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蛟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耳食录译著136 蛟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乾隆癸卯年二月,江西金溪北郊的崇岭崩塌,是蛟龙所为。那天下起了大冰雹,狂风雷霆交作,山下的村庄几乎化为废墟、村民几乎成了鱼类,蛟龙的暴虐就是如此。

    郡中一直多蛟。某年小山这个地方出过九条蛟龙,人们发现了九个蛟穴,但它们没有肆虐为害。某年夏天雨水极多,邻里的陈坊桥洪水快淹到桥梁。有位老农扛着锄头从桥上经过,看见两条黄色巨蛇,一前一后在水中游走。老农随即用锄头击打,打死其中一条,捞起来放在桥上。听说的人都来观看。后又见上游有一团大如席子的浪渣漂过来,离桥梁数丈远时,盘旋着不往前漂。洪水中大块的浪渣,相传是蛟一类的东西在水中行动时,用来覆盖自己的。于是看热闹的人都跑开躲避,浪渣才奔腾而下,势若山崩,巨浪掀起,高达丈许,但并没有将桥梁冲毁,洪水顿时消落,也没有伤及村民。像这一类的蛟龙都是不制造灾害的。

    听老人们说:我们郡姓唐的太守在任时,由主管工程水利的官员选拔屠杀蛟龙的勇士,教他们屠蛟的技术,其方法已经失传了。侦查识别蛟的方法是:在下大雪的时候从高处向四面的山观望,没有积雪的地方,其下面就是蛟龙的巢穴。

    【原文】

    乾隆癸卯二月,金溪北鄙崇岭崩,蛟也。大雨雹,风霆怒甚,山下村几墟、民几鱼,其暴如此。

    郡中故多蛟。某年小山出九蛟,得九穴,然不为暴。某年夏雨甚,邻里陈坊桥涨及于梁。有田父荷鉏过桥上,见两巨蛇黄色,队行水中。随以鉏击之,毙其一,致之桥上。闻者皆来观。已见上流有浮滓如席,去梁数丈,盘旋不前。浮滓者,相传蛟属行水中,用以自覆者也。于是观者皆走避,浮滓乃奔下,势若山裂,浪沸起,高丈许,粱不尽榻,涨亦顿落,而人无损者。若此皆不为民暴者也。

    闻古老言:唐太守在吾郡时,选材官佽飞,教之伐蛟,其法不传矣。验蛟之法:于大雪时四山望之,无雪处,其下乃蛟窟。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耳食录译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耳食录译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耳食录译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耳食录译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