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面广告的尖峰时刻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面广告的尖峰时刻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曼哈顿的第八大道,一家刚开张大半年的仓储型超市,在今早打开门没多会,就迎来了堪比圣诞节的热闹场面。

    在这个既没有4G也没有5G的时代,纸媒每时每刻都在散发着不可一世的威力。

    今天的《纽约邮报》,就像一个积极向上的导购员一样。

    给凤凰、永久牌自行车拉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客户。

    等江山一行抵达停车场的时候,远远就看见一辆辆崭新的凤凰、永久自行车,被纽约市民们连推带骑的拉出了超级市场。

    “还真是活见鬼了,”

    黄永钰看着眼前神奇的一幕:“我怎么有种到了王府井的感觉。”

    “距离王府井的规模还早着呢,”江山特满意的看着眼前:“米国的人民还得继续努力啊!”

    陈子超:“米国的总统也得继续努力啊!”

    黄华表示:“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呀!”

    王扶林:“必须给个口头表扬。”

    ……

    眼见好事成双,一行人边唠嗑边往超市里面走。

    瞧着眼面前一個个推着自行车的老外,江山都感觉对方的气质都不一样了。

    等他们走到了凤凰和永久的展示区时,要不是墙上的卡通壁画还在,差一点就以为自己走错地方。

    “没了?”

    陈子超看着几个留守阵地的厂家促销员:“全都卖光了?”

    “超哥,”身兼重任的安良堂促销:“您要是再早来两分钟,还能看见俩老外抢一辆自行车的精彩场面呢。”

    “没货去库房提呀,不是让你们见机行事嘛?”

    “没了?”安良堂的弟兄:“全都空了。”

    “听见没?”

    陈子超回头看着江山:“全都卖空了。”

    江山木愣愣的点了点头,目光却瞧着另一个地方。

    在凤凰和永久的促销区域,一块展板上特抢眼的贴着四面《纽约邮报》的报纸。

    版面上不仅有活泼可爱的自行车广告,还有骑着自行车的老布什和太太。

    “陈sir,这是你干的?”

    “怎么样,看着不错吧?”

    “你可真是个人才!”

    “这算什么,”陈子超一夸就喘:“要不是报纸太难买了,我能给它从停车场一路贴进大门……”

    ……

    作为尼克松的铁杆粉丝,老布什在水门事件发生后,冒出了暂时远离喧嚣的想法。

    未经选举直接上任的福特,对待老布什还是不错的。

    当他让布什在英-国和法-国里面二选一的时候,老布什选择了中国。

    1974年,老布什带着太太来华就职。

    为了深入了解燕京、也为了拉近自己与中国人民的距离,老布什决定入乡随俗。

    在买了两辆自行车后,便带着自家的媳妇芭芭拉,开始在燕京城里四处溜达了。

    据晚年时候的芭芭拉回忆:我同布什最愉快的一段时光,就是派驻在燕京的那些日子……

    今天,为了给自家的报纸加点料,也为了给里根的热度添点烟火气。

    默多克在凤凰永久的广告旁,添了一把柴。

    在这把柴的助燃下,四千多辆凤凰永久牌自行车竟一下就跨入了紧俏商品的行列。

    ……

    “还有自行车没?有的话赶紧上呀。”

    忽然传来的提醒声,令江山看向了陈子超。

    “这家超市的库房要是没了,”他和黄华互瞧了一眼:“估计全市的凤凰和永久都差不多卖光了。”

    “江组长,”

    这个时候的陈子超,竟感觉比江山还要积极:“你赶紧联系一下你在国内的同志,速速给纽约发货。”

    “这事可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江山:“这批自行车不是代销,而是双边贸易,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陈子超沉默了几分钟:“那,你们有没有打算在纽约设一家国产自行车的专卖店?”

    “暂时还没有,”江山:“怎么,你想来一个?”

    还别说,在唐人街上设一家国产自行车的专卖店,倒是个不错的想法。

    “来就来呀,”陈子超:“我们安良会要人有人、要地有地,一家自行车的专卖店,还是玩得起的。”

    “陈sir,跟我们做生意的规矩可不少,”

    肩并肩往外走的时候,江山先给对方打了一针:“您确定能接受?”

    “只要是生意人,哪个不讲规矩,”陈子超:“谁要是敢破坏伱们的规矩,我这关他都过不了。”

    “有你这态度就好办了,”江山开始掏心窝子了:“只要肯规规矩矩的,还怕赚不到钱?”

    “就是,”陈子超心说我图的就是这个。

    “那,唐人街开专卖店的事……?”

    “等回去之后,”江山:“我会专门就此事,帮你向上面美言几句的。”

    “我等的就是江组长你这句话了,”

    工程项目还没到账,陈子超的气质已经不一样了:“请国内的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会尽职尽责的维护好凤凰和永久自行车的光辉形象。”

    “除了自行车,陈sir有没有考虑过开一家旅行社?”

    “这个又怎么讲?”

    “我们那部美食广告里的风景如何,”江山继续点拨:“我要是你就直接在酒楼里加一面贴墙的灯箱……”

    直到在小旅馆的门口分手后,陈子超感觉自己距离纽约首富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回去的路上,陈子超始终在问自己:真的要踏上这条路吗?

    “超哥你看,”

    就在这个时候,司机提醒他朝前看:“天还没黑呢,探花楼就已经排上队了。”

    “我来看看,”

    当黑色的林肯,缓缓开过自家的酒楼时,陈子超惊讶的看着大门口的一排老外:“这还是我的探花楼嘛?”

    他自己都快认不出来了。

    随着广告播出的效果逐渐放大,唐人街上的中国餐馆眼瞧着一天旺过一天。

    看到这,陈sir当即做了一个决定:一定要抱好江组长这条大腿。

    毕竟,能让自己与大陆建立联系的人,也只有他了。

    ……

    等到了第二天,来自中国的广告团队,又浩浩荡荡的被车送来了林肯艺术中心。

    由于今日的颁奖主题发生了变化,颁奖地点也换成了一座阶梯式的大型报告厅。

    依照纽约广告节的习惯,他们总会在这个节骨眼先给大家来一场案例分析。

    当然,为了能给全球的广告精英们上场课,主办方也着实花了些心思。

    这一会的江山,静静地瞧着讲台上的大卫·奥格威。

    心里面那个激动呀,一连呼了好几口,才算把气给喘匀喽!

    其实不止是江山,自打60多岁的奥威格招着手走上台后,阶梯上的掌声和口哨就一直没歇过。

    直到主持人介绍完毕,把话筒交给了奥威格,场馆里才终于得以消停。

    出生于1911年的奥威格,在业界一直都戴着“广告教父”的头衔。

    年少时由于挂科太多,奥威格被最心爱的牛津大学扫地出门。

    1948年,在干了一段时间的厨师、推销员、农夫之后,奥威格斥资6000在纽约创办了“奥美广告公司”。

    仅仅十年时间,在29个国家开设分司的“奥美广告”,不但挤进了全球五大广告公司的行列。

    还让自己的公司账户从6000美元,变成了8个亿。

    瞧瞧这离了大谱的制钞速度,完全就是江山的创业榜样。

    奥威格之所以能创造这个奇迹,除了因为抓住了营销行业大爆发的时机。

    另一个原因就是奥威格敏锐的洞察力,和将这份洞察力化作行动的执行能力。

    尽管自己旗下的员工人数早已过万,但奥威格却凡事都喜欢亲自上阵。

    1938年,在调研了竞争对手的公司后,他发明了“票房毒药”这个新词。

    之后在试坐了一圈劳斯莱斯后,奥威格又写出了令劳斯莱斯封神的广告词:

    【坐在劳斯莱斯中,所能听到的最大噪音,就是来自时钟的滴答声。】

    为了帮助籍籍无名了116年的海撒威服装厂,奥威格给他们的衬衣模特加了副1.5美元的眼罩。

    此广告之后一经见报,立刻令所有的读者在一片广告的森林中,看见了一朵个性十足的大红花……

    如今,站在纽约广告节上奥威格,为了专心从事创作设计,早已在15年前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

    但有关他传奇,却依然还在继续。

    “顾客不是白痴,她是你的爱人。”

    “没有无聊的产品,只有无聊的广告。”

    奥威格这两句座右铭,倒是与江山的那句“甲方的利益就是一切”不谋而合。

    所以这一会的江山,看着奥威格就如同见到了自己的行业偶像。

    随着灯光的调整,广告节上的又一个项目环节到了。

    依照节目单上的显示,在几个经典的平面广告案例分析后,主办方将当场宣布平面广告和户外广告的获奖名单。

    这一会,在大屏幕显示出一幅图片的时候,立在屏幕侧方的奥威格,和在场的广告人一块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场上的一些嘉宾朝着中国团队的方向看了过去。

    这时候,奥威格压压手开始说话了:“在讲解这个案例之前,让我们先给来自中国的广告同行们鼓鼓掌……”

    一阵掌声过后,奥威格看着中国团队的方向:

    “感谢你们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也感谢你们教我们认识了双面广告的应用。”

    这一会,科技感十足的讲台上,显示的正是凤凰、永久自行车的二合一广告图片。

    “就在昨天,我已经联系了我的一位老友,”

    在分析对方的案例之前,奥威格想先和中国的广告团队说句话:

    “我们一致认为,你们设计的这则双面广告,应该被纳入纽约大学广告传媒系的教案……

    很抱歉没有提前通知,就把你们的设计选作为今天的首支广告案例。

    不过,如果你们觉得有所冒犯,我将立刻停止此份案例分析。”

    说这番话的时候,台上的老先生一直看着中国团队的方向。

    不止是他,这一会场馆里的所有人都在看着中国团队。

    “请,”

    在江山站起身一个礼貌的手势后,面带微笑的奥威格终于开始授业解惑了。

    “……所以在我看来,双面透视广告的出现,不仅是广告业的一个全新设计方向,”

    坐在高脚椅上的奥威格,总结道:“还是平面广告的一个里程碑……”

    一番深入透彻的剖析后,江山才知道自己这篇广告竟有那么多设计小心思。

    “原来你当初是这么想的,”余思归挨过来悄声道:“他要不说我还不知道呢!”

    “他要是不说,”江山道:“我自己也不知道。”

    余思归哪里会相信江山:“你就使劲揣着明白装糊涂吧。”

    就在黄永钰悄咪咪的靠过去,准备听他俩嘀嘀咕咕聊什么的时候。

    大屏幕上刷的一下,又换上了一幅全新的平面广告。

    这幅图片一亮相,场馆里的嘀嘀咕咕声当即就响了一大片。

    相比之前早已熟悉的双面广告,此刻显示在大屏幕上的却是大家闻所未闻的户外广告。

    “和前一幅双面广告一样,”奥威格笑道:

    “这一幅户外广告的拥有者,也没有向广告节的主办方递交报名申请。

    但是,我还是想在这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一广告案例,因为它实在是太出色了。

    作为一家广告公司的创办人,我可以这么说,大家看见的这支广告是迄今为止最有趣的户外广告。”

    在满场的议论声中,江山、余思归、黄永钰,目瞪口呆的瞧着屏幕上的图片。

    几秒钟后,三位同志一块缩回了脑袋。

    江山:“怎么会是它?”

    “不是说还没全面完工嘛,”余思归:“怎么都传到纽约来了?”

    “不过还真别说,”黄永钰:“瞧着就不一般。”

    “你们仨在说什么?”王世襄好奇的靠了过来:“你们见过这广告?”

    “这是广告嘛,”王扶林使劲的看着大屏幕:“我怎么瞧着不像呀。”

    “其实不用我说,”

    这个时候,奥威格的声音再次响起:“大家一定已经猜出它在为谁代言了吧!”

    此问一出,满场都是回答的声音——麦当劳。

    这一会,显示在广告节大屏幕上的,正是二包工江山帮“黄与林”设计的麦当劳薯条人行道。

    “瞧这事闹的,”

    见此情形,抖着腿的江山摆出了一副无法描述的笑容:

    “原本还想着来学习一下先进国家的广告设计,没想到上来的……竟全是我自己!”

    (本章完)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