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唐海帆出差2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房管局长第三十章 唐海帆出差2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哈尔滨房管局的同行们非常热情热心,到达宾馆,晚餐宴请过后,又陪同唐副局等人冒着风雪去了哈尔滨最具特点的中央大街。

    “哈尔滨中央大街是条步行街,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房管局同行黄主任告诉唐海帆他们。

    “这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后改称为 “中央大街”。老黄又介绍说。

    唐海帆面对老黄的讲述,报以频频点头微笑。

    唐海帆是来过这条街的,就在前几年,也是晚上,但却不是初春而是仲夏时节,晚上的江风令人精神额外爽朗,心情十分舒畅。当然这样的地方别说来第二次,就是三次五次却也值得。因为这里不仅空气好,街景美,尤其特别的是那些外式建筑的风格,奇异壮丽的令游人实在流连忘返。

    中央大街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建筑及仿欧式建筑70余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

    同行们还十分骄傲的为他们讲述:最近十多年来,各商家纷纷重新装饰门面,贴金镶银,张灯结彩,把中央大街打扮得更加富丽堂皇,成为哈尔滨最著名的最富特色最繁华的的商业一条街。上世纪末,哈尔滨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为步行街;是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这条大街奇特之一是街上铺的石头,你们看,他是长方形条形石,但以纵向冲上铺满,据说是俄罗斯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社监工完成的。”

    黄主任指着灯光照耀下湿淋淋的路面铺石给山南省来的同行们观看。

    “呵喝,这些个石块和铺设的状态确与他方有所不同,格外的醒目和美观。”

    熊英杰和商品房管理股股长刘德林接话说。

    “那些石块精精巧巧,密密实实,光光亮亮,传说当时一石块的价格就值一个银元,一个银元够穷人吃一个月的,可谓金子铺成的路。”一位同行也着地面上的石块说。

    “哎呀呀,真是了不得。我们现在可是踏在金子和银元上哦。”李娟带着夸张的笑容说。

    ……

    初春的夜晚,尽管渗透寒意,雪花翻飞。大街上仍然流光溢彩,游人如织。

    唐海帆与艾琪、熊英杰等人已像北方人那样,穿着厚实风雪大衣或羽绒衫兴奋地徜徉在中央大街,进出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屋。

    艾琪今晚身着绛红色羽绒大衣,头戴白色绒线帽,足蹬马靴,脸色白里透红,中短秀发飘挂在绒线帽外,透过来阵阵清香。她年过四十,人也不算漂亮,但皮肤白皙,也很会打扮。加之心思缜密,不同场合会出现不同面孔。今晚她心情似乎特别好,脸上总是笑的花儿般,女人韵味十足。

    此时,她一手拽着唐海帆,一手拉着哈尔滨同行黄主任在中央大街的商厦间穿梭,其他的同志只能是机械的随行。

    后来他们进入一家名叫“东北饺子王”饮食店宵夜,饱尝了纯粹东北味的热气腾腾的饺子。

    已近十点,艾琪仍游兴不减,硬是拖着大伙去参观位于中央大街终点广场的防洪纪念塔。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1957年洪水威胁哈尔滨市,水位超过1932年洪峰,全市人民战胜了洪水袭击,于1958年建立此塔,以志纪念。

    纪念塔由圆柱体的塔身和附属的半圆形回廊组成。环立着的20根圆柱,上端有环带连接,组成了长达30多米的半圆回廊,塔身以浮雕方式描绘了当年战胜洪水的生动情节。纪念塔象征着20世纪的哈尔滨人民力量坚不可摧。

    洪流如猛兽,

    极饿冲樊笼。

    堤防坚如磐,

    军民显神功。

    水怪贴耳去,

    百年不再凶。

    丰碑乃作证,

    浮雕绘英雄。

    唐海帆走近防洪纪念塔后,用比平常更标准的普通话,脱口念了一首五绝新韵。这首精彩的诗歌配以海帆的男中音,将大家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过来。一行人沉静一时,片刻响起了阵阵掌声及喝彩。

    “好诗,好诗,唐局长出口成章,才高八斗哇!”哈尔滨房管局黄主任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哦呵,我们唐局长,是局里的一支笔,名不虚……”

    一直不大开声的刘德林一激动也趁势拍起马屁来,可不幸的是,刘德林这一拍竞拍在了马脚上。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唐海帆抢白过去说:“哪里,哪里,小刘不得乱说。这首诗歌乃是我大学同窗前几年参观这里时所作,他可是一位真正的大诗人,国家诗词协会备了案的人物。我可不敢贪天之功。”

    “呵呵,但唐局长过目不忘,智力超群,堪称锦绣呀。”老黄也算见识多广之人,立即妙语连珠应对着圆话题。

    艾琪瞟了刘德林一眼,目光中含有轻视和幸灾乐祸之色。

    “时至今日,防洪纪念塔已不只再是当年军民一致团结抗洪的纪念,他同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等一样已经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为增强防洪纪念塔广场的文化氛围,1990年,塔前的水池里安装了一组大型音乐声控彩色喷泉,给哈尔滨市增添了一大景观。如今已是外地游客游览的基本景点之一了。”

    老黄见大家游兴正高,就越发兴致高涨的为大家继续讲解起来:“在这里可以坐船去往太阳岛,也可以延中央大街至索菲亚教堂领略哈尔滨别具一格的欧洲风情……”

    大家正说着话,喷泉音乐声响起,是抗洪抢险歌曲《风雨同舟》:

    当大浪扑来的时候,

    脚下正摇摆个不停,

    看险滩看暗礁看重重关口,

    伙伴们拉紧手风雨同舟。

    当浓雾弥漫的时候,

    面对着奔涌的激流,

    任天底云暗听惊涛怒吼,

    ……

    随着慷慨雄浑的歌声及动听旋律的飞扬,唐海帆等一行人似乎深受感染,血液沸腾起来,有人解开大衣纽扣,有人拿下围巾……这个晚上,唐海帆、艾琪一行欢快无比,根本没有感觉到自身正时时处于零下近30度的室外,且是北风呼啸凌冽的初春之东北塞外。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房管局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房管局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房管局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房管局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