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夜语(上)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关陇第70章 夜语(上)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昌叔,你已从国子监肄业,接下来有何打算?”一局完毕,张华放下手中黑子,听到二兄弟相互打趣,不由看向张韪询问了起来。

    “回父亲,孩儿自感学业毫无寸进,宁愿在家侍奉父亲。”

    张华皱了皱眉头,缓缓道:“为父素知你生性淡薄,然则自古学而优则仕,修齐治平乃是圣人之道,前日偶遇卢子笏,说你学业精深,有心将你的乡品定为三品。无论如何,你都要慎重考虑才是。”

    “卢子笏是谁?”张韬听完,不由一头雾水。

    “卢子笏乃是范阳卢氏家主卢珽,当前身为幽州大中正,典掌选事。”张华有心指教幼子,继续道,“卢氏乃是幽州右姓,昔日为父出仕,也多亏卢珽之兄卢钦举荐,方才扬名于洛阳。”

    张家位于方城,虽然在本郡也算大姓,但是跟在涿县的卢氏相比就算不得什么了。

    卢氏乃是儒学名门,开基祖卢植师从大儒扶风马融,与郑玄、管宁、华歆均是同门。在儒学这一块,马融可以说是绕不过去的一代学术巨擘。所以无论郑玄、卢植,还是管宁、华歆,都是货真价实的儒学正宗。

    卢植即为当世大儒,造诣精深。世称关中以马氏为尊,东州以郑玄为首,北国以卢植为先。正因为其深孚四海人望,无数学子负籍远行,拜入其门下,即便强如公孙瓒与刘备,当初也只是其门下一名普通弟子而已。

    卢植不只是学问好,打仗也是一把好手。黄巾之乱开始后,卢植作为北中郎将,对垒的一直是张角麾下的主力。与皇甫嵩和朱儁一起,被朝廷称之为“三中郎”。

    卢植去世后,其子卢毓成为曹魏政坛常青树,侍奉从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官至司空,爵封容城侯。卢毓生卢钦、卢珽。卢钦官至吏部尚书、侍中,爵拜大梁侯。在山涛之前,一直是卢钦典掌大晋选事。其女婿便是平原华氏家主、观阳县伯华廙。

    其中还有一段典故,当初卢钦为了举贤避亲,一直不举荐女婿华廙。所以在卢钦去世之前,华廙也是一直赋闲在家,几十年无法出仕。

    当然,卢钦于前年去世,华廙于今年起复为城门校尉,也意味着平原华氏开始了重新崛起的势头,未必不能重现乃祖华歆时代的荣光。

    卢钦死后,范阳卢氏在朝廷中以卢珽为首,虽然声望稍减,毕竟树大根深。卢珽当前身为幽州大中正,幽州士人想要出仕,还是避不开卢氏。

    就幽州来说,范阳卢氏从卢毓开始便典掌选事,至今已近五十年。卢珽既将二哥张韪的乡品定为三品,实际上二哥的仕途已经一片坦荡。能做到哪种高度,完全看他的气运而已。

    毕竟一品是圣人之品,不常评。二品灼然亦是授予海内皎然之士,三品实际上已是所能拿到的最高品。

    在这个时代,三代有做过领军、护军以上官儿的,为甲姓,成为甲第朱门;做过九卿、方伯(太守、刺史)的为乙姓;做过散骑常侍、太中大夫的为丙姓;做过吏部正员郎的丁姓。

    这四姓,统称为“右姓”,算是豪门士族。右姓子弟哪怕没有爵位,平日里与贵族子弟交游也是丝毫不虚的。虽然拥有了爵位才能称之为贵族。

    若是以为四姓右族子弟就很牛逼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右姓之上,还有两等无法忽视的高峰存在。

    其一乃是三代有做过三公的后代,称之为“膏粱”,其家族子弟称之为“膏粱子弟”;三代做过尚书和中书令的后代,称之为“华腴”。

    范阳卢氏中,卢植为尚书、卢毓为司空、卢钦为侍中,所以范阳卢氏乃是名副其实的“华腴”。当然,如昔日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那般“四世三公”的,便是“膏粱”的模板。

    当然,仅仅只是从字面理解的话,“膏粱”值得是肥肉与细粮,华腴指的美服与丰食,也可以看出这个时代对衣食的追求。

    放在张家之中,父亲张华虽然为中书令,祖父张平为渔阳太守,但是曾祖父张蛟事迹模糊,在宗庙之中甚至连牌位都没有。且祖父去世时,父亲年纪尚幼,无法将范阳张家的影响力保持连贯。这也是张家被称之为“寒门”的原因。

    当然,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哥张祎已经出仕,二哥亦是才华横溢。若是不出意外,到了侄儿阿舆这一辈,差不多就有夸耀的资本了。

    只是说着容易,实际上其中的困难程度远远超出想象。张韬听到二哥的话,实际上也隐隐猜到了二哥的真实想法。那就是他已经厌倦了官场的风气。

    是的,二哥虽然还未曾做官,实际上已经将仕途排除在外,一心钻研学问。

    张韬虽然不过是最近半年方才开始抛头露面,实际上已经感觉到,在士族中有一个圈子。圈子里按父祖辈的官阶排座次,谁是老大,谁是老二,圈子里一清二楚。

    甲乙丙丁、膏粱与华腴,层次分明。出来做官,甲族之人出仕能做什么官儿,乙族能做什么官儿,都有不成文的惯例。父祖越是显赫、儿孙仕途越是发达。

    当然,假造谱牒、冒充士族的人也不是没有。但只能蒙蒙圈外人,圈里的人,不用眼睛,用鼻子也能辨出真假来。如果圈子外的人想要混进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得到皇帝的宠信、有权有势,人家士族也不搭理你。

    皇帝也好、王爷也罢,出来为这些人撑口袋、讨人情,也是没用,士族就是不买账。外面的人想借婚姻跟士族攀亲?甭想了,人家根本不会搭理你。

    就拿与夏侯湛一起合称“联璧”的大帅哥潘岳来说,虽然也是儒学世家,然则近世门第并不高。满以为自己凭借才华可以官场腾达,不曾想被人联手排挤出朝廷。在河阳县做了一个小小的县令,这一做就是将近十年。气得他返回吏部述职的时候,在殿外柱子写下一手歌谣,曰: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鞧,和峤刺促不得休。将掌管选事的山涛、王济、裴楷、和峤等人讽刺了个遍。

    在这样的官场风气下,与二哥淡泊名利的性子实在是冲突太大。哪怕父亲张华当前权势显赫,也并不能让他有所动摇。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关陇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关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关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关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