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熊瞎子与帝女尸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樵夫客栈第二章 熊瞎子与帝女尸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朝朝暮暮,南山嵯峨。灵风吹我襟,甘露洒我发。薄暮采樵归,肩头两明月。采樵复采樵人,间方外共逍遥。世间甲子何曾记,洞口碧桃花自飘。

    “樵”,是对从事山林工作的一类人的总称。

    有人采樵当火烧,有人采樵做成药。砍柴劈柴者,使蛮刀,负薮篓,不懂草木树林之贵,为“下樵”;走方郎中,以月牙镰采山中草本,知草本贵贱,视为“中樵”;再有盘山道士,林中鬼手一类,善于辨天识气,通晓草木枯荣,能捕山精地怪,乃为“上樵”,聊斋志异崂山道士正是如此,受人以斧,众随其伐。

    采樵人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可见,山中的事,唯有进山的樵人,方晓得其艰难。云雾白崖,断山激流,树木遮天蔽日,遇到瘴气寒露、毒蛇青刺、食人凶兽在所难免,更加气候多变,暴雨山洪,可谓凶险。

    “巫山”群中每一坐高山都有着自己的看家本领,蜈蚣山上城隍庙,冥绝山上药农庄,寥廓山上冥古塔……

    六里地以药为业,以药为市,汇聚了不少樵人,也隐藏着不少高手,可谓:“樵户人家随处见,仙源云路有时通”。其中名声最大贯以六里地之名,称之为:“六里三樵”。

    三樵之首,是黄泉药铺的掌柜——熊瞎子。

    熊瞎子,通县人氏。身材瘦小,皮包骨头,国字脸上疙疙瘩瘩,如同蛤皮,没一块平整地方。时常戴着黑色墨镜,因而得名熊瞎子,实际上他不是瞎子,而是瘸子。

    打扮也怪,身穿对襟纱袍,脚踩黑布宽口鞋,蓬头垢面,白花连鬓胡子老长,一副邋遢相。

    就是这么一个“丑八怪”,品行却非常好,在家孝顺父亲,在外光明磊落,三侠五义一身坦荡,忠孝两全无不夸奖!总之是非常难得的人才,正应了那句古话:人不可貌相。

    黄泉药铺也不是乱叫的,晚上,青石巷子深处一间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门口点缀着两盏灯笼,泛出阴森的红光,处处透露着一股邪气,这一定就是熊瞎子的住处,很多人来找这老家伙靠的就是晚上的一种气氛。

    那年,从广汉来了五人,目的是寻药,可是到了门口都狐疑起来,踌躇不前,被这黄泉药铺吓到了。

    那扇黑漆漆的大门突然大开。院子里站了一个人,头发花白,背对着来客,他咳嗽了两声,来客跟着他走进屋子里。

    寻药者坐下来才看清楚,他戴着一副墨镜,一人话多,管不住嘴,挠了挠头,凑到同伴耳边品头论足地说:“大晚上的戴着一副墨镜,要么神经病,要么真的高深莫测,这老小子八成是一江湖骗子。”

    老人坐在椅子上,吸了吸鼻子,似乎闻到了什么气味,突然脸色一变又有些犹疑。熊瞎子不由一惊。勉强地笑道:“不知道四位深夜到访,有何贵干?”

    来者正要开口说话,突然一想,这话不对,脸色凝重起来。这老家伙眼瞎耳朵不好使,那还说得过去。距离他最近的一人,也突然警惕起来,故意抛下了一枚钥匙扣,钥匙扣还没有落地,这个老人看都没看,伸手便接住了即将跌落在地上的钥匙扣,轻轻地放在桌子上,笑吟吟地说:“姑娘小心点儿,你东西掉了。”

    鸦雀无声,全体起立,身上长满了鸡皮疙瘩。这熊瞎子不但能辨识人,甚至能辨识出性别来,甚至身边的一切动静。这样的人走在人群中,没有人会觉得他是个瞎子。明明来的是五个人,而他却脱口而出四位,这说明我们之中,至少有一个不是人。

    房间里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空气仿佛凝固了,来客彼此张望,确实四个人,灯光下四个影子。

    脾气暴躁者按捺不住,捋起袖子骂骂咧咧地说:“老小子,你到底搞什么鬼。”

    熊瞎子冷漠地说:“从你们进到这个房间里,我就嗅到了腐烂的死亡气息。”

    他突然愣住了,摘下来墨镜,那是一双极其恐怖的眼睛,冷漠的眼神似乎能冻结四周的空气。那双眼睛没有瞳孔,全部都是眼白,他抽着鼻子,在捕捉着空气中的某一种味道,朝着一人身后死死看去。

    一把药灰撒出,五个人变成了四个人,其中一个倒在他面前变成飞灰,原来是个纸人,想必长年接触生气之物,成了灵。

    这仅仅只是他的一个故事。说起这熊瞎子能有这样的本事,还得回到十六岁那年。

    在他十六岁这年,偏偏遇上个自称南方樵客的盘山道士,这老头大大赞赏熊瞎子有“慧根”,特别是那双能翻白翻黑的眼睛,用老头的话说,那是黄金瞳,黑白通吃,死乞白赖地要收他为徒。

    南方樵客是位“怪人”,两只眼睛一只大、一只小,一只像鸡蛋、一只像珍珠,长的是一副采山蓝眼,自称:走遍天下四洲八洋,卧底七十二仙山,同时会采樵门和丹道门的秘法,偶尔也会去弄点青字门的古玩。

    年少无知,熊瞎子经不住南方樵客的再三忽悠,就拜了他为师,入了山林,学了套“滚绝壁”、“树上趴”、“巢里飞”的本事,能翻能打,入得了龙潭,进得了虎穴,接触到了“采樵”这个行当,做了采樵人,自己采药,自己卖,开了这黄泉药铺。

    南方樵客说:别小看滚绝壁、树上趴、巢里飞,这些都是学习采樵秘术的根基。

    熊瞎子的“跟头”在空中翻转三圈落地,在戏曲舞台上称之谓“云里翻”,在南方樵客的口中叫做“抖云纳雾”,练到后面可以闻风识人、踩云追月、鞭山移石、划江成陆,把熊瞎子忽悠得晕头转向,半夜三更地进山刨野地精,挖黄精,首乌……以供南方樵客秘制秘丹。

    所谓的“丹”,都是由炉火锻炼出来的无机化合物,丹药命名有相当的意义,多以开炉时所见“丹”的颜色形状来命名,如“霞光万道”、“光明丽日”、“流霞鲜翠”、“堕月惊心”等等,至于那种“天地变色,惊天地泣鬼神”的丹药熊瞎子也从未见过。

    在采樵门是南方樵客,而到了此时炼丹,看着丹炉之中的光芒,霞光万丈一般,又自称“紫霞真君”,便是出自这种寄托。其外,有少数丹药以想象的功效来命名,比如:“通神”、“役使”、“还魂”、“锢魂”、“返阳”,还有一些以丹药的炼法命名,比如:“九变”、“九转”、“三打”、“七返”,还有的丹药是加了他自己所谓的“真君血”的尸血丹,专门用以对付山精鬼魅。

    紫霞真君疯疯癫癫,整天一门心思地配制灵丹,每天必炼。他专门忽悠熊瞎子,到深山老林挖白蚁、捡牛蛙、掏蛇胆、寻虬褫……炼出的丹药,却说:“徒弟啊,这玩意师傅先尝尝,你身子骨嫩,吃了会伤及元气,丧失繁殖能力。”

    熊瞎子跟他多年,丹药见了不少,可是却是没有吃过一粒老头子练的,当然,自己对这些药物的认知,也提升了很大一个水平,方园百里,治疑难杂症就属他最厉害,他的法子也不是常人能够想到的。

    由于长期吃丹,紫霞真君全身上下皮肤结痂,就像涂了一层黑碳,如同刚果、赞比亚的黑人。

    数九雪天,只需一条白布缠于腰间,不觉得寒冷。白布在身上似白龙围体,走在街上,路人无不侧目,以为仙人下山。

    当时,民间流行配制钻经透骨、活络搜风的“毒龙丹”,这种药,并非炉火炼制,制作过程乃玄门的秘术,最初的药方来自一位隐居深山的老道。后来被江湖医生窃去,更名“黄金顶”,成为江湖医生的囊中秘药,食用后通体舒畅,精神振奋,浑身蛮力,指尖能在磐石上打眼,徒手可打井,扛铲可搬山。

    内服米粒大小的黄金顶,足够顶得上十天半个月,身体不觉乏,力气倍儿大。这对于走江湖的人,是很受欢迎的。可惜制法反锁,配料中的“帝女尸”,在药肆中早已绝迹,若要得到顶级真品,非亲自进藏龙涧采集不可,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最终也没能找到,这也成了熊瞎子师徒的心病,这些年也一直在找。

    “藏龙涧”指的是西华山一界,说是魔国,只因为西华山中,人迹罕至,多见黛山野茫,漫天云海,云海如莲蓬,莲蓬中古树林立,山峰里重峦叠嶂,山峦间异兽出没,水潜底鲛人常现,故称魔国,由于地理位置,风吹水动,如龙吟之声一般,所以也叫藏龙涧。

    由于“仙气”熏染,藏龙涧的“帝女尸”乃顶级之品,或许可以说只有藏龙涧有这样的东西,当然,“帝女尸”也不是尸体。

    据说长在黄泉路上深埋深渊中的一种植物,又叫遥草。瑶姬死后,葬于巫山,因她终生都是处子之身,尸体上才长出来的一种花草。

    仙骨葬于凤冢,根据《山海经》中所述: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遥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多年来一直都有人在探寻,却苦于寻找无门,相传这些资料由雍正所藏,后散落民间,年末一本《洞冥记》悄然在人群中传播开。

    “洞冥”意为言洞悉冥漠幽冥之事,揭示修道、寻法千古不传之秘。记载了汉武帝求仙问药的事端,其中有一条记录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暗河之北,有紫桂成林,其实如枣,群仙饵焉。韩终采药宣称:“得而食之,后天而老。”其中《洞冥记》所记载:琳国去长安九千里,生玉叶李,色如碧玉,数十年一熟,味酸。昔韩终常饵此李,因名韩终李。

    很多愚昧之人都以为这东西是帝女死后尸体所化,但这紫霞真君却不这么认为。

    遥草很可能是它的主人瑶姬用特殊的方式培育出来的一种新生物。瑶姬乃炎帝之女,神农氏以丹药方术为长,掌握着失传已久的秘术,也在情理之中,绝对不可能是瑶姬死后尸体变成了遥草,这纯属无稽之谈。这遥草应属于草本科,能结出一种色如碧玉的药用果实。韩终明确地证实了它的存在,遥草也就是朱草。

    葛洪《抱朴子·金丹》中描述:朱草状似小枣,栽长三四尺,枝叶皆赤,茎如珊瑚,喜生名山岩石之下,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从药性的描述上,这种草具备了龙血树的特性,却和龙血树的药性全然不同,龙血树所产出的龙血竭主要用作防腐,活血散瘀。

    据传,葛仙翁(葛洪的爷爷)的弟子胡傶,曾于魔国西华山中,偶然采得帝女尸,炼制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得到一枚顶级黄金顶,食之通体发僵,目射金光,趴在地上不得动弹,满嘴换了四十四颗新牙,花白胡须重染黝黑,需从新学走路、学发音,如若得了新生。

    胡傶成为后来“采樵门”的祖师爷。

    采樵这行当的人,极端罕见,就算是业内人士,也相互不知道身份,几乎绝迹,授徒传承都是上线找下线,就像紫霞真君收熊瞎子这样,死乞白赖要收你做徒弟,不肯都不行。要是反过来,下线找上线,要拜师学艺,你压根找不到上线在哪。所以,外人很难窥探业内行情。

    采樵、丹道,几乎都是这样的,故称为“隐”,并且这样的“隐人”,都是奇形怪状,有些不同寻常之处,或许在外人看来,纯粹就是老疯子。

    藏龙涧的中心,是南碧峰,那里奇花异树,天清云黛,仙鹤翅兽翱翔,人迹罕至至极。其中,有晋代“莲心菩提苗”的传说。

    南碧峰南对莲花峰,北倚黑头山,东邻鸣沙崖,西接唠光岭,全是悬崖绝壁,药材就长在这些绝壁上,千百年来,不断被缭绕的云雾清烟消解凡俗之气,在紫霞真君的眼中,它们有别于其他植物,乃人间仙草,适宜用来煅制丹药。

    为了帝女尸这株药材,这师徒二人,进入魔国,历经苦难,上了西华山,到了南碧峰,往四周看,视野之内尽是白雾,云层在峰峦中交织、变幻,如同置身茫茫海洋,仿佛羽化登仙,可结果依旧是连帝女尸的影子都见不到。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樵夫客栈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樵夫客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樵夫客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樵夫客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