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咏絮——送我上青云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红楼琏二爷第704章 咏絮——送我上青云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桃花坡下,沁芳岸边,李纨早命人围了凉亭作为诗社活动场地。

    本就鲜花锦屏,金兽焚香,充满雅丽气息的凉亭,在一众海棠社的成员聚集之后,越发馨香满亭。

    史湘云和探春永远是最活跃的,只听她们笑道:「这一次咱们诗社可兴旺了。原本以为李家两个姐姐赶不上的,没想到她们也回来了。

    如此,加上咱们原本计定的十三个人,一共就有十五个了!」

    众人闻声将目光投向苗苗条条,宛若一对儿并蒂一般的李玟李绮姐妹,使得她二人有些腼腆的笑了笑。

    她们之前是跟着母亲走访了几日的亲戚,幸好回来了,否则就要错过这件「盛事」了。

    是的呢,如此多的小姐妹聚在一起饮酒作诗,以前听都没听过这样的事,由不得她们不期待。

    至于她们的母亲,之前也和她们过来瞧了瞧,许是也不想留在这里耽误她们小辈玩耍,所以在薛姨妈过来的时候,干脆跟着她去蘅芜苑说话去了。

    与李家姐妹的期待不同,尤氏姐妹就显得有点尴尬了。

    倒不是大家不带她们玩。之前李纨也问过她们,只是她们自知以他们二人那粗浅识得几个字的水平,和这些人玩文墨,那是平白丢人现眼。

    眼见这些人玩文绉绉的东西不知道要多久,不甘心一直在这儿干看着的尤三姐忽然瞧见边上有小丫鬟拿着不少风筝,便扯了扯姐姐的袖子,示意了一下,悄悄跟了过去。

    「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咱们距离上一次开社,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这也是自海棠社成立以来,间隔时间最长的一次。」

    海棠社长李纨出来,压制住了兴致勃勃,叽叽喳喳的众姐妹,发表致词。

    「值此桃花盛开的季节,按照约定,我们此次诗社的题目便是……」

    「你等等。」

    不意自己的话被打断的李社长看向说话的林某人,并下意识的瞥了一眼坐在边上与亲妹妹说话,亲和的过分,半点大家长气派也无的贾琏。

    迎着众人审视的目光,黛玉走到中间,对李纨俏皮一笑,然后从袖中摸出一张折好的字条塞给李纨。

    面对李纨诧异的目光,她方笑道:「咱们说要兴社写桃花,都说了十来日了。这么长的时间,大家心里都不知道诌了多少桃花了,这会子即便要叫写来,也不算什么难事。

    我这里倒是有一个更好的题目……」

    黛玉说到这里便盈盈止住,但是熟知她的人,都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

    遭了,她要临场换题!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不够自信的才子才女,心里捏起了冷汗。

    李纨自然也明白众多大小姑子之中,黛玉才情绝对是最高的几个人之一,也是在历届诗社中,凭实力获得在社中不低的话语权的。

    因此,黛玉的建议,哪怕是她这个社长,也不敢轻易忽视。

    但她秉性正直,心里虽然不想得罪黛玉,但也不想放任黛玉恃才自傲,存心刁难大家。因此在下意识的展开纸条观摩的时候,一边还在思索着如何驳回黛玉的无理要求。

    不过她的这一想法,在认真看过黛玉递给她的纸条之后,产生了松动。

    黛玉递给李纨的,自然就是先前湘云有感而发写的小调《如梦令》了。

    原稿原本被宝钗收藏着,被她专门要了来。

    其他人都大概猜到黛玉给李纨的应该是诗作,看李纨的模样,心说莫非林潇湘又作了好的不成?因此都围上来观看。

    一会儿之后,李纨将词稿让给争抢的众姐妹,看向黛玉:「是你写的?」

    「我可不敢盗这个名。这可是某位

    "锦心绣口"的诗词大家刚才写出来的,我都还没捂热,这不就赶忙拿出来给大家品鉴了。」

    黛玉笑看了湘云一眼。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竟是湘云的作品。

    史湘云自然一早就发现黛玉是拿她的东西在「招摇撞骗」了。但是一来她确实很满意自己之前灵光一闪写出来的这首小词。

    二则她能猜到黛玉这么做,只是想给今日诗社添个彩。正好她也想要让大家都来写一写「柳絮」,看看有没有人能够写的比她的更好。

    因此面对大家钦佩的目光,赞许的话语,她只是略微腼腆的一笑。

    黛玉适时笑道:「怎么样,人家锦心绣口已经珠玉在前,把个柳絮都写活了,写绝了。咱们虽然不像她吃了那般多的肉,但要是连比一比都不敢,今儿岂不是让她一个人独领风骚了。」

    其实也不用黛玉激将了。在传阅了湘云的如梦令之后,许多小伙伴都已经开始望着漫天飘舞的柳絮,在沉吟冥思。

    宝钗也助拳道:「虽然原定是桃花为题,但是咱们聚在一起本就图个玩笑乐趣。难得枕霞写的柳絮又有趣,又应景,咱们不妨临时添一社,回头再写桃花也不迟。」

    海棠社往届第一权威蘅芜君都发话了,李纨再无疑虑,当即点头:「既如此,那就添一社。就以一炷香为限,以柳絮为题,限各色小调。

    不过我有言在先,因为是临时增添,不论好歹只图个乐趣,就不做奖惩了。」

    李纨作为社长,历届海棠社的作品,基本都是由她来点评和排名。

    众姐妹也认可她的评判和鉴赏水平。

    但是她却自知,她只是能鉴赏,实际上她论文思是远远比不过宝钗黛玉等人的。

    因此海棠社在成立之初,就有过约定。像李纨、迎春、惜春几个弱些的,都在社内担任「官职」。其中李纨是社长,迎春和惜春任书记官。

    平时遇到简单的题目,她们三个是能做就做,不能做也不勉强,亦不作惩罚。

    也就是说,社内真正比试的成员,就是宝钗、黛玉、湘云、甄玉嬛、探春、贾宝玉和贾琏七个,其中贾琏还经常缺席。

    如今新加入这么多的姐妹,她们的真实水平如何还不确定。为了避免伤及自尊,维护大家的体面,李纨才作最后的强调。

    对此黛玉只是笑笑。她只是想要图个乐,并且趁机展才,又不是真的要和谁比个高低上下,因此自然不会在意。

    既已议定,便有丫鬟抬来香炉,宝钗亲自点了一支「梦甜香」计时,于是各自开始苦诌。

    黛玉自觉题目是自己提出来的,旁人难免怀疑她是有了。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占便宜的她,便在第一时间,上前将词稿写了下来,却又自己收了,不与人看。

    很快宝钗、宝琴、甄玉嬛等人也都有了。

    见大家都陆续上去写了,一直东瞅瞅,西看看的贾宝玉才开始慌了。

    赶忙冥思半日也只写了一半,觉得不通,苦恼之下,又一气儿的给揉了。待要重新再来,却发现香已燃尽。

    颓然一叹,倒也不肯勉强塞责。只是内心感叹一番自己果然缺乏捷才,在这种临场考验中吃亏,然后两手一摊,甘愿认输。

    见众人能写的都已经写毕,李纨笑道:「好了,你们谁先拿上来?」

    「潇湘子第一个写好,先看她的。」

    面对众人的推举,黛玉倒也不惧,大大方方的将诗稿递上去。

    李纨接过后笑语众人:「是一首《唐多令》」。

    然后方念道: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

    ,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众人听了,皆感叹道:「好自然是好的,只是太悲了。」

    倒是坐在边上,一直笑看着众金钗儿女们文雅风流贾琏,此时神色一动。

    无他,眼前这一幕给他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仿佛就在梦里见到过。

    正走神,鉴赏过后的探春等人已经围了过来,索要他的诗稿。

    贾琏笑了笑,便也将自己写的一首《南柯子》交给她们。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李纨方将念完,探春便拍手道:「不愧是琏二哥哥,这写的既好又雅。」

    「探春姐姐说的对。」

    面对姐妹们的夸赞,贾琏摇了摇头,「你们就别恭维我了。我这首是比不过潇湘子的,也就我脸皮厚,敢在她后面拿出来。」

    贾琏这话一说,众人虽觉得有趣,却又不好发笑。

    有心再说点好听的,但实在不好昧良心的说南柯子比唐多令好,因此只得幽幽止口。

    心里感慨,果然琏二哥哥心胸宽广。换做旁人,有这样的地位和才名,才不会这般坦然的承认不如人呢。

    黛玉也是笑眯眯的瞅了贾琏一眼,有心说贾琏这首已经很好了,比以前在诗社作的进步很多。终究觉得这般太过骄傲明显,才没有说。

    看过贾琏的,众人原本想要推贾宝玉。只是贾宝玉自说交了白卷,众人才放过他,来瞧宝琴的。

    此时李纨觉得有些口干了,便放权给宝钗:「你这个当姐姐的来给她念吧。」

    宝钗也不推诿,接过后念道: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梨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李纨点评道:「果然还是她一贯的风格,比别人声调悲壮。」

    湘云也笑道:「许是她出过国,见识比我们多,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也比我们的宏大。」

    「嗯,这"几处"、"谁家"两句最妙。依我看,这首当是能进三甲。」

    宝钗却是摇了摇头:「太过于颓败了。」

    虽然知道宝钗这是自家人不夸自家人,但是对于宝钗舍不得夸自己妹妹一句的行为,众人还是不免替宝琴打抱不平。

    于是湘云等几个年纪小的几乎同时发声,要求看宝钗的。

    宝钗自知犯了众难,便洒然一笑:「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它说好了、说正了,才有意思。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

    已经见惯了宝钗「扮猪吃老虎」做派的众姐妹自然不上当。一边说她写的自然就是好的,并且在宝钗刚刚拿出手稿的时候,就争先夺了去。

    是一首《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湘云这个钗粉在探春念出第一句的时候,就猛然拍手叫好:「好一个"卷得均匀",只这一句,就在我们之上了。」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使得众人拍案叫绝。

    无他,前面几首,包括湘云和贾琏在内,写柳絮都是往孤独、往悲上面写,唯独宝钗另辟蹊径,竟写出了柳絮的「不屈」、「志向」来。

    这份文思格局,确属头一份了。

    继宝钗之后,余下众人尽是甘拜下风,不好意思再把自己的词稿交上来。

    李纨见她们在下面互相传阅,互相点评,并没有再被推举上来的,也知道没有再出彩的了。

    于是笑着结案:「柳絮这一社,自当以蘅芜君为尊,各位没意见吧?」

    众人笑应,便连黛玉也没有二话。

    李纨又道:「其下论缠绵悲戚,让潇湘子;情致妩媚,却是枕霞;中正雅致,当是青松;格调悲壮,便属小薛了。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点名怡红,又一次交了白卷。」

    当着一众旧姐姐,新妹妹的面被大嫂子点名,贾宝玉有些羞愧,讪讪解释道:「我就说过我不善这个,下次,下次我定作出好的来。」

    其实能被李纨点名,也侧面说明贾宝玉的实力,在海棠社绝对是前五的存在。正所谓期待值在那,老是发挥失常,就让人怀疑懈怠了。

    「这一次因为有言在先,就不罚你。接下来桃花社若是再不好,一并罚你。」

    面对严厉的李纨,贾宝玉只能卑微的回答遵命。

    一社作罢,史湘云等人兴冲冲的就要准备开第二社。

    李纨却道:「时辰尚早,等书记官们将所有的词稿都誊录完毕之后再开不迟。」

    众人应命。

    平儿见主子们暂歇,上前笑道:「我按照二爷的命令,采买了许多风筝,都放在那边。如今风势正好,姑娘和奶奶们不如放放风筝取乐。」

    「有风筝?」

    甄玉嬛等人循着平儿的指示看去,果然见西边大观楼下,已经架起了好多五颜六色的风筝,迎着阳光,在春风中荡漾。

    更有眼尖的,已经看见半空中,有着几只风筝在飘荡着呢。

    平儿笑着解释:「那是东府的两位姨奶奶和晴雯她们在山坡那边玩呢。」

    众人闻言,果然起了兴致。得到李纨的同意之后,立马一窝蜂似的去了。

    一下子就令亭内空荡了不少。

    李纨正要去看迎春等人摘抄词稿,却被贾琏叫住。

    「我想向社长讨个官职。」

    「什么?」

    贾琏笑道:「虽然我也是最早入社的人,但是说来惭愧,我论参加诗社的次数却是寥寥无几,说是"客场友人"也毫不为过。

    我想着,与其让我这般坏规矩,不如社长赏赐个官职,让我凤丫头一般,往后也在社内挂个名便是。不过你放心,我和凤丫头肯定是不一样的,若是遇上了,自然还是要作的。只是,不用再参与排名就是了。」

    「这怎么能行,你……」

    李纨一听贾琏竟是想要「退社」,立马就要反对。毕竟当初为了将贾琏拉入,她们可是费了不少力气的。

    她觉得,贾琏尽管经常缺席,但是有他在的海棠社,才会更有意义。

    但是她反对的话没说出口,就见贾琏笑盈盈的瞧着她,反问道:「怎么不行?敢问社长大人一句实话,今日的评判,可符合社内一贯的原则,可足够公平?」

    李纨顿时沉默,知道贾琏之智慧的她,自然立马明白贾琏的意思,一时不免有些心虚。

    贾琏微微一笑。他也不是犯什么矫情,更不是想要脱离海棠社。

    而是他发现,以他的身份,在海棠社当个普通社员,确实有点违和了。

    就比如他每次写的东西,不论好与不好,

    众人总是众口一词的大加称赞。

    即便有着刚正不阿之称的李纨,在他面前也不能免俗。

    贾琏岂能不知道,以往每一社结束,一般都是只评前三甲。其余排名,待誊抄完毕之后,由李纨和迎春、惜春两位书记官一同讨论排定,然后记录在册。

    今儿,李纨破天荒点了五人上榜,并且将他排在第四。

    而且,贾琏也确实察觉到了,哪怕他努力研习过,他的文思捷才在这一众才女之中,也只能排在中流。甚至连正常发挥的贾宝玉都略有不如。

    如此,偶尔陪金钗们玩一玩还不算什么,真要每一次都绞尽脑汁的去诌句,也挺累的。他本志不在此,他想偷懒。

    李纨不知道贾琏的心思,面对他的审视,既心虚,又有点委屈。

    诚然,今日咏絮词,宝钗黛玉和湘云无疑是三甲。若是将她们任何一个排下去,李纨心里过意不去。

    若是让贾琏落第,又怕贾琏面子上过不去。她这才选择这么做,直接评出前五来,如此还能让客场的宝琴也榜上有名,不至于让客场全军覆没。

    她这也算是兼顾所有人的万全做法了,谁知,还是令贾琏不满了。

    「大嫂子,你就依了他吧。」

    一道娇滴滴的声音响起。

    原来宝钗和黛玉二人并没有随着人群离去,而是在一旁偷瞧情况。

    黛玉最知贾琏,怕李纨误会,在他们僵持的时候,忍不住开口。

    贾琏也忖度李纨或许误会了,补充笑道:「大嫂子放心,我岂能不知道大嫂子的考量?我也说了,我不是像凤丫头那样完全不作。

    我只是觉得,以我京城第一才俊的身份,和林丫头她们比试写诗,太过于欺负人了,所以才不想参与排名,并没有别的意思。」

    面对贾琏的话,哪怕明知是调侃,黛玉还是不忿,忍不住嘲讽道:「当着宝姐姐这位魁首的面,一个差点落了第的,也敢大言不惭。」

    贾琏笑而不语。

    见状,李纨倒也察觉到了。是啊,园中这么多姐妹,除了黛玉,谁还敢这么直白、平等的与贾琏说话呢?

    让贾琏参与排名,或许确实不太妥当。

    想了想,李纨道:「既如此,我就封你做副社长,专司维护开社时的会场秩序。也不能由着你懒怠,你要是像宝玉一般简单的题目都交白卷,我也一样要罚你!」

    李纨算是看出来了,贾琏既然想要公平,她索性就端起长嫂的架子来。反正,以现今的关系,自己确实也没必要恭维他……

    贾琏笑了起来:「谨遵社长之命。」

    事情谈妥,黛玉笑了起来,正要与贾琏说什么,却见平儿急匆匆的走回来。

    「怎么了?」

    平儿看了厅内众人一眼,走到贾琏身边,附耳说了几句。

    就见贾琏眉头深皱,神色沉凝下来。

    「发生了什么事?」

    「没什么。有点突***况,我需要出城一趟。」

    说着,贾琏给了黛玉等人一个安心的眼神,领着平儿离开了此地。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红楼琏二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楼琏二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楼琏二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琏二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