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章 带刺的玫瑰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外科教父960章 带刺的玫瑰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南都医大数字人的成功,离不开杨平提供的关键数据,而这些关键数据正是杨平从系统空间获取的。

    系统空间只是一个工具,杨平无时无刻在努力榨取这个工具最大的价值。

    在杨平的心里,系统既然可以莫名其妙地来,也可以莫名其妙地走,所以即使有系统,也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新的原则,将系统提供的一切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除了尽可能的将系统里所有的书籍、论文和病历都阅读研究一番,杨平还想方设法在现实中复制一个类似系统的平台,虽然这个平台现在没有系统那么好,但是起码可以发挥类似系统的作用。

    利用计算机建立的虚拟世界无疑是复制系统的最好方法,而数字人就是这个平台最核心技术,有了数字人,以后再不断迭代,再结合人工智能,以后可以建立虚拟手术室,可以模拟一些医学实验,可以对一些疾病进行人工智能的诊断。

    杨平认为:利用系统的最高境界是有一天觉得系统的作用也不大。

    南都医大的数字人只是一个起步,未来依托数字人、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可以建立一个类似自己系统的超级平台,这个「系统」可以给所有的医生使用。

    数字人的成功只是厚积薄发的一个代表而已,紧随其后南都医大将有更多的重量级科研成功井喷。

    这些年饶校长呕心沥血、认认真真地对南都医大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引进大量杰出的青年人才,让整个学校回归教育与学术的本质,正好这时又碰上杨平这种天才级的人物起到火车头的作用,整个学校的学术能力自然被激活。

    担任校长这些年,饶校长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行政官员,而是将自己视为站在管理岗位的教授,他认为自己不是官员,与其他教授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这种定位让整个学校消灭了行政氛围,即使有些学校领导存在官僚主义作风,在大环境下不得不夹着尾巴隐藏起来。

    早晨,杨平穿的还是短袖的白大褂,站在办公室窗户边上透气。

    据说南方的天气只有夏天和冬天,夏天的确是真的夏天,可冬天却不是冬天。

    其它的城市已经天气明显转凉,穿上加厚的外套和秋裤,但是在这里是不存在的,依然短袖遍地走,明显这是对深秋的不尊重。

    从窗户可以看到医院的花园,花园里的人很多,穿着病人服的患者正在做晨练,还有一些家属、陪人在附近休息。

    小苏已经临近预产期,华侨楼那边已经预留了床位,为了安全起见,产科医生建议提前几天住进医院,在剖腹产流行的现在,小苏决定自己顺产,顺产不管是对于母亲和孩子都是一场考验,更让人刻骨铭心。…。。

    曼因斯坦那边传来好消息,他已经将杨平的空间导向基因的理论推荐给诺贝尔奖评委会,有些大佬对杨平的这个学术成果不是很感冒,这让曼因斯坦很恼火,毫不客气的怼了那些不识货的专家教授们。

    当杨平看到曼因斯坦用怼这个词的时候,就知道曼因斯坦已经成长起来,当然,指的是汉语运用成长起来。

    而伍德海德还在为四级打拼,命运总是在捉弄他,每次考试总是差那么一两分,无缘进修的名额,伍德海德打算以短期学术交流来一趟中国,他已经没有耐心,必须来看看这里的脊柱外科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

    因为从群里的消息得知,从杨氏截骨到脊柱外固定架技术,现在已经迈入精确骨骺阻滞技术,曾经高风险的手术现在变得安全简单,只需在儿童或青少年的脊椎骨里植入一些黄豆大小的骨骺阻滞器,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脊柱居然可以自我修正。

    而这套阻滞器技术的细节因为过于先

    进不便展示,直到现在伍德海德没弄清楚里面的原理,它是如何做到精确阻滞。

    用骨骺阻滞技术治疗脊柱侧弯,伍德海德也正在使用,但是仅仅限于简单的不太严重的侧弯而已,无法应用于复杂的严重的侧弯,因为对骨骺阻滞无法做到可控,更别说精确地可控。

    罗伯特在美国的诊所现在业务量更加突飞猛进,尤其改为罗大哥诊所之后,强烈的标志性和一些在美国只有他能做好的标志性手术,让罗伯特在北美运动医学的地位蒸蒸日上。

    如果说以前,还有一些人说他只是个靠父辈荣光吃老本的家伙,只是一个医学界的二世祖,现在没人敢说这句话,他在运动医学方面的造诣已经远非竞争对手可以比。

    欧连峰又来到三博医院,他这一次是进行体检,在呼吸内科做了一次洗肺手术,洗肺手术的效果不是很好,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以后还得进行肺移植。

    这次欧连峰带了一些家乡的特产来感激医生护士,他告诉杨平,不仅他获得了赔偿,他们当地有人已经因为此事受到法律的严惩,还不是一个,一批人受到严惩,他没想到这事处理得这么快,而且这么大快人心。

    跟他一样的很多工友也成为受益者,以前因为疾病挣扎在贫困与生死线上,这次也悉数获得赔偿,他感谢杨平和三博医院的帮忙。

    其实杨平也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只不过做了一件医生该做的小事情而已,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给出一个诊断而已,没想到可以带来这么多良性的收益,拯救这么多人。

    看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不是一句空话,当一个人的能力和地位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的一言一行可能会产生影响,这个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肺移植目前是浙江那边做得最好,尤其浙大附二院,三博医院还是刚刚起步,器官移植中心目前有意将肺移植做起来,不过还要借助外科研究所的技术支持。

    外科研究所作为三博医院的技术发源地,很多技术很快扩散到其它科室,三博医院的基础很好,大多数临床医生都是名校的博士毕业,这一批年轻人才是三博腾飞的基础,如果不是有这些年轻人才,杨平很难带动整个医院往前发展。

    日常的工作继续,科研课题仍然没有进展,积分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果没有新的积分进账,实验很难再开展下去,杨平这段时间开始调整思路,重申审视自己是不是思路出了问题。

    K因子在体外实验环境对肿瘤的消灭效果非常好,但是一旦使用实验体做实验,这种效果却显得微乎其微,这是因为人体的内环境与实验环境不同导致的,很多药物的研究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实验室效果很好,但是到人体就是另外一回事。

    有些药物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改进,从而实现在人体内的效果,有些药物无论怎么改进都无效,所以不得不放弃。

    人体内环境对K因子的影响因素有动态的,有静态的,各种影响因素又相互影响,错综复杂,人体的动态性与复杂性是医学学科发展比其它学科慢的原因,人体实在是太复杂,有时候静下心来研究医学的历史,每一步都走的艰难而小心翼翼,甚至有些进步是在质疑、迫害与打压中艰难地迈出。

    杨平继续修改K因子的异构体,或者使用其它分子与K因子搭配,尽可能在各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期可以在人体内发挥最大的作用。

    跨越式的创新是没有这么容易的,绝大多数是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一点点的取得突破,整个过程是缓慢的螺旋式。

    系统空间提供大量的资源与时间,提供不了决策,决策还是依靠杨平的大脑,系统只是一个强大的物化工具而已。

    经过缜密的分析,杨平终于发

    现,K因子这种强大的能够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的蛋白质小分子是人体内本身不存在的,它在人体发生作用,势必引起人体的保护机制的注意,人体保护机制是聪明的,同时又是不聪明的。

    它发现外来的K因子能够引起细胞的死亡,于是立刻引起警觉,但是它无法识别K因子肩负的使命是消灭肿瘤,而不是正常细胞,它认为K因子会消灭人体的正常细胞,于是想方设法消灭、阻滞和干扰K因子在的作用,这样不仅降低了K因子的作战能力,而且还给人体带来巨大的副作用,因为要应付如此强大的敌人,人体需要调动更多的防卫资源,这种调动时间一长,会引起某些方面的失衡,最终表现出明显的副作用。

    这就是K因子为什么在体外实验环境效果很好,而在人体内作用大打折扣,甚至微乎其微的原因,两种环境完全不一样。…。。

    就像一个拳击手打木头人很厉害,走上真正的拳台却发挥不出水平,因为对手不再是木头人,而是有头脑,能够灵活躲闪,会发起攻击的拳击手。

    为什么K因子不能躲过人体保护机制的攻击,而肿瘤细胞却可以?

    K因子仅仅是蛋白质小分子,不是具备生命体行为,为了躲避人体的保护机制,每次都是实验者在人为地修改,不具备自我修改能力,而肿瘤细胞是细胞,是生命基本单位的细胞,它的修改是自我躲避行为。

    关于K因子失败的基本原因,杨平在理论已经摸得十分清楚,接下来他要思考如何K因子真正躲开人体的保护机制,在人体内发挥作用。

    如果是病毒和细菌,他们有自我生存的智慧,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能够自我进行修改,以适应生存环境,能不能依靠将K因子与病毒和细菌进行结合,组合成一个复合个体,杨平大胆地设想。

    有时候病毒细菌在某些方面的智慧超过人,人很难做到的事情细菌和病毒可以轻易做到。

    相对于细菌病毒的迭代速度,人工修改的速度简直是龟速。

    循着这个思路,杨平继续推进研究。

    李颖彤来三博医院报到后,然后要回老家看看,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老家,她外婆去世以后,老房子已经辗转多次,不知道卖到谁的手里,房子有没有拆,那条老街还在不在。

    可是当李颖彤回去的时候那个城中村的老街还在,她外婆的房子还在,房子一点也不破旧,明显有人修葺过,而且门口那把老旧的椅子干干净净。

    以前,她外婆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想起慈祥的外婆,李颖彤就想哭。

    房子是唐顺买下来的,为了让李颖彤找回童年的记忆,唐顺费尽周折才找到了房子的新主人,把房子买下来,请专业的维修团队对房子进行细致的维修。

    房子的新主人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人,这好几个人分散在世界各地,所以为了买下房子,唐顺花了很多心思,和中介将所有的房主联系上,一个一个地做工作,最后他们派了一个代表洽谈,这才签下合同。

    「欢迎回家!」

    李颖彤收到一条,这是唐顺发来的,李颖彤再也忍不住哭出来。

    果然是高手,这第一波上来就抓住了李颖彤最柔软的内心深处。

    此时的三博医院外科研究所主任办公室。

    「教授,明知道她有问题,还让她进实验室,这样做会不会太危险?」宋子墨很是担心。

    因为邱经理很早收到上级部门的消息,李颖彤此行的目的不纯,很有可能会窃取杨教授的科研成果,同时,邱经理收到一份厚厚的关于李颖彤的情报,这份情报也被摆在杨平的桌子上。

    「她太优秀了,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才,既然别人送上门来,我们为什么不接受。」

    其实杨平觉得她无论怎么折腾,弄不走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在杨平的大脑里。

    「可她终归是带刺的玫瑰!」宋子墨还是担心。

    「可终究还是玫瑰,我的要的是玫瑰,唐顺会拔掉所有的刺,你要相信唐顺的能力,可以怀疑他的一切,但是不要怀疑他的能力。」杨平依然坚定。

    听说你给唐顺下达了死命令。」

    「没错,我告诉唐顺-——收拾不了李颖彤,就卷铺盖回日本。」

    「这事有点不道德吧。」

    「不也是迫不得已嘛,你不觉得她很配唐顺吗?专业上出类拔萃,同属世界顶尖,而且业余爱好广泛,我相信他们有很多共同的语言,如果-——我只是说如果——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你就不怕她把唐顺给收了?」

    「笑话,16连胜的记录这么容易被破?」

    「这一招会不会太损?」

    「是有点损,但是我们不是普通的损,而是带有崇高理想的损,一切为了人类医学的进步。」

    「教授!我怎么此时此刻感觉这不是崇高,而是腹黑。」

    「咳咳咳——有时候,崇高和腹黑很难分辨。」

    39314673。。

    ...

    免费阅读.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外科教父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外科教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外科教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外科教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