康纳早已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他最近在京城马不停蹄地到处打探消息,然而屡屡受挫,现在终于等来了国内的指示。

    特罗克:“第三次大战就要爆发了!”

    第一句话就让康纳大惊失色,差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最近也没有什么敏感事件和高强度冲突啊,京城总体来说也是歌舞升平,哪里看得出世界大战的样子?

    然而特罗克面色严峻,表情不变地解释道:

    “不是真正的战争,但可能比起三战还要糟糕。”

    康纳这才松一口气,气急败坏地反问:

    “伦敦就只有这個结果?我几乎动用了所有触手获取信息,一旦被发现就可能被驱逐,告诉我,你们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特罗克:“华国人和扬基佬越走越近了!”

    “我的眼睛还没有瞎掉。”

    特罗克:“我们从几个议员那里打听到了消息,约翰正在策划一场巨大的经济变革,就像华国人四十年前那样,开始引入对方的商品,放款资本流通管制,扩大航天合作。

    那些扬基佬的企业之所以如此热衷,是因为暂时这些廉价商品进入阿美需要过他们的手,随随便便就能截取巨额利润,还能扩大华国市场。”

    康纳瞳孔一缩,他太了解这样做的意义有多大了,不过一瞬间太多想法产生,到最后他只能跺脚吐出一句:

    “应该把约翰送上敞篷车,这是背叛!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的!

    不,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去年他们还在激烈对抗,这没有理由。”

    特罗克:“这是另一支队伍要搞清楚的事,我也还在寻找原因,但我们绝不能让这变成现实,如果他们握手言和,那NATO存在意义是什么?

    假如阿美主动放松技术管制,那就是整个欧洲的灾难!”

    特罗克想起了面见首相时对方的震惊和焦急,几乎是要忍不住飞到约翰面前揪着对方的衣领质问为什么。

    带嘤完全不能理解这样带头逆反的行为,性质等同于帮派大哥突然反水变卧底,那小弟们是什么?

    假如世界上最强大的高新技术、学术集散地和最强大的工业国放下隔阂,那其他国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假如他们的矛不再对准彼此,那又会对着谁?

    首相和女王几乎都在彻夜未眠地考虑这个问题,根本无法想象这种事成为现实会有多恐怖。

    这种恐怖的情绪也被特罗克带给了康纳,后者同样深感害怕,但突然身体一颤,用惊喜的声音说道:

    “不,有人比我们更紧张!露西亚好像也一无所知,他们才是最怕的人!

    哈哈哈,没错,他们也在打探消息!”

    ……

    “世界紧张度+50”

    林炬点击鼠标右键,然后卸载,移除了才玩十几分钟的“钢铁雄心4”。

    被钟成强制关在航发委工作的这些天,他甚至开始摸鱼打游戏,像“钢丝”这种随时可暂停的战略游戏就相当合适。

    不过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菜鸟,经过了痛苦的新手教程,他已经深刻认识到了成为一个指挥家有多困难。

    别说指挥一个国家,即使几千人的后勤和管理就足以牵扯全部精力,运输大队长营长级别的指挥能力还真不算太差。

    “林总!”

    办公室门外传来声音,林炬熟练退出桌面,然后认真地注视着屏幕上打开的文件,闷声说道:

    “请进!”

    进来的秘书疑惑地看着空调房里狂转风扇的机箱,然后才汇报道:

    “林总,这是上面刚刚提出的文件,要求征集意见。”

    这段时间上面的变化只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在文明危机以及太空战争的作用下,各种文件和改革像雨后春笋一样密集地冒了出来,无数空缺等待完善,不时就会补上某个忽视的漏洞。

    但即使这样也只是暂时糊墙而已,只是提前为未来做一点准备,到时候肯定还需要变革。

    “关于扩大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以及人力资源合理安排的有关意见征集意见书?”

    林炬飞快地阅读下来,发现还和自己有关。

    目前当世的主流看法是,自动化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失业问题,尤其是人工智能来临,大规模取代人类造成事业的风险是不能忽视的。

    然而太空危机却又产生了新的变数:

    在以前,工作岗位是数量是一定的,如果不能及时创造新岗位,就避免不了失业。

    而现在经济增长已经趋于放缓,失业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不过在太空危机的背景下,又完全是另一种情况:

    太空建设能够催生海量的工作岗位,需要不计其数的资源,将产生人力缺口而不是富余。

    造一辆自行车,需要一个钢管厂,需要一个螺丝厂,还需要一个电镀厂,这就能够生产一辆不错的自行车。

    造一辆汽车,需要一家钢铁厂生产车体,需要一家专门的螺丝、垫片供应商,需要一家电气设备制造厂,需要一家仪表厂,需要一家轮胎厂,还需要单独生产发动机、变速箱等,复杂程度一下子就上升起来了。

    如果是造船,那不仅需要更多种类的工厂,所需规模也更大,需要的人数也更多,供应链范围将涉及数百万人参与。

    如果要造一支太空舰队,建造数座太空港口,筹备太空大战所需的物资,又要多少人?

    直接从业者至少数十万,服务这个体系的人将会高达几千万人,几乎涵盖所有家庭。

    虽然这是至少十年以后才会发生的事,不过早做准备是万万没错的。

    技术行业对于高知识人才的渴求是无穷无尽的,在未来培训一个人去做太空工程师肯定比去流水线打螺丝创造的价值更多。

    现在林炬拿到的只是一份很粗糙的提议,专门强调了新安建设的无人化工厂以及筹划中的无人网约车计划,将其作为观察人工智能深入生活的样板。

    阅读完文件以后,林炬沉默了一会儿敲着桌子,对着秘书说道:

    “去让小王(新远的秘书)过来,我找他问些事。”

    ……

    9月23日,在外界巨大的关注与舆论风潮中,首批“华美自由贸易访问团”飞抵京城,受到了国内正式以及多个企业的热烈欢迎。

    莱特利公司的代表当晚就离开了京城,坐上新远的C810抵达蓉城。

    叶长思亲自出马,与莱特利公司的代表组织了一场多方谈判。

    严格来讲,这次合作与新远关系不大,主要是进行牵头,将会有三家国内公司(民企)与莱特利机械对接,获得对方不少技术授权以及精密加工设备技术转让。

    地点是在蓉城郊区的某度假村,连上翻译到场的就有几十人,不过现在大部分人都在把视线集中到叶长思身上。

    “这些技术参数的伺服电机、机械臂关节、材料专利,我们都要。”

    叶长思在对方提供的技术目录上补了一些,都是些较为先进的产品,但并非顶级,属于消费级市场中较为高端的一类。

    准确的说,是能够用在人形机器人上面的。

    新远已经生产过数百台人形机器人,虽然是完全自主制造,但很多地方无法绕开现有专利,能生产却无法进入市场,同时没有进行量产,成本相对很高。

    林炬同样希望推广人形机器人,那就只有降低技术参数,同时把大部分零件外包出去,由可靠的供应商生产。

    莱特利机械公司的代表凯文看了几眼,确认都不是特别先进的产品,当即点头允诺:

    “没有问题,不管是成品或者技术,我们都愿意提供,还需要其他的吗?”

    叶长思:“暂时就这些,除此以外再定制一批开源的加工设备,和之前告知你们的差不多。”

    凯文依然点头,这才是他期待的重头戏,哪怕新远压了价,也是笔了不得的大单。

    “按照之前的约定可以,不过我还是想提醒你们,这些设备没有软件也没有折扣,同时会非常难使用,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建议。”

    “谢谢,就这样。”

    新远的产能当然也是需要扩张的,B级基地不管是大小还是产能都开始进入瓶颈,在系统没有反应的情况下,基地只能自行扩张。

    自己硬生产高端设备当然可以,不过资金消耗大和耽误正常生产,如果是攻克技术然后扶持国内产商,又存在技术升级周期问题,等待时间太久。

    新远的选择是双线战略,一边慢慢磨技术扶持国内厂商,同时也大力外购,反正现在的新远几乎没有了资金障碍,大不了叶长思让林炬去伸手要。

    这些国外供应商也不会怠慢这样的大客户,算上整理厂房和调试,其实也得半年以上时间。

    (本章完)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