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不靖(补5/18)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关陇第27章 不靖(补5/18)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不知何时,早有下人前去禀告老夫人。当张韬陪着姊姊进入内院的时候,便见到母亲刘氏已在贴身婢女的搀扶下等候在院内。

    母女相见,免不了抱头痛哭。张韬实在受不了这种场面,当下悄悄地将侄儿张舆拉在一旁,开始询问起二哥的事情来。

    按照日期,侄女也该办完了满月宴,却不知道二嫂鲜于氏是否会如姊姊张柔蕙一般返回渔阳郡的老家。毕竟鲜于氏在幽州也算得上是大族,出于礼节鲜于家也该派人前来接二嫂回去。

    只是渔阳距离洛阳将近两千里地,远非冤句这种近在咫尺的地方可比。

    据他对这个时代交通条件的了解,若想到达目的地,单程都要走上月余之久。速度再快的话,像二嫂这种初产的身子,是扛不住的。

    进了西院,便见到二嫂的贴身婢女七扣在水池旁洗着马桶。张韬舒缓了一口气,既然七扣留在了府中,说明二嫂并没有回幽州归宁。

    这个丫鬟,乃是当初二嫂的陪嫁丫鬟,也是二哥的通房丫头。二嫂在没有生育的那几年里,曾经为了改善自己在张家的处境,极力怂恿二哥宠爱七扣。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好的事情居然被二哥拒绝了。

    老婆的陪嫁丫头往往是男主人的小妾,这是不成文的规定。说是小妾,实际上也是当成佣人使用,毕竟主人很多私密的事情,也是不能够让外人得知的。通房丫头无疑是其中的最适合的人选,既与女主人有主仆情义,又与男主人有肉体之欢。不但忠诚度可以保证,而日常生活中,也是夫妻俩缓冲剂的存在。

    数年来,七扣一直照顾二哥夫妇的起居。只是由于二哥的拒绝,导致其私下里总是怯怯懦懦,往往被其他下人指指点点。张韬虽然这几年没有过多关注府中情况,但一些比较常见的现象还是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他的面前。

    七扣正自洗涮着马桶,猛然间见到张韬,一时间有些惊讶,当下急忙擦了手,怯生生地走上前来,福了一福道:“奴婢见过小公子、小少爷!”

    “我过来看看二哥二嫂,还请七扣姐姐帮我传个话。”张韬见她客气,当下拱手为礼说出了来意。

    “二公子有事出去了,只有小姐在房中。还请小公子稍等片刻,容七扣跟小姐禀告一声。”

    张韬进了房,见到鲜于氏躺在床上不时地逗弄着孩子,惹得孩子“呀呀”乱叫,她的脸上却是充满了兴奋,反反复复,乐此不疲。

    与姊姊张柔蕙相比,二嫂的身体素质无疑更好。几乎同时生产的孩子,姊姊到现在还是病恹恹的,孩子多数时候交给奶妈带着。而二嫂却已经闲极无聊,开始让这个侄女从小就感受到被亲妈支配的恐惧。

    想想也是,鲜于氏出身北国,由于与乌桓、鲜卑杂处,风俗更为开放。二嫂的性子里多多少少带了点野性,看上去有些桀骜不驯。这也是当初让二哥头痛的地方。

    此时虽非后世宋明理学兴盛时期,但是世间的礼法教条已经开始逐渐对女性产生了束缚。

    姊姊自小便是个文静的人,在母亲的教导下,按照贤妻良母的模板来培养。她不自觉将卞家传宗接代的责任背在自己身上,人生里多的温良恭俭让。真要有了心事,也无人诉说,毕竟在她的心目中,那些都是她的分内事,做好了是应当,做不好便是自己的问题。

    也难怪生了外甥后,会出现产后抑郁。

    思绪从脑海中一闪而逝,张韬便在七扣的带领下来到床榻旁,对着鲜于氏道:“小弟见过二嫂。”

    “小郎,找你二哥是么?这几日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怕是晚上才能回来。你说说你二哥,奴家怀着孩子的时候,天天在奴家眼前晃来晃去,让人心情烦躁。如今奴家好不容易将孩子生下来,也过了满月了,你二哥倒好,反倒见不到人影了。”

    鲜于氏放下孩子,忍不住对着张韬一阵抱怨,惹来七扣在一旁掩嘴窃笑。张韬见到二嫂那半娇羞半抱怨的神情,哪里还会不明白是什么情况。

    自从被查出身孕,二哥夫妻俩便开始分房睡,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加上产后坐月子,二人根本没有夫妻生活可言。好不容易出了月子,二哥却见不到人了,也难怪二嫂话里话外怨气冲天。只是他也奇怪,二哥已从国子监肄业,短期内又没有出仕的打算,怎么反而比先前更忙了呢?

    “是来找二哥,既然二哥不在,跟嫂嫂讲也是一样。”

    “还是等你二哥回来再说吧。奴家现在烦躁的紧,听到这些俗世就头疼。”鲜于氏摆了摆手,示意张韬不用再说下去,她在婴儿鼻子上逗了逗,有意无意地问道:“听大嫂说,前段日子小郎你去了兖州,将你姊姊接回了么?”

    “是的,小弟错过了侄女的满月宴,还请二嫂莫要见怪。”张韬抬头看着鲜于氏,目光不自觉地移到了孩子身上。

    “怪你作甚,说起来二嫂还羡慕你呢。能够出去走走总归不是坏事,不像二嫂这般,窝在府中都快憋出病来了。”原本还高高兴兴的鲜于氏,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睛突然之间有些红。

    张韬隐隐约约意识到了问题,便道:“对了二嫂,你为何没有回渔阳?莫非出了意外不成?”

    “确实是出了意外。”鲜于氏点了点头,黯然道:“前段时间家里来人了,说是伯父出刺平州,现在那边乱糟糟的,弄不好怕是要打仗。老夫人害怕出现什么事情,便将奴家留了下来。”

    张韬听后默然,如今幽并之地鲜卑与匈奴杂居,既然二嫂此番不能回渔阳省亲,只怕以后很难会有机会了,所以他也能理解到二嫂的心情。

    张家与鲜于家均是幽州的家族,一个在范阳、一个在渔阳。若非父亲这一代如日中天,还不如鲜于氏在幽州势大。

    在后汉末年群雄争霸,鲜于家高祖鲜于辅乃是大司马、幽州牧刘虞手下从事。刘虞被公孙瓒杀害后,鲜于辅投靠袁绍,联合麹义攻杀公孙瓒为故主报仇。而后与田豫一起投奔曹操,最终官至辅国将军,爵封昌乡县侯。

    父亲还未显达的时候,也正是二嫂的叔祖鲜于嗣的推荐,父亲才能够进行担任太常博士。

    当然,这也是官场上不成文的规定了。毕竟当初爷爷张平出任渔阳太守的时候,对鲜于家多有照顾。所以当鲜于嗣出任范阳太守后,对父亲进行提携也是应有之意。

    方才二嫂口中的“伯父”,便是当今鲜于家在官场上职位最高的人——鲜于婴。

    他在泰始六年(270年)的时候,出任宁州刺史。当时蜀中平定不过数年。蜀中大族势大根深无法轻动,骚乱之事时有发生。所以朝廷以益州版图过大为由,分南中(今云南)设立宁州,以鲜于婴为首任宁州刺史。

    宁州乃是从益州分割出来的一州,平州乃是从幽州分割出去的一州。鲜于婴从西南调到东北,也算是合格的救火队员了。

    只是他隐隐从这个调动中嗅到一丝意味。也许在将来不久,东北的动乱比之雍凉,会有过之而无不及。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关陇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关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关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关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