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开馆之日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青囊医书第六十九章开馆之日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青囊医馆开馆次日,沈东漓安排的那两个人一早就到了,都是二三十岁左右的样子。较高者唤温祈阳,另一位则唤戴高松。

    四位大夫,一位拣药师,一位收钱掌柜,两位煎药师,一位跑堂伙计,组成了青囊医馆的基本结构。

    先前葛如沫考虑到若把诊屋和药房合为一体,这样一来,整间诊室兼药房都会显得宽敞很多,二来,也方便病人看病抓药。便让人将原先预留做墙的地方做了改变,换成了四扇内开的折叠门,用不到药房的时候锁上,用的时候再打开。

    青囊医馆虽然才刚开张,但也不冷清。一早都陆续来了十几个病人了。

    开张第一天,医馆内三位大夫坐堂。三位大夫看着有些多,但如果遇到需要出诊的病人,就不见得多了。

    不过医馆也规定了,坐堂的大夫可以出诊,但医馆内至少要有一位大夫留守。且青囊医馆的大夫是每四日休一日,当然,不喜欢沐休的可以来医馆帮忙做事。

    但后来葛如沫发现,除她以外,医馆里的三位大夫兼葛麻子这一拣药师每天都会将她看诊的情况记录下来,一到休沐那天,他们会来医馆,整理这些资料和背诵一些他们记录下来的医理知识。一开始他们是各干各的,后来不知道怎地商量好了,便由休沐的那人专门记录她的行医诊病录。

    葛如沫发现的时候,都有些汗颜,这待遇,和行官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差不多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先来看看开张第一天的情况吧。

    开张第一天,葛如沫的情况可不美妙。旁边两位大夫跟前排着老长的队伍,而她跟前只有小猫两三只。这还是病人难受得不行,不想等那么久,见她这么空旷才过来的结果。

    葛如沫也不在意,示意病人伸手诊脉。

    “大夫,我头好痛啊,而且总觉得肚子闷闷胀胀的。今天又拉又吐的,把我折腾得不轻,我感觉我快要死了。”

    葛如沫的诊桌前,坐着的是一位蓄着落腮胡的大叔。

    这大叔明显是个话唠,和他的形象很不搭,而且说话也挺夸张的。表情也夸张,说着话,他还做出一副难受的样子。

    葛如沫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之后,就拿起笔来开方子,一边写一边说,“你这是外感风寒,内伤湿带之证,不要紧的,这病是夏月常见病证,吃两三副药就好了。放心吧,你死不了的,吃了药,又能活蹦乱跳的了。”最后,她也开了个小玩笑。

    许是没料到刚才还一本正经的小姑娘也会开他玩笑,落缌胡大叔吃惊地张大了嘴。

    “哪,这是方子,拿去抓药交钱吧。”他这病要搁现代,几剂藿香正气液就能搞定了。可惜她手上没有研制好的中成药,看来她得抽个时间去找下赵郡贤才行。葛如沫暗忖。

    落缌胡大叔晕呼呼地站了起来。

    “你这药煎起来比较麻烦,要研细末,我建议你将由我们药房来煎,药效也比较有保证。而且煎药的工费也不贵,每副一文。”

    那大叔点了点头,确实不贵,费工费柴费时,这一文钱还真剩不下什么。况且他今天又吐又拉的,实在有点走不动路了。

    随着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的声音渐停,掌柜金算子干脆利落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这位兄弟,一副药是三十五文钱,三副药就是一百零五文钱,加上诊金十文,一共是一百一十五文。”

    “这么贵啊。”扶着他来的婆娘嘟囔着。

    “嫂子,这个价钱还可以吧,他这副药用到的药材多。”金算子解释。

    确实,刚才他们都数着,一共十一味药呢。

    这情况他婆娘大约也是知道的,她只是习惯性地说上一嘴。

    落缌胡大叔低训了她一句,“就你话多!赶紧交钱!对了,药在这里煎。”后面那句是对金算子说的。

    “那多加一文。”

    那大娘有点犹豫,一文钱倒不贵,可自己拿回家也能熬的,何必去费那个钱呢。

    “你这药煎起来比较麻烦,要研细末,煎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我才建议你在咱们药房煎的。”

    “那好吧。”这一副药挺贵的,那婆娘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花一文钱在这煎药,至少这里能保证不把药煎坏不是。

    络缌胡大叔不舒服,仅是翻翻白眼,对自家婆娘的抠门很是不认同。但见她最后还是乖乖掏了钱,也就懒得说她。

    “那好,你把银钱给我,然后你拿着这枚木牌子并一副药到旁边的煎药室,就会有人帮你煎了。”

    透过大窗口和漏空的门户,人们可以看到煎药房里,陈氏和葛如兰动作娴熟地开始煎药,该研末的研末,该先煎的先煎,该烊化的隔水烊化。灶里的火也挺讲究的,大多是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炖着。

    人们发现了,他们的煎药房,确实比自己煎药要讲究一些,于是都放心下来。

    “小五,我牙疼,头也隐隐作痛。你瞧,我半张脸都肿起来了。”

    那位大叔一走,一本村的少年就坐了下来,手还捂着近半张脸,疼得他一直嘶嘶作响。

    葛如沫认出来这是本村的一个少年郎,平日上山下水是一把好手,与葛根交好,因而见过几面,葛如沫对他有点印象。

    “我看看,张嘴,啊——”葛如沫用自制的简易棉签给他检查了下,确定不是牙齿本身出问题,就开始诊脉。

    “你这是上牙痛是吧,你有口臭,胃火很旺啊。”

    “啊啊,我确实是上牙痛啊。”那少年激动地站了起来,“小五,你赶紧开药吧,我这被牙疼折磨得快要疯掉了。”

    后面排队的人一直留意着前面的情况,有的人信服而激动地等着轮到自己,有的却暗中撇嘴,以为葛彦明就是个托。

    因医馆开张那天的祝贺盛况,人们对葛如沫的医术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的。她那年纪确实很难让人信服她的医术会很高明,可汝阴县那些名医们齐齐莅临,又从侧面印证了传言非虚。所以他们都不知道该信还是不信了。

    “我先给你开两副药吧,你这病两副药应该能好了,不过最近最好不要吃上火的东西。比如炒花生,爆玉米花等等的燥热之物。”

    葛彦明苦着脸,“原来我是吃了这些东西中招的啊。”

    葛彦明都疼死了,才没空管那些人心里想什么呢,他在葛如沫说出来他是上牙痛时,就已经对她的医术信服了。况且他和葛根交好,还不知道葛小五的医术是真的很高明嘛。

    于是他拿了药方,干净利落地去拿药交钱了。

    有些细心的,一直留意着葛彦明的情况,见他抓了药之后,百无聊赖地等着药煎好,而手时不时地轻抚脸颊,似在安抚痛处。而他的半张脸,仔细看还真能瞧出来有些肿了。确实不像是托儿。

    码字软件出问题,稿子有一章丢了,明天重新补上

    v

    手机看好书·尽在·无名手机版()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青囊医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青囊医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青囊医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青囊医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